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由丁宏为所著,继承西方现代诗歌批评研究的传统和态度,吸纳诗学理论前沿思想和方法,广泛联系西方思想史及时代背景,突出问题意识,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解析,系统梳理近现代英国重要诗人的创造实践,充分探讨文学文本作为小世界与外部大世界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并行关系和映照关系,对英美文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图书 | 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文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由丁宏为所著,继承西方现代诗歌批评研究的传统和态度,吸纳诗学理论前沿思想和方法,广泛联系西方思想史及时代背景,突出问题意识,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解析,系统梳理近现代英国重要诗人的创造实践,充分探讨文学文本作为小世界与外部大世界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并行关系和映照关系,对英美文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内容推荐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百余年见证了英国经济的强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英国文学也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个鼎盛期,英国诗坛相继出现了布莱克、华兹华斯、丁尼生、勃朗宁和叶芝等大诗人。这些诗人视点深邃而高远,诗性思维剧烈而富有内涵,对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边是物质世界的状况,一边是思想空间的景观。作者深刻地感触到这两个焦点之间的张力,力求站在令人的角度进一步探索这些重要诗人在当时语境中的所思所想,梳理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思脉络,尤其是他们如何通过各自的诗性表述手法,从不同侧面对现代生活进行审视,表达忧思,体现其人文关怀;如何与一度流行的现代议题互动,并在现实生活疆界之外洞见各种开放性精神境域,从而为现代人留下丰厚的思想遗产。 《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由丁宏为所著,《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涉及许多重要诗歌文本,作者以深厚的研究功底和学识对诗歌文本做了深入的细读解析,并广泛联系西方思想史相关内容,以凝练的文笔使作品中浓烈的意象和复杂的思想能够以较舒缓的方式为读者分享。 目录 绪论:坚硬的时代 第一章 岩石即洞穴:布莱克的魔鬼作坊 第二章 闪烁的空间:华兹华斯的光源 第三章 海螺的启示:华兹华斯的浪漫的忧虑 第四章 云雾的境界 第五章 思考柯尔律治:神圣的教条 第六章 思考柯尔律治:小憩的乐魂 第七章 失(诗)语的权利:拜伦的雷电 第八章 济慈看到了什么? 第九章 丁尼生:落下 第十章 丁尼生:仰望辉光,或“更高的泛神论” 第十一章 音乐与海洋:勃朗宁与艺术家的“交谈” 第十二章 音乐与海洋:勃朗宁与艾维森的“交谈” 第十三章 叶芝:“责任始于梦中”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真实的空间--英国近现代主要诗人所看到的精神境域/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文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宏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17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9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 |
CIP核字 | 2013212156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2 |
丛书名 | 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
印张 | 2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