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
内容
目录

涂晓华博士著作序文 严绍望/1

制度殖民场域里的《女声》与后殖民语境中的《女声》研究 张泉/5

引 言/1

第一章 绪论/11

 第一节 近代中国女性报刊空间/11

 第二节 沦陷时期日本的基本文化殖民政策/13

 第三节 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化形式/15

 第四节 沦陷区的话语空间/18

第二章 《女声》的创刊和编辑风格/21

 第一节 《女声》的创刊与独立/21

 第二节 《女声》的宗旨及编辑方针/33

 第三节 《女声》的内容与风格/42

第三章 《女声》的政治倾向/58

 第一节 《女声》的《国际新闻》栏目报道背景/59

 第二节 《女声》的《国际新闻》/61

 第三节 《女声》电影评论栏目的政治倾向/71

第四章 田村俊子与《女声》/75

 第一节 田村俊子生平/76

 第二节 考察田村俊子1936—1938年作品/81

 第三节 《中央公论》社中国特派员田村俊子/86

 第四节 田村俊子与《女声》/91

 第五节 从《女声》看上海时代的田村俊子/100

第五章 关露的《女声》时代/119

 第一节 关露与《女声》杂志/121

 第二节 关露与第二次“大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133

 第三节 关露与田村俊子的关系/144

 第四节 评价关露的《女声》时代/151

第六章 《女声》的言论空间/155

 第一节 丁景唐与《女声》/155

 第二节 丁景唐的朋友们与《女声》/163

 第三节 《女声》其他作者群/167

 第四节 《女声》中的日本因素/183

第七章 回到《女声》历史现场/197

 第一节 从《女声》杂志看沦陷时期的话剧——兼及《中艺》杂志/197

 第二节 《女声》的《信箱》栏目/209

 第三节 张金海惨死案与詹氏杀夫案的文化分析/219

 第四节 比较《女声》与苏青的《天地》/224

 第五节 沦陷时期上海其他日伪杂志中的女性讨论/230

结语/236

附录一 《女声》关系人员实访记录/238

附录二 田村俊子年谱/257

附录三 关露年谱/260

参考文献/266

后记/275

内容推荐

《女声》是一本特殊的杂志,它汇聚了军事占领与文化侵入,女性文化与都市氛围,民族传统与异国文化,国家利益与个人情趣等诸多因素。不仅是上海沦陷时期女性生活的一份珍贵的历史纪录,而且是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不对等关系下矛盾交织的文化互动的特殊标本。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政治视角与新文学视角,清理了《女声》的研究现状,构建了《女声》创刊的舆论氛围,通过《女声》的主编、重要编辑、编辑策略、政治倾向、作者群、重要栏目等的梳理,探讨了上海沦陷时期传媒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殖民地文化传播的特点。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由涂晓华编著。

编辑推荐

这本《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以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为中心,研究沦陷期间上海的报刊发展情况以及知识分子的演说状态,市民文化发展状态等。作者涂晓华认为《女声》杂志不仅是上海沦陷时期女性生活的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而且是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不对等关系下矛盾交织的文化互动的特殊标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涂晓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06479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2013004025
中图分类号 G23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