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目的,是集中就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状况,结合作者李吉提在以往的著述中还没有提到过的部分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创作新作),来谈一点他的认识。至于某作曲家的作品是否被选人、以及选择哪部作品等,仅与作者个人的研究积累和他希望说明的问题有关,而与该作曲家的知名度、或该作品在该作家作品中所处的地位并无直接关系。作者采用的音乐分析方法,也是只谈“主要特点”,而非教科书式的“全方位分析”,以便于支撑我要阐述的主要观点,与大家进行学术研讨。
图书 |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目的,是集中就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状况,结合作者李吉提在以往的著述中还没有提到过的部分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创作新作),来谈一点他的认识。至于某作曲家的作品是否被选人、以及选择哪部作品等,仅与作者个人的研究积累和他希望说明的问题有关,而与该作曲家的知名度、或该作品在该作家作品中所处的地位并无直接关系。作者采用的音乐分析方法,也是只谈“主要特点”,而非教科书式的“全方位分析”,以便于支撑我要阐述的主要观点,与大家进行学术研讨。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所选择的作品,并不取决于李吉提个人的偏好,而在于它们的代表性和自身的研究价值。希望借彼此交流,拓宽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讲座重点分析的曲目共33首。曲目的安排,仅根据讲稿内容的需要以及篇幅的大小合理搭配,不分先后。鉴于我能搜集到的乐谱数量有限和作者个人知识结构的欠缺,凡这次讲座未能分析到的重要曲目,只好留待以后弥补。同时,该讲座也不涉及作者所不熟悉的电子音乐和通俗音乐等领域,请各位原谅。 目录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在上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钱仁康学术讲坛的演讲 第一讲 序论 1.调整中国当代音乐研究的视角 2.当代音乐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 3.“深度与广度调查”是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4.音乐发展的两大动力——继承式发展与反叛式推动, 5.讲座内容安排 第二讲 在大开眼界的三十年我们从两方现代音乐中学到了什么?(上) 第三讲 在在开眼界的三十年我们从两方现代音乐中学到了什么?(下) 第四讲 学习西方现代音乐的丰要收获和存在问题 第五讲 新时期创作和科研重心的转移 第六讲 中国近期交响音乐作品选析 第七讲 中国近期歌剧音乐创作选析 第八讲 为广大民众贡献精品(之一) 第九讲 为广大民众贡献精品(之二)——中国王斤朔器乐作品赏析 讲座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音乐分析/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吉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288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5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2013218559 |
中图分类号 | J6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