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文中国(乐游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冰主编的这本《人文中国(乐游中国)》是《乐游中国》分册。从生活的城市开始出发,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心有多大,就能走多远,用心乐游。

踏觅遗失在城市中的印记,体味原汁原味的技艺之美,捡拾留存在祖国各地的人文碎片。

慢溯5大人文城市,行走中华大地 赏尽门户宅院,钩沉10大历史珠贝。往昔的不灭追忆 华美的视觉盛宴,赏玩10大文人雅趣,静修地名扬天下 名贤古风犹存。

内容推荐

《乐游中国》 是由《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发起,旅游达人参与互动的大型行走活动。历时3个月的网络票选,从300个候选中挑选出“浪漫”“文艺”“人文”“探险”“禅境”“绝美”六大主题目的地,网友、旅游达人亲赴实地,亲身体验,独家撰写,绝对真实的心境感受。从生活的城市开始出发,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心有多大,就能走多远,用心乐游。《人文中国(乐游中国)》是《乐游中国》分册。

徐冰主编的这本《人文中国(乐游中国)》从生活的城市开始出发,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心有多大,就能走多远,用心乐游。

目录

001 五大人文城市慢溯

 敦煌——大漠孤烟里的艺术之都

 汉中——一个王朝的起点,一代名臣的终点

 平遥——昔日中国华尔街

 曲阜——孔子故里“东方的耶路撒冷”

 景德镇——凝固千年光阴

053 十大遗址古建追忆

 安阳殷墟——一个古老王朝的背影

 秦始皇陵——古今秦俑情

 元大都遗址——勾栏瓦舍醉风情

 明十三陵——伟丽精巧若仙宫

 圆明园——一段最凄婉的过往

 故宫——盛世的屋脊

 长城——雄关漫道真如铁

 天坛——天人合一的华美建筑

 颐和园——雕栏玉砌应犹在

 避暑山庄——浓缩的诗意

133 四大文人静修地避世

 岳麓书院——楚材于斯为盛

 善琏——一支湖笔写尽多少春秋事

 屯溪——一切因墨而来

 泾县——丈量一张宣纸的厚重

试读章节

敦煌——大漠孤烟里的艺术之都

人文元素:丝绸之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最初的岁月里,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它征服了敦煌这座中国当初最西面的门户,又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了更远的地方。任何宗教都没有佛教那样在中国得到这么广泛的传播。

如今,当人们来到敦煌,耳旁虽然听不到佛经的传诵声,但是敦煌莫高窟受到一群真正热爱和懂得它的人的呵护,佛们沉睡在敦煌过去的寂静和尘埃当中。佛教有关幸福、慈悲、坚忍的思想,成为当代人的心灵养料。

入榜理由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虽然只是中国国家版图上的一个县级市,但是由于其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要冲,曾经拥有昔日最繁荣的商贸活动,而同时,闻名天下的世界遗产——莫高窟,又将敦煌定义为大漠孤烟里的艺术之都。

此外,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嘉峪关等一个个闪亮的戍边故地,更让敦煌当之无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谓。而这个羌笛铿锵,春风难度之所,却也自古就是我们民族壮怀激烈的情感归宿之所。

乐游TIPS

Tour Tips

1.每年的5月至10月是去敦煌旅游的最佳时间。敦煌全年干燥少雨,昼夜温差极大。每年春、夏季这里还有沙尘暴和干热风两大自然灾害,如果此时前往,应早作防备,如备好帽子、头巾、口罩等。

2.请尊重各民族宗教习惯,尽量免引不必要的误解。

3.由于各种相机的闪光灯对文物均有非常大的破坏,莫高窟内不让拍照,相机需寄存;可自备一个冷光手电筒,并请珍爱这人类的瑰宝。

4.当遇到雨雪沙等恶劣天气时会闭馆。建议早上去莫高窟,因为窟洞口朝东,太阳光直射进去看上去会很神圣。

交通

敦煌机场位于敦煌市东13公里处,现开通有敦煌至兰州、西安、北京、嘉峪关、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固定航线,每周38个班次。

