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亡与独立王国(加缪作品)(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阿尔贝·加缪编著的《流亡与独立王国(加缪作品)》是加缪最终名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不忠的女人》《反叛者》《无声的愤怒》等六个短篇,其主题都是作为有情感有理性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孤独。如《不忠的女人》中的娜尼雅时刻保有她自己的孤独不被侵扰,囿于夫妻之间的约束挣扎不已。也只有在拥有孤独的前提下,她才能有气力面临现实世界和忍受现实世界,她也只有在孤独中方能拥有此在和此刻的游荡的怀想,才能有所得偿。

内容推荐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阿尔贝·加缪编著的《流亡与独立王国(加缪作品)》内容简介: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流亡与独立王国(加缪作品)》是一部经典的外国文学小说。

目录

不忠的女人

反叛者(混沌的头脑)

无声的愤怒

东道主

约拿斯或画家在工作中

长出来的巨石

试读章节

不忠的女人

一只干瘦的苍蝇在这窗门紧闭的大轿车里飞舞,已经好一阵了。它显得古怪,不声不响地转悠,飞得很累。雅尼娜看不到它了,它却落到丈夫静止的手上。天很冷。风沙一阵阵吹向车窗,苍蝇跟着哆嗦。冬日阳光稀薄,车身的铁片在车轴咯吱咯吱直响,车子滚动着、摇摆着,没走多远。雅尼娜凝视着丈夫。他脑门很窄,灰白的头发紧贴前额,鼻头很宽,嘴巴形状有些奇特。马赛尔看上去有些像正在赌气的牧神。每驶过公路低洼处,她就感到他朝自己晃动一下。然后他那沉重的上身又恢复朝两腿倾斜的姿势,两腿叉开、目光呆滞,还是那副神不守合、毫无反应的模样。只有他那双肥大光泽的手(因为灰色法兰绒上装袖口很低而更显粗短)似乎还有点生气。它们紧抓帆布小手提箱,将箱子紧夹在两膝间。那手似乎未感受到苍蝇迟迟疑疑的挪动。

突然风声大作,四周灰蒙蒙的雾色益发浓重。沙尘一把一把扑向车窗,仿佛有无形之手在抛掷。苍蝇抖动一下瑟缩的双翅,弯了弯爪子,飞走了,车子减速,似乎要停下。但风似乎小了些.雾色渐淡.车子复又加速.眼前景物全被沙伞遮没,此时约略透出几处亮光。几株干瘦发白的棕榈树从车窗前一闪而过,仿佛人工剪裁的金属道具。

“这叫什么地方!”马赛尔嘟哝。

大轿车装满阿拉伯人,此刻正裹紧斗篷酣睡。有几位盘腿而坐,随车身晃动尤甚。他们既不说话,又无表情,终于令雅尼娜感到极其沉闷,她觉得已与这群哑巴同行好几天了。其实是黎明时分才从火车站发车。在清晨的寒气中,它在布满石子的高原上行驶。至少在出发时,可以瞥见无涯的高原直达淡红色的天际。但狂风突起,渐渐吞没辽阔的原野。此后乘客一无所见。他们渐渐都沉默了,静静地在“白夜”中行驶,偶尔揉揉被沙子迷住的眼睛和干涩的嘴唇。

'推尼娜!”丈夫的呼叫令她一惊。她又一次觉得,这名字对于高大壮实的她是多么可笑。马赛尔问装样品的小箱子在哪里。她用脚探了探长凳下的空处,碰到一件她认定是那小箱子的物件。她一弯身就有些胸闷。在中学,她名列体操榜首,肺活量几乎无穷大。是多年前的事吗?二十五年。这算不了什么,恍若隔日:她那时正在独身与结婚之间犹豫,但一想到孤独到老,就有些不安。她未曾独身,这位法学系的大学生对她穷追不合,眼下就在她身边。她最终接受了他,虽然他身材较矮小,而且她不太喜欢他那贪婪短促的笑声和他那双暴突的黑眼睛。但她喜欢他与当地法国人同样具备的生活勇气,她也喜欢他那尴尬的表隋,假如人或事未遂其愿,他往往如此。她顶喜欢的是被人所爱,他正是对自己殷勤备至。他让她感到:她是为他而生,这令她领略到真有了生命。不,她不孤独……

