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本色(写的是我说的是你)
内容
试读章节

1991年,我从宁波中专金融专业毕业,进了银行做临柜会计,开始了优越的牢笼生活。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到柜台的财务打好交道,在这些熟悉的面孔中,我对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员最感兴趣。这小子几乎每周都到我这儿,递张用途栏写着“差旅费”的现金支票,提款结束,拎包走人。我每次和他打招呼都装作很老练地不经意地问:“这回去哪儿啊?”他常告诉我个犄角旮旯的县城,我佯装见多识广的样子,说声“不错”,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偷偷狠查地图,想象着他能去到我闻所未闻的很多地方,哈喇子乱流,那段时间,我地理知识突飞猛进,举国区县如数家珍。

那时的我,想法简单而纯粹,就是不要天天坐在办公室。在我当时鼠目寸光的认知中,我理解的世上最幸福的人,就是可以做一份不用坐班并且天天出差的工作。做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广的人群。我能想到世上最好的工作,就是企业的销售,这样就可以不用每天都坐办公室了。我非常确定,在我16岁走入社会,正式出道后的第一个梦想,就是离开银行,找个可以经常出差的工作。

为了达成这一梦想,少不了与家里开会。我蓝色性格的爹做事谨慎稳重,一生小心翼翼,和我沟通很少大声说话,表面上总是理解和支持,他认为吾儿有鸿鹄之志是好事,但未经历练,太过年轻,宜韬光养晦,熬到三年后,大专读完,再做打算不迟。而我娘听说我居然有这样的念头,首先将我爹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要将我逆天的妄想掐死在襁褓之中。娘通常会老生常谈地叨叨,娘这一生多么苦大仇深,多么颠沛流离,干了几十年的电焊工,没见过银行这么稳定的工作,银行的饭碗是多么金贵,银行的福利是多么好,银行平时发的手纸是多么细腻,银行过节发的带鱼是多么体宽肉细,银行待上几年混到信贷员就会有大把大把的人来求你……我早对这套说词的起承转合烂熟于心,每次听完,就表示儿子是个有理想的人,这么点富贵,是不可能淫倒我的。当娘发现儿子屡次不识抬举,立马就换了嘴脸,扯着嗓子喊要断绝母子关系,不过她总忘记她儿子的性格和她一样,这种做法只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越想控制我,我就越不能让你控制,于是硝烟四起,内乱不断。可惜那时的我在牢笼中无论再怎么求突破,无奈自己没本事没学历没专业没特长没经验没干爹没关系,找不到工作,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自己不强大,就要受人欺,哪儿都一样。

那时,离开银行另谋出路的梦想与欲望随着母亲的打压,不退反进,与日俱增。我娘原以为我只是叫唤两声,闹闹情绪而已,可战斗一年后,发现她儿子意志的顽强远远超越她对儿子过去的全部认知。当爹娘偶然探听到我已暗度陈仓,全副武装准备离家出走,下基层走农村去正大饲料厂做销售员的那一刻,他们终于全面崩溃。为了我能坚持读夜校更方便,爹厚着老脸把我介绍到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在银行工作21个月后,我终于改行做了销售,可以不用天天坐班了。

两个月后,我稀里糊涂地卖掉两套别墅,那两套别墅的业绩,在那个年代,让老板很爽,老爸很有面子,我终于觉得不欠人情,可以昂首挺胸了。好景不长,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我所在的房产公司基建叫停,从金饭碗里出来不到半年,我就要面临失业。老妈终于逮到机会来验证自己是多么英明,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了一下我黯淡无光的未来,再次把老爹骂得狗血喷头,然后建议我厚着脸皮去求求行长高抬贵手,原谅我年幼无知,继续收留我,我要不去,老妈她自己去。我装作后悔的样子,缓了下兵,两天后,跳槽到另一家房产公司继续做销售。

