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由邓思清主编,为《刑法分则实务丛书》之一。本套丛书通过特有的体例安排,即基本情况、诉辩主张、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判案理由、定案结论和法理解说六个部分的内容,完整地展现了从诉到辩的全过程。本书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解析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操作实务。供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

 一、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一)交通肇事罪的罪名渊源

(二)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认定

 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四、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无能力赔偿数额”

 五、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六、关于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

 七、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的认定

(一)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

(二)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

 八、关于交通肇事罪中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形式

 九、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构罪条件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诉辩审评

 一、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1:石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2:刘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界定“交通事故责任”在行政与刑事法律中的界限

案例3:陈某铭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案例4:甘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因果关系

案例5:王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多因一果的关系

案例6:梁某金、周某金等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二、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

案例7:金某程、王某根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是否存在共犯

案例8:沈某根、陈某华交通肇事案

——指使司机违章驾驶者是否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

案例9:叶某友、江某忠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案例10:张某丰、关某云、吴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指使肇事者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三、交通肇事罪中的肇事后逃逸

案例11:刘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因逃逸而致人死亡

案例12:彭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认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

案例13:周某杰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和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4:赵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处理期间逃跑的能否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5:方某华交通肇事抗诉案

——无驾驶资格人员驾驶车辆致一人重伤后逃离现场是否属于

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四、交通肇事罪中的此罪与彼罪

案例16:段某华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7:陈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8:张某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9:黄某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抢劫案

——如何认定在实施其他犯罪中驾驶车辆的冲撞行为

案例20:冯某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不起诉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21:李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

 五、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

案例22:王某玉交通肇事抗诉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中的自动投案

案例23:李某林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后又投案

案例24:谭某余交通肇事案

——肇事后逃离现场后又返回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案例25:倪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适用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规定

案例26:肖某良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后又驾车逃跑故意杀人如何认定

 六、交通肇事罪与非罪

案例27:范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非罪如何认定

案例28:吴某富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故如何区分

 七、交通肇事罪中的附带民事诉讼

案例29:李某玄交通肇事案

——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后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案例30:卞某有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中附带民事诉讼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案例31:麦某开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32:王某清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八、危险驾驶罪

案例33:高某松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

案例34:朱某舟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的罪过

案例35:朴某培危险驾驶案

——行政处罚是否影响刑事处罚的适用

案例36:李某全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型自首

第三部分 办案依据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思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209741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78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3192105
中图分类号 D924.305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