车子猛鸣喇叭,从见不着的障碍当间儿开出一条路来。车内谁也不动弹。雅尼娜忽然觉得有人在端详她,于是掉头看看过道那边同一排的乘客。这乘客不是阿拉伯人,她在出发时竟未发现。他着撒哈拉法军军服,,头戴一顶深褐色帆布军帽,半遮着黝黑的、又长又尖的马脸。他用那明净的两眼盯着她,带点儿凄凉,几乎目不转睛。她刷地一下满面通红,转身向着丈夫。丈夫依然朝前凝视风沙中的雾景。她用大衣紧裹身子,脑中却不禁浮现出那法国军人的模样:他身材苗条修长,苗条得出奇,而且上装熨帖,似乎他的身子是用干燥易碎的材料堆就,如同沙石与骨骼混合而成。这时她才注意到阿拉伯人的双手都瘦骨嶙峋,脸色黄黑,虽然衣着宽大,却坐得松松散散,而她与丈夫几乎挤不下。她将大衣衣摆收拢一些。可她并不胖,而是高大丰满,富于肉感;她还很诱人(从男人的目光中可以感到),面孔长得像娃娃,两眼清澈明净,与高大的身材恰成对照。她自知这身子可以赋予他人温暖和恬静。

不,事情的进展全不在意料中。马赛尔要求她同行,她不肯。他早就计划这么一次旅行,战争一结束、生意恢复正常之后就萌生此念。战前,他子承父业,放弃学法律,做起了布料小买卖,日子堪称小康。在沿海一带,青年时代可以过得蛮好。但他不太爱动,很快就不再去海滩。乘小轿车出城是星期日才有的事。其他时间他宁愿待在布料店里,料子五颜六色,街区一半是土著人,一半是欧洲人居住,店面就在拱廊下。店面楼上有三间住房,装饰着阿拉伯糊墙纸,陈设的是巴尔贝斯①家具。他俩没生孩子。就这样,在百叶窗半开半关的阴影里,岁月渐渐流逝。暑假、海滩、散步,以至蓝天白云仿佛都变得遥不可及。除了商务,马赛尔似乎没有任何爱好。她以为发现他真正热心的是赚钱。她不喜欢这一点,也不知为什么。不过她究竟是受益者。他常说:“我要有个三长两短,你将不愁衣食。”他做人慷慨大方,尤其是对她。不错,衣食是得有着落。但除了衣食之外,其他还有什么该有个着落?她隐隐约约有些感触的正在于此。眼下她为马赛尔记账,有时代他主持店务。最难过的日子莫过于盛夏,酷暑令人万念俱灰,连烦恼中夹杂的一丝儿甜蜜也消失了。

一声晴天霹雳:就在夏天爆发了战争。马赛尔被动员入伍,复又退役。布料货源短缺,商业萧条,街头冷落,酷暑依旧。若有“三长两短”,她就无处着落了。于是,一待有了布源,马赛尔想到不如遍访高原和南方所有村落,免掉中间盘剥,直销阿拉伯小贩。他想带她同行。她则明知交通不便,自己呼吸也不畅,本想在家守候,但他坚持己见,她顺从了,因为争论太费口舌。于是有了此次结伴而行,但实在同她的想像大有出入。她担心的是滚烫的热流、成群的苍蝇、四壁油腻而处处散发茴香味的客栈,却未曾料到寒气逼人、风声凄厉,以及这近似北极的高原氛围,处处都是古代冰川冲积的岩石。她还梦想遍野棕榈和细细柔软的沙土。她这下子悟到:虽然并非荒漠,但仅有的一切便是石块,处处有石块,连空中呼啸的也是饱含冰冷石粉的寒风,正如在地面上也仅仅在石缝里生长干燥的草本植物。

大轿车突然刹了车。司机向众人说了几句她毕生倾听却始终不懂的语言。“他说什么?”马赛尔问。司机这回用法语答道:沙土大概堵住了油门。于是马赛尔又诅咒起这地方来。司机哈哈大笑,说没什么,只要清掉堵塞物便可出发。他打开车门,冷风长驱直人,将千万颗沙粒打在乘客脸上。阿拉伯人都将脸埋进斗篷,身子缩成一团。“关门!”马赛尔大喊。司机笑呵呵地走回车门。他不慌不忙地从仪表板上端拿了几件工具,然后,在雾气中显得渺小的他,又在前方消失,却未关上车门。马赛尔叹了一口气。雅尼娜接着说:“你别以为他这一辈子见过发动机。别管他!”说完一惊,原来在大车附近的斜坡上,一些紧裹衣衫的人影儿出现了。在面纱和风帽后面,闪烁着好奇的目光。他们一声不响,也不知从哪里冒出,呆呆地盯着这些乘客。马赛尔说:“是一些牧羊人!”