在新公司,我认识了新同事,这姑娘之前在广州业余时间做兼职化妆品销售——雅芳小姐,经她推荐,我成为雅芳先生,两个月做到全宁波业绩第一,浙江省遥遥领先,看上去真的有销售才华啊,可实话实说,当时干这买卖的人也没那么多人,没人懂直销,更没人知道雅芳是什么东西。这段有数字证明的经历,很快在雅芳总部正式到宁波大肆招兵买马时,派上了用场。几经波折,我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当时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的销售培训部,被老板抓到上海的总部工作,开始了我的培训生涯,实现了我天天出差的梦想。此后,流浪上海滩的故事拉开序幕。

从1991年7月进入银行,到1994年3月换了三份工后,正式进人雅芳,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梦想,总共花了两年零八个月。

P4-6

书评(媒体评论)

新书《本色》,8年前动笔,是一本“自剖式的人性笔记”。我想通过自剖,帮你看清自己,活得更真。2013年,我最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此书,这是我迄今所有作品中,剖析最深、下手最狠、文字最好的书,没有之一,就是最。放眼望去,50年内,无出其右。

——乐嘉

后记

本书至此,已暂告一段落,能静心读到此处,必有若干文字入目,你我心心相印。如此刻,君话在心头,不吐不快,欢迎交流,同道相谋。

如自序所言,我祝福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真实。即便你我对于“真实”二字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想必你我都应认同:此生能按真实的自己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真实,能让我们活的是自己,按照自己想要的心理状态生活,而非按照别人塞给我们“你应该是谁”的状态生活。在我们一生成长的过程中,阻碍我们真实的,也许是社会的束缚和压抑,但如果大家面临的环境相同,有人真实,有人却无法真实,说到底,很大程度上,依旧取决于个人。在我们无力改变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而“自剖”就是最有效地帮助我们达成真实的途径。“真实”是目标,“自剖”就是达成“真实”的手段。我的理解是,所谓“自剖”,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软肋,就是能看清自己的问题。不过,这事比你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在追求真实的道路上,人们的第一个误区是:真实是不可能的,在我们这个社会和环境,根本无法做到真实。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教化我们需低调圆滑,向社会的规则妥协,不可和社会格格不入,所以,难免你有时步步惊心言不由衷,隐藏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学会娴熟地虚与委蛇。很多潜移默化和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混杂在一起,当很多努力迈向真实的人们严重受挫时,就会将自己无法真实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归咎为外界环境不佳,心生感慨“我本将心敞照人,奈何人却刀向我”,为了自己免遭伤害,我还是不要真实的好。可不管外界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波动我们的内心,终究无法影响我们内心对真实的无限向往。

另有些人,更容易走向第二个误区:我要做真实的自己,真实,就是想怎样就怎样,我坚决不改自己的缺点,如果改了缺点,我就不是我了,只有那些有缺点的人,才是真实的人。他们为了追求绝对的真实,做任何事情都打着“真实”的旗帜和名义。很可惜,他们似乎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感觉,但由于他们的劣根性毕显无疑,而且认为没必要悔改,想来,这就是真实啊,然后,他们当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反过来又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心情,他们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最终,还是无法真实。除了得到追求所谓“纯粹真实”带来的遍体鳞伤,悲切地振臂高呼“天地之大竞无我容身之处”,余生只能放浪形骸,行为迥异,以竹林七贤终日自勉。他们还不明白的是,“美好的我”和“真实的我”完全不矛盾,真正的“美好”就已包括了“真实”,也就是,世间有初阶的真实,更有高阶的真实;有原始的真实,更有美好的真实。

何谓初阶的真实?好比,你喜欢不穿衣服在街上行走,你认为,天体很真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裸体是你我本生面目,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最为纯真,理应不加遮掩。你愿将自己的本色展露给世人,这非但是种真实,更当是种勇敢的真实,世上像你这样真实的人已然不多,此乃大英雄本色,不能改呀。但这种真实,只是初阶的真实。因为你在表现自己真实的同时,并未考虑到这会给他人带来的影响,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机会与你深入对话,不能站在美的角度来立体充分地理解你的真实,他们非但不觉得你在街上赤裸如画,反会认为你伤风败俗,污染视觉,而且,多数人必定缺乏穿透你赤裸表面而洞察内心的能力,当然会进而怀疑你的智商和人品。你的确可以完全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长年累月地保持你至高无上的真实,反正世上飞乌鱼虫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死。只是,你是否想过,你可在保持真实的同时,更进一步,达到高阶的真实。

