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拉漂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拉漂的日子》编著者三郎。

长期以来,社会一直关注北漂和海漂,但实际上还存在另外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拉漂”,顾名思义,拉漂就是漂在拉萨,他们是一群渴望自由,渴望流浪,对平凡生活心生厌倦的人,这个群体的人形形色色,都共同的是对这片神秘自由之地充满热爱,对行走充满热情。

这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比较遥远,却又充满吸引力的概念是《拉漂的日子》最好的宣传词与名片。央视纪录片频道也已经在立项,准备拍摄这一题材的系列纪录片。

内容推荐

《拉漂的日子》编著者三郎。

作者长期在拉萨开办酒吧与客栈,在拉漂群体中小有名气,同时本书的内容部分在网上连载,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追捧。

《拉漂的日子》系列文字被网络众多粉丝认可追随,并被冠以中国的瓦尔登湖的现实版和不一样的另类生活写照。会对大多数内地城里人单调而压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强烈而新颖的视觉感觉冲击。

目录

引 子

自 序

前言

第一章 我选择了西藏

第二章 触摸天堂——拉萨

第三章 薄如蝉翼的时光

第四章 剪影

第五章 和我结缘的高原动物

第六章 我的生活,我生活的地方

后记

试读章节

列车穿行在轨道的节奏声里,把我的思绪拉得瘦长,而后崩断。近十年了,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晃动,摇曳着静静的空间。奔行的方向,速度很快,而且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气概,列车是个不知疲倦的勇士,不到目的誓不罢休,但是车内的人呢?什么地方才是归宿和终点?长夜是不说话的智者,这样的问题,只适合思考,当夜色趋于安静的时候,你必须思考,通常却没有答案。 唯有等待黎明。

四 给朋友发个短信: “那些人大多都睡熟了,我却那么清醒着。”那些陌生的人们,偶尔在疲倦的睡梦中半张开眼睛,看看行李架上的行囊,接着又沉沉睡去。行囊各式各样,五彩斑斓,行囊里装着的会是什么?或许是乡愁,或许是爱,或许只是些普通的日常用品。而有些人,无聊地坐着,看着过道那一片昏暗的灯火,偶尔看看窗外,那黑黑的夜间或会有几盏灯光掠过,衬得长夜更黑。

摊开一张火车站买的晨报,就像在候车的时候那样,随意坐在了车厢连接之处的角落上,掏出笔和本子,开始码字,并且还脱掉了鞋。我更像个不修边幅的浪子,却听见旁边抽烟的人与他朋友低声笑说: “你看,作家。”懒得抬头,因为我知道大家都是在无聊中打发着漫长旅途的时间,很多人只能闲聊。

我只是有点沉闷,因了卧铺车厢空间里那不能流动的混合着各种气味的沉闷。而且长夜里的人们都不爱说话,只用此起彼伏的鼻鼾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这让我很难堪,因为我没有过多的梦想,我还在流浪。我想我该做点什么,来打发这个漫漫长夜。于是想到了朋友,她说要看我在旅途上码下的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这么的随意和邋遢了。在候车的时候,我将自己脱了鞋子坐在地板上的坐姿很得意地告诉了朋友,说我很惬意,因为可以忘乎所以地忽略掉人群,我真的很惬意,为这种久违的随意,为自己的可以无拘无束。朋友还曾提到过我即将奔赴的那个关于传说的城市,说那个城市有很多浪漫而无脑的女人,正适合你。我想朋友是弄错了,我要的不是那样的情调那样的生活,我并不高贵,也不小资,甚至不另类,在今天我更喜欢穿着大裤衩趿拉着拖鞋,随意行走在密密的人群里被湮灭和被忽视。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现在只是在努力找回自己,我的骨子里,从来就没有流过高贵的血,我只想找回我自己,哪怕会是那么的清贫。何况在天堂,世间的高贵和卑微又有什么分别呢?想告诉朋友此刻我很寂寞,想想还是算了,或许朋友此刻比我还寂寞。