车厢里鸦雀无声。所有的乘客似乎都在低头倾听呼呼的风声,它正在这无边无际的平原上狂吹。雅尼娜突然注意到几乎没什么行李。在火车站出发时,司机曾将他们的箱子和两三个包袱安放在车顶上。车内的行李架上,只有几根多节的拐杖和平扁的筐篓。这些南方人似乎都是两手空空踏上了旅途。

不过司机仍很轻松地回来了。他竟也戴上了面纱,惟有面纱之上露出的两眼含着笑意。他宣布出发。他顺手关上车门,风声倒听不见了,但车窗上劈劈啪啪的沙粒声却变得格外清晰。发动机嗡嗡响了两下,便不出声了。猛踏油门之余,它转动起来,司机一再加速,弄得发动机呜呜怒吼。车子像打了个饱嗝儿,又开动起来。在衣衫褴褛的牧羊人群中,突然举起一只手,然后消失在车子后面的雾色中。车子几乎立刻在更为恶劣的这段公路上蹦跶起来。阿拉伯人被震得直摇晃。雅尼娜正感到渐渐有些睡意,却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一只黄色的小盒子,装满了槟榔片儿。那长着马脸的军人正冲着她笑。她有些犹豫,嚼了一两片,谢了对方。那人收起小盒,同时也收敛了笑容。现在,他直视前方的公路。雅尼娜转身看看马赛尔,只看见他那结结实实的后颈。他正透过车窗,凝视从易碎的石子坡上升起的浓雾。

他们风尘仆仆走了几小时。车里因疲惫而一片死寂。突然从车外传来一阵叫喊声。一群身披斗篷的孩子,开心得团团转悠,蹦蹦跳跳,拍着巴掌,围绕汽车不断奔跑。车子正行驶在一条长街上,两边是低矮的民房:竞已来到一处绿洲。风还在刮,不过屋墙挡住了沙粒,光线也比较明亮了。然而天空依然有些灰暗。在叫喊声中,车子猛刹也产生咯咯的噪声,它终于在一家客栈干打垒的拱顶下面停住。那里玻璃窗肮脏不堪。雅尼娜下了车,一上马路便觉得摇摇晃晃。她发现:在一片民房的上方,兀然突起的是一座黄颜色的清真寺尖塔,造型甚为秀美。在她的左侧,已可瞥见第一丛棕榈树,那是绿洲的标志。她可真想过去看一看。虽然时日已近正午,风却吹得凄厉,寒气十分逼人。她连连哆嗦着。正待转过身来招呼马赛尔,却先见那军人迎面走来。她以为他必会露齿一笑,或打个招呼,哪知他不屑一顾地走过。马赛尔却忙着卸下装满布料的黑旅行箱,还挺费力。司机是单干,此时停住了手,正在大声教训四周的孩子。雅尼娜周围是些皮包骨头的赢弱儿童,还不停地发出喉音,使她突然感到周身疲乏。“我上去啦。”她对马赛尔说。他正急躁地呼喊着那司机。

她走进客栈。老板是一位干瘦少言的先生,正朝她走来。他带她上了二楼,走进可以俯视大街的一条长廊,然后入室。室内似乎只陈设一张铁床、一只白磁漆漆过的椅子、一处没有遮帘的壁橱;在芦苇屏风后面是厕所,马桶上落了一层细细的黄沙。老板刚一关房门,雅尼娜就感到从用生石灰刷过的光墙上袭来一阵寒气。她不知将手提包放在哪里,也不知自己该在哪里。该做的是躺下或站立,但反正是冷得打战。她站着,拿着手提包,瞧着顶板上的天窗。她在等待,但也不知道等什么。她只是感到孤独,还有透心的凉气,以及心口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她比若坠入梦境,几乎充耳不闻从街面上升起的嘈杂声,以及其中混杂的马赛尔的叫喊声。相反,倒辨出一些从天窗传进来的河水汩汩声(其实是风吹棕榈树的飒飒声)。她觉得这声音似乎愈传愈近。接着风声更剧,悠悠的水声也变成怒涛的拍打声。她想像:在屋墙之后,笔直而富于韧性的棕榈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在疾风劲吹之下起伏翻滚。这些全都出乎她的意料,但这看不见的波涛却缓解了她两眼的疲惫。她呆呆站立着,双臂下垂,背有些驼,寒气从她沉重的腿部涌向上身。她梦想着笔直而坚韧的棕榈,那便是年轻时的她呀。P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亡与独立王国(加缪作品)(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丁世中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61784
开本 32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4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2013075703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