什么是高阶的真实?那就是你的真实可以为人理解,被人欣赏,引起众人共鸣,还可让别人模仿,由你个人的真实达到全民以至于全社会的真实。方法就是,你在大街行走时,穿上衣服,泰然自若;在家中独自面对镜中人,或与亲密伙伴举杯对酌美目盼兮时,褪尽衣衫,心如潮歌。你可以对人们说,你喜欢感受自己的身体不受任何拘束、轻风拂面,但你不会在大街上和公共场所如此,是因为你知道别人未必和你有同样的想法,而你不想让自己干扰到别人的生活,你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息息相关,并非任何事情都可恣意妄为,由着自己的性子,只管自己真实,不顾他人死活。当你能发自内心地明白并亲身实践了这一点,恭喜你,开始逐渐领会高阶的真实了。

很久以前,我一直戴个耳环,配上光头,觉得很酷。后来渐渐发现给政府和国企高管做培训时,人们看见我的形象,就会滋生很多不必要的抵触。在他们的观念和经验里,所有的培训者都该是西装笔挺,儒雅老成,突然出现在他们这些有地位有身份有权威的人面前讲课的居然是个戴着耳环不见权威不见稳重不见年龄的光头,课程还没开始,台下的长脸连成一片。我每次见到这样的场面,心中顿时升起两种声音:一是愤怒,我戴什么是我的自由,只要我课讲得好,不影响我培训的质量,课程对你又有帮助,你凭什么管我穿什么?二是挑战,冲着这些不信任的目光,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培训后,用事实让你彻底心服口服。事实上,凭借我的战力,每每拥有了不少这样的幸福,但不可否认,我的确损失了更多这样可以给别人幸福的机会,因为在别人还不了解我之前,客户看到我的样子,就已经降低了对我认知的欲望。到底是应该他们改变来适应我,还是我去改变适应对方?我认为,看见我戴个耳环,仍旧不大惊小怪,还能欣赏我的客户,是有眼光的客户,是值得尊重的客户,是我应该回报的客户;而我卸掉耳环,则意味着对那些冥顽不灵的传统势力的妥协,最终就拜倒在了金钱的脚下,最终丧失了坚守自我,摧毁了当初活出真我的誓言。

直到那年,有一天,我特别想给某省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分享如何因人而异因色施教,遗憾的是,负责拍板演讲嘉宾的教育厅官员看见我戴个耳环的样子,很不喜欢,认为这人一定没啥水平,直接过滤。这事让我拷问自己,我到底是要耳环那个真实的快乐,还是要给一群教育者分享性格色彩真实的快乐,如果我要的是后者,我是否可以做点牺牲呢?而唯一的牺牲就是,我在上课这样正儿个八经的时候摘下耳环,我完全可以在出去玩的时候戴上两个三个四个。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有更多希望得到帮助的人希望能够得到性格色彩的滋养。我牺牲了初阶的真实,得到了高阶的真实。不过,等到后来我开始有了影响力,等到我就算戴四个耳环也不会有人质疑我讲课的专业水准和惊人的效果时,我连戴一个的兴趣都没有了。我突然梦中惊醒,我要的不是耳环,我要的是承认,无论我的表象如何,你都会因我的真实才华认同我,这是我真正想要的,这就是那时的我无比单纯的想法。