敦煌的公交车线路较少,市内交通以人力车及自行车为主。公交车最实用的有2条,均位于市中心鸣山路上(敦煌饭店附近)。

住宿

背包系:市内各种档次住宿都有,主要集中在阳关路及其延伸段,费用100~800元不等。一般旅舍提供雅丹、莫高窟的拼车服务。

奢华系:五星级酒店有沙洲大酒店、敦煌大酒店等,是奢享一族的福地。

乐游随笔  Tour Essay

一座城:在战争与和平之间

沿兰州一路西行,看到群山连绵,那就是祁连山了。尽管骄阳如火,但祁连山脉的白雪还未化去,远远地泛着白光。

敦煌的司机在说起祁连山的时候,更是一脸的骄傲。被称为“敦煌母亲河”的“党河”正是发源于祁连山冰川。因此,新疆社会科学院的钱伯泉认为,“敦煌”应该是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的戎氐人的词汇,意为“接连不断”,指的是南面的祁连山。而正是因为有祁连山,有山上融冰雪而来的水,才形成了敦煌这一块水草丰茂的绿洲。

敦煌最初与流放有关。据《尚书》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三危”就是现在的敦煌一带,莫高窟旁边的山就叫三危山。而“三苗”,即是曾经生活在长江流域“彭蠡之波”、“洞庭之水”的三苗部族,由于其在与中原部落的战争中遭遇失败,却又不服,时时反抗,因而被舜、禹先后放逐到了敦煌。

这样一块偏僻荒凉的戈壁沙漠,尽管有水草丰饶的绿洲,却并不是农耕民族最爱的地方,而敦煌最初也是与游牧文明联系在一起。之前这里是“乌孙人”居住。秦末,“月氏”强大,逐走了乌孙。汉初,匈奴又打败了月氏,并将其残部逐出河西。匈奴单于命其下属浑邪王驻牧敦煌一带,逐水草而居。

那时候的匈奴力量和野心日益膨胀,变成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连绵不断地蚕食汉族的北部边陲,“烽火台”上经常烈焰熊熊。

敦煌因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所以汉武帝又在敦煌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敦煌由此成为汉朝西面的门户。为防御匈奴侵扰,汉廷在敦煌郡北部修筑了长城,与酒泉郡的长城相接。

可以想象,当时的敦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军人、犯人和亡命之徒,这使我们重新想起“窜三苗于三危”的故事,好像历史在不断重演。实际上,各朝各代的一些“奸猾吏民”正是社会中最有活力和生气的一批人。他们不安于现状,勇者“奋而思斗”,智者“静而思谋”。这些发配边疆开垦荒地、抵御外敌的“危险分子”,倒也成就了敦煌。

敦煌是用金戈铁马血淋淋撕开的一道伤口,佛教的传入也许是对深受战争创伤的敦煌人的精神上的最大抚慰。而佛教经“丝绸之路”从敦煌进入中国,并迅速影响和渗透,使得敦煌在某种意义上也获得了一种举世无匹的风采与光芒。

乐“游”

Tour

莫高窟,民族情感归宿处

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它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00米。现在莫高窟的岩壁上,高低参差地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余件,壁画4500多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走在莫高窟的廊道里,就如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样。中国悠远的历史,经不住战争和人事的颠簸,许多都破坏了,都零落成废墟了,而在这里却还完整地保存着先人留下来的一丝血脉。历史的证物变成了莫高窟,莫高窟成了我们古老民族后代的情感归宿处。

鸣沙山,神奇的塞外风光

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又称“神沙山”、“沙角山”。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鸣,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形象描述,说明了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月牙泉,沙漠里的传奇

从敦煌市向西南行5公里的鸣沙山下,于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的“月牙泉”在流沙中缓缓流淌,2000年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据说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雅丹地质公园,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它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群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一座座土丘峰峦突兀耸立,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千奇百怪,有的像清真寺,有的像蒙古包,甚至连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世界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这里堪称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是敦煌的又一奇观,磅礴大气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万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3层5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3字。原有城楼,与东西两楼形制相同,3楼东西成一线。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西门外1里处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均为清代所建。

阳关&玉门关,通往西域的门户

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我们记住了两个令人神往的名字——阳关和玉门关,它们就是敦煌让人神往的又一个理由。

据记载,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地图可以看出,阳关和玉门关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而在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如今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现如今,汉玉门关遗迹,也仅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但昔日之“驼铃悠悠,商旅云集,使者往来的繁华景象却再难觅……P2-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文中国(乐游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51313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3012436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