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危险的自由--解读莫妮卡·马龙/青年学者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徐琼星编著的《危险的自由--解读莫妮卡·马龙》系内容介绍:莫妮卡·马龙是一位思想深刻、有极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作家。她提倡“按照自己的理解力来诠释生活和世界”。她的作品围绕“危险的自由”而展开。她的作品一直在探讨自由、责任和宿命等问题,也包括对伴随这些问题的危险和不可能性进行思考。她对人们逃脱秩序良好的文明社会、向往自然的生活和追求非理性的愿望表示担忧,认为这些浪漫的、渴望的自由是危险的自由。她不断地提醒读者“事情比你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些“危险的自由”都体现在性别、年龄、身体、权力和爱情等方面。马龙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延续了18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所追求的“自由”这一文学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她对“自由”独特的思考。她的小说体现了“小说的灵魂就是要表达事物错综复杂的实质”。尽管莫妮卡·马龙曾长期生活在东德体制中,但她一直用轻盈的文字精心地编织着隐喻。马龙思维清晰,她能从理性的视角出发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对事物的曲解进行重新审视,她对事物的评论态度鲜明,属于德国少有的高水平女性评论者。

内容推荐

徐琼星编著的《危险的自由--解读莫妮卡·马龙》系统地研究了德国当代知名作家莫妮卡·马龙作品的主题思想。《危险的自由--解读莫妮卡·马龙》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莫妮卡·马龙及其主要作品;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东德时期文化政策中的文学政策,为研究东德文学打开了一扇窗;第三章对马龙系列作品主题进行了研究,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马龙危险的自由观;第四章为作品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和介绍了东德第一本“环境书”《飞灰》出版的曲折历程。附录是作者翻译的马龙的随笔,从中读者能体会到马龙睿智的思想。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马龙及其主要作品简介

 第一节 马龙简介

 第二节 马龙主要作品

第二章 东德时期文化政策中的文学体系

 第一节 东德时期的文学体系

 第二节 文学机构及其控制力

 第三节 文学领域的防控措施

第三章 作品主题研究

 第一节 危险的自由

 第二节 自由的体现

 第三节 回归的期盼

 第四节 作品中的决定论

 第五节 小结:危险的自由观

第四章 个案研究:《飞灰》

 第一节 《飞灰》简述与分析

 第二节 为《飞灰》的出版而斗争

 第三节 对领导集团和体制的批判

 第四节 看不见的柏林墙——对施塔西的批判

 第五节 自我反思和自我身份认同

 第六节 小结

附录马龙随笔

 第一节 德国革命终于成功了

 第二节 家是奢望

 第三节 乡下写作

 第四节 星期一

 第五节 部长和我

 第六节 作家需要工会吗?

 第七节 城市之间

 第八节 自由太晚了?

 第九节 作家是巡回演出马戏团的一员

 第十节 我的情人海涅

 第十一节 恩斯特·托勒尔

 第十二节 莱奥诺拉·卡琳顿在哪里?

 第十三节 德国奶羊的童话

 第十四节 我自己为什么去了?

 第十五节 知识分子的新贫困

 第十六节 奥日希先生

缩写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危险的自由--解读莫妮卡·马龙/青年学者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琼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21096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3265377
中图分类号 I516.06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6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