作为一个试图追求独特的人,我曾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异常艰辛;我冷眼看着那些不假思索就可随便砍掉自己的内心需求以便达成他们目标的人,一面鄙视他们的现实和世故,一面责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他们那样;无论如何,我都想不明白这当中的是非曲直;我和自己的内心拼命做斗争。后来,我终于发现,原来自己不愿承认一个事实:我意识到,我只想让别人改变来接受我,而不愿调整自己以适应对方。

我想说,初阶的“真实”,可怕之处在于:以为自己所坚持的“真实”必定是自己的优点,却没有能力看清那其实是自己的软肋,而且还大声对自己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悲壮地迎接自己的命运。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人,冥冥之中总觉得宁可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可还是激励自己,这是真实的人理应付出的代价啊,我真实啊,我乐意啊。当自己的声音越高亢,付出的代价越沉重时,越发认为自己的“真实”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品质啊,完全不知世上还有高阶的真实和美好的真实存在。

但顿悟之后,只此一念,立地成佛。

最终能真正深刻地理解,我所倚靠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剖”。

你会奇怪,既然痛,为何要剖,还要自剖?因为无论你的痛有多痛,你痛后的幸福必将远大于你先前承受的痛,而且世上能最准确剖你的人,惟有自己,你所有那些伟大的佛祖、上师或神灵对你的指点,只是开悟的外力,而真正全面的自剖,必须靠你自己去完成全过程。就好比,分娩时,你苦不堪言,可只要把婴儿端到你面前,你所有当初无法承受的痛苦瞬间都转为喜悦。借腹生子的母亲在表面上免了痛苦,但却永远无法享受成为母亲那一刻的巅峰体验,仍会遗憾终身,毕竟,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无法替代。

也许你迄今为止从未做过自剖,但只要你还希望拥有一个真实快乐美好的人生,总有一天你都会做。不要去羡慕外面的人,因为很多人,活得真实,但不快乐;更多人,表面快乐,但那是虚假的快乐,并不真实。

这本书,我一招一式地自剖,其实就是展示这样的过程。这些你原本都会,只是你未必敢做,未必知道做的好处,未必觉得有必要,而我做给你看,你也许就会明白,怎样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当你自剖时,难点有二:

自剖需要技术。因为有时,你有心解决问题,可惜你的“洞见”未必清晰,你会情不自禁地把问题归咎于别人身上,把自己当成是问题中受害者,而事实上,你从未想过,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你。就算你嘴巴上念叨着这句话,你也会堵着一口气,心里毫不认同。

自剖更需勇气。因为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说起来着实容易,但具体怎么不完美,你也说不出。有很多内心的想法,你可能一生都未必愿让人知道,你也不知你说出来后,对方是否能够接纳;如果你是公众人物,更有可能当你自剖后,那些原本就不了解你但却因幻象喜欢你的人突然发现,你居然是这样一个人啊,可能一夜之间他们就树倒胡狲散。

我有技术,性格色彩中最重要的一门内功一“洞见”,就是发现真正的自己。洞见,首先,要问“我是谁”,“我现在在哪”,“我将去往何方”。说白了,“洞见”就是搞明白我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将来我想成为个什么样的人;其次,要能做到随时自省,当事情发生,冲突迭起时,马上像磁带回放,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这点上,我用这个法宝自我训练了十多年,也一直在鼓励人们洞见真正的自我。

我有勇气,这种勇气起先是源于作为一个传道者,我发现只有当我勇于自剖时,人们才愿意相信我;可后来我问自己,难道我只是为了助人而自剖吗?显然不是,利人损已的事无法长久,自剖带给我的巨大好处就是:自剖让我接纳自己,世上原来有那么多和我同样性格的人,优点相同毛病相同,我不再羞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这些局限的背后正是一个个的潜能;自剖让我真正地认识自己,不会只是付出无谓的代价却终日哀怜命运不公,不会总在一个坑里摔跟头却浑然不知;自剖让我彻底释放了过往的压抑与罪恶,寻找到脆弱和无助的根源,产生真正源自内心绵绵不绝的力量。

我的自剖,也许可映照到你的内心,有那么一刻,突然清澈。因为我们很容易从同类人身上,看见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好比一个从小怕水的人不会从龙王三太子的身上学会游泳,但他会从另一个比他还对水恐惧可后来却成为费尔普斯的人身上找到力量。当然,你我若非性格同类,你从我的自剖中吸收有限,你只能从另外两件事中得到力量,其一、你会遇见必须要相处的我这类性格的人,本书会告诉你他们是怎样的人;其二、本书关于人性的普遍规律,我不能自称为公理、定律,但大体经过验证,你有共鸣,则信;无感,则弃。

最后,向诸位报告,在2006年我的第一本书《色眼识人》后,这些年我陆续写了一些作品,惟这本书是谈自己相对最多的。

之前是剖人说理,剖人毕竟永远是听人说故事;这次是自剖说理,剖已毕竟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七年以来,陆陆续续想想写写,有的文章心中有话,一笔呵成,有的文章却积累艰苦,边写边改,修了一年半载。本书中,我竭尺所能,只呈现了二十章,我深知,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覆盖人性的复杂,也不足以包含个人成长的全部要素。更何况,我自己和你一样,本身也在不断成长之中,因为我从未放弃对生命的体验和追求,从未放弃过对人性的探究和关怀,这本书中的所有思考,只是成长的产物。

本书所述关于我个人的片段,未涉及我出道前的成长,职业生涯只回忆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女人、老师和朋友均一笔带过,或只字未提。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我的恩人,是对我意义重大的人,而很多事,又影响了我,这些思考,三言两语不能尽兴。凡此种种,兴许留待日后,慢慢与君道来。

《本色》之中,你已见真实的我,但这是次要的。对你而言,唯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已见自己的真实、自己的本色。

祝你活出本色。

乐嘉

2013年10月18日凌晨

目录

自序——写的是我,说的是你

1.梦想——那些你想实现的和未曾实现的

2.目标——旱鸭子的跨海自白

3.欲望——纪念我的地铁长腿

4.热爱——天天做爱烦不烦

5.证明——信任我的,我为你死;不信我的,我让你悔

6.自卑——面对豪门斗争的日子

7.自尊——你是如何伤害自己的

8.育女——给15岁女儿的信

9.养儿——给18岁儿子的信

10.野史——性格色彩的前世今生

11.传道——我是送奶工

12.内幕——《非诚勿扰》公案

13.跨行——上电视说话须知

14.写作——我能写,你也能写

15.崇拜——怎样做个聪明的粉丝

16.人性——微博江湖中的腥风血雨

17.情爱——这些“爱情格言”的鸟话把你给害惨了

18.修行——闭关记

19.断食——飞仙不成,排毒瘦身

20.独行——自驾江湖的乐趣

后记——自剖越深,活得越真

致谢

序言

这是一本我的自剖录,通过自剖力图让你看清一些人性的真相和世事的真相。虽然本书之阐述,未必涵盖你所关心的全部,但我现身说法,横刀切腹,只为真实。

这本书,表面上谈了我的故事,其实是在说你的人生,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我不下狠手先剖自己,你是断然不肯自剖的,因为有些事你已经忘了,有些事你不愿回忆,有些事就算回忆了你也未必肯下手,有些事你就算回忆了肯下手也不知怎么下手,自剖这事,实在是极痛。

这本书,我会写些我自己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与传记毫不搭边,只是自剖的素材。我一直认为,有资格出传记的人物,要么做出些惊天动地的大名堂,要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么对人们有过深远的影响,如果啥都没有,为你写传记的人着实下手辛苦;而如果你选择写自传的话,在体现你对自己所取得成就的骄傲和保持自身谦逊的腔调之间保持平衡,是太难的命题。我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名堂,也常常喜欢自吹自擂,故此,传记与我无关。

“传记”也许是大人物的事,但世上每个人都有资格写自的“回忆录”。只要你不期待去影响多少人,“回忆录”,再好不过,任何时候,你有话要讲,你就可以对某段日子某段经历做定时、定点的回顾,谁对那段经历有兴趣,谁就去看,比起后人的臆测和评论,亲历者能更客观地还原历史真相。一位历史哲学家说过,历史是由一系列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构成的;解释历史的学者又加上他们自己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接受历史的大众再加上各自己的误会、盲从和将错就错;经过层层混杂,渐渐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历史。有时真相会被那些不希望真实的人们隐瞒、歪曲甚至作假,所以,你自写回忆录至少可保持真实。可是,这又会带来一个新问题:如何确保写回忆录的本人是客观的?难道他就一定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吗?为了防止我自己不足够真实,所以,这本书也不是我的回忆录。

虽然本书中,你时常会看到我对不同阶段的回忆片段,但这对我的种种过去而言,只是冰山一角。我总觉得,除非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借鉴,除非你能从我的身上得到对你有滋养的力量,除非你觉得我所说的让你觉得有相识已久的感觉,否则,你毫无必要对我的人生八卦好奇,那些只是昙花一现,嚼后索然无味,我对你的真正价值,必定只存乎于借鉴、力量和感觉。可能,你我二人对“有价值”的定义不同,你认为“娱乐和开心”就是价值,而我认为“成长”才是价值,大家定义不同,无所谓对错。不过,本书并不是为了那些寻找好玩的朋友而来,而是为了那些从未停止追求个人成长、精神喜悦和内心共鸣的朋友而来,我相信,这些人,可以懂我。

这本书我想借回忆之名,行自剖之实,起人性笔记之效。我希望,当你起先开始阅读时,也许存有窥私的欲望;但当你放下本书时,你已忘记了初心,你得到了超越期待的久违的激动。如果作者的人生无法与你交汇,那永远只是他的人生而已,不是你的。很多可怜的人总是通过观赏和羡慕别人的生活来意淫自己得到满足,从未想过自己要去经历一些事情,我鄙视这样的人生。这本书,我希望你能完成自我体验之旅,如果你经常带着自己的心去旅行,就让本书带你走条别样的路。

现在,你可能会问,为何我要自剖?

2007年,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不满,某个清晨,晨勃结束后,写了篇文章忏悔。文章发出没多久,收到学生鼐的短信,“看了你那篇《何以驱魔障》,把它删了吧,你是很多人心中的老师,要给大家信心。”我回复她:“谢谢,不能删,我是人,不是神。”

我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在那篇文章中,我有如下字句:

魔障,我有很多。

我常看武打片,从《大唐双龙传》到《覆雨翻云》,从《神雕侠侣》到《天下第一》,从电视到小说。我发作起来毫无控制,看武丧志。我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生物钟颠倒,与天地抗衡。

我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我时常被人撩拨得怒从胆边生,杏眼圆睁青筋密布。我擅长将屁事变为大事,兴师动众,气势汹汹,肾上腺分泌经久不衰。

我欲望无限,虽不算贪婪却想法太多。我于上天之恩赐少有满足和感恩,常对比他人之奢华心生不平;我不怪天地不怨爹娘只恨自己能力欠缺努力不够,本质里是不打折扣的工作狂;我在欲望勾引之下,乱了方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教导他人要知生活中所需到底为何,自己却在行走中被万千琐事迷惑双眼。

我表面皮笑肉也笑充满积极乐观,骨子里流淌着颓废消极;我在演讲时充满阳光将快乐留给他人,私下里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我冬天的早上赖在床上,一方面原谅自己昨天干到深夜,今天可以不用早起,另一方面我痛骂自己是混蛋,忘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必伤悲”的古训。

鼐多年前,参加过我的培训,常有共鸣,交流不断。鼐和我性格不同,此生从未向任何人示过弱,任何袒露内心声音的作法,在她看来,都有弱者之嫌,而我却常常向周围大倒苦水,号啕自己的郁闷。鼐为我着想,担心这样的自己白会有损我“师尊”的形象,放眼望去,她在培训界见到的台前诸人,没人用此招行走江湖,大抵多以圣人自居,这样容易建立神坛威权,因为生活中人力不可及时,人们经常需要有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可顶礼膜拜的偶像。

我和鼐说,你还不了解我的歹毒阴险。

我的歹毒在于,正是因为很多人都力图呈现自己完美的一面,而我研究性格多年,清楚再大的“老师”也不是完人,就连孔子先生也难免被视为“老愤青”,60多岁还冲动无比,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历史的意义和人们对他的尊崇。我很清楚,自身上的臭毛病一堆,在别人指责我之前,我先将自己分析到最底处;我说你,是因为我每次先说我自己;我指出你身上的问题,是因为我在痛斥自己的问题时,更心狠手辣。

我的阴险,完全出于我的无奈。要知道,任何人的个性修炼,都是极其漫长和痛苦的,我从不说我自己修炼得很好,但从来就知道自身上的恶习有多少,欣喜的是,和世上大多数人相比,我已经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将去往何方?”当我看到生活在混沌和痛苦中的人们,还不知路在何方,每天如无头苍蝇一般用尽各种方法寻找方向时,我为能按照真实的自己生活而欣慰。

我不想告诉别人,我个性圆满,修炼至圣,我想告诉每个朋友,我修炼得还不够好,正在这条路上艰辛地前行,可是,虽然有很多还没过去的坎,但我有更多已经走过的坎,我愿意把我怎么走过那段痛苦的过程,说给你听。我会告诉你,如果你准备走的话,可能会经历什么,可能会在哪些地方摔跟头,可能会遇见哪些勾引,可能做了不同的选择会得到怎样不同的结果。我想起,很久以前,我很穷,我想赚钱,但我去看很多的书,书中的那些人告诉我,他多么有钱,他的生活多么像国王,他以前多么苦,现在已经苦尽甘来了,他说那些,除了让我感觉他在炫耀他已经高我一等外,还是无法让我到达我想要的生活,只会让我沉浸在深深的嫉妒、无奈和自责之中。毕竟,我还是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苦尽甘来的,我不知道在他落魄悲伤,看不见人生希望的时候,是否会如我一样顾影自怜,躲在一个角落靠看A片麻痹自我混沌度日?我真的需要有个人能告诉我,他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能做到吗?我很清楚任何人的成功都要付出代价和努力,我只是在想,如何可以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早抵彼岸,我知道他没有义务告诉我这些,但是我仍旧一边在努力,一边在寻找。

我传道十一年,性格色彩的日复一日,让我初窥洞悉人心的规律和活出真实自我的关键。我写《何以驱魔障》,是因在个性修炼的途中,遇见强大瓶颈,尽我所能也无法突破。然而沮丧之后,又豁然开朗,这种欣喜,如果以五千言定律示人,我又不是老子,又有何用?我只能选择用最原始的方式,把自己庖丁解人,让众人看到我的软肋,然后渐渐演示如何把软肋变成硬骨。我知道这一过程可能会被人误解,引为笑柄,及至遍体鳞伤,然而,是我所愿。

内容推荐

乐嘉首次回顾成长之路,不惧自剖性格,拿自己当案例,对自己每一次的心灵升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坦白、深入的剖析,告诉读者他是如何一步步找到自己、修炼自己,突破自己。

《本色》不是简单的性格色彩教程,不是随兴而做的随笔,也不是痛说革命家史的传记,而是乐嘉自我性格修炼的成功秘诀,《本色》更是一本让人震撼的、战胜人性弱点的笔记。乐嘉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本色,认识最真实的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社会,就读柴静《看见》;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自我,就读乐嘉《本色》。

写完此书,乐嘉的本色一览无余;

读完此书,你就彻底懂得了自己。

《本色》,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安、多变的世界里活出真我本色的书,内容是乐嘉本领之精华,之干货。各行各业,只要对现状不满、想要人生有所改变和突破的人,皆能从书中获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本色(写的是我说的是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乐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0485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201324360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5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