烟已经燃尽了四根,停下笔的时候,就是铁轨咣当咣当不休止地呻吟,但这种声音,进入到旅途中人的耳朵里,却变成了最好听的催眠曲,因为这让他知道自己在路上,家就在梦醒的地方。

我想我也该睡了,记起朋友的叮咛,车上的光线不好,别写太久。那么我就停下来了,而且笔里的墨水也要干了。再燃一根烟,想到黎明到来的时候,我就能看到窗外不一样的景色了,那么我就可以用目光刻录下来,将这个旅程刻成文字。还可以在梦里,抹上第一缕朝霞的颜色,那是天堂的颜色。

提到拉萨,很多人都充满了好奇与想象,这个神秘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临行前没有翻阅更多的资料,我想以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来丈量和体会。也没有买地图或者记录旅途的线路,以致火车要经过什么地方心中都是一片茫然。不喜欢那种刻意的安排,也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前进,只要能把我带到目的地,怎么走又有什么关系。行囊里还有本余秋雨的《天涯故事》,时间那么充足,天涯那么大,正好享受属于自己的一段光阴。

列车闷头闷脑地穿行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每个城市里都住满了人,每个城市的楼房都很繁华密集,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故事,看上去,似乎很美。可是城市之间相同点是越来越多了,区别却越来越少,导致常常身在他乡,依然感觉处身于自己的城市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但也会因此而常常迷失,会偶尔的恍惚,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

车厢是安静的,与我的目光一样,也有三两个起来徘徊解闷的人。P21-P23

序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藏漂】和【拉漂】这样的词。

——题录

漂就是漂泊的意思,这里特指没有稳定的工作,又不想离开或者在努力寻找一个理由留下的从内地来的一小部分人,这里头不包含援藏或者长期在这里做生意的内地人。在西藏漂称为“藏漂”,在拉萨漂的称为“拉漂”。

有许多朋友都没来过西藏,对于西藏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原始和陌生的层面,印象之中西藏就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传说。于是这些朋友带着这些疑惑常常会问我同样的一些问题,要我介绍一下西藏以及类似一些藏漂拉漂的人和事。对于西藏,我所了解的毕竟非常有限,因为西藏很大,而且古老,我来的时间却很短暂;对于拉漂一族(我喜欢这么称呼他们),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性情都比较另类,个性鲜明,性情突出,而且自我。单以我有限的心量和目光去打量和评价那么多的人生人性人心,恐怕很难表达到位和描述准确,因此每当朋友问起,我想说的很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该从何说起呢?

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为了拉漂一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我一直都不承认。但我确实是在找个理由留下来,这是所有拉漂一族最基本的问题,关乎生存和理想或者说是逃避。

当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什么压力没有什么追求没有什么约束,而且风景人文又那么独特的环境里,人会懒得思考的,并且因为高原的氧气稀薄、紫外线、干燥寒冷等气候对脑细胞的侵蚀和伤害,人的记忆也会随之消褪,我们称之为“脑残”,这个是现实。本来记忆力就非常不好的我,来到高原后反而如鱼得水,仿佛回到了子宫当中,这里不需要思考太多的问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对的呢?安稳,上至国家下至百姓,一辈子不就是为了求这两个字么,包括我们的内心,烦忧的不也是因为不得安稳吗?来到高原,从没有过的放松和满足,这也许也是我要留下来的其中一个理由吧。哪个白这种安稳只有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但在这里得到灵魂一天的安稳,也是快乐的,这也是那么多来到西藏的人们迟迟不愿意离开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西藏和内地就是不一样呢?有个喜好登山的朋友告诉过我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人问一个登山爱好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登山?他说:因为山在那里。套用这句话来形容为什么那么喜欢西藏,似乎也有道理。因为西藏在那里;因为雪山在那里;因为圣湖在那里;因为格桑花在那里;因为仓央嘉措在那里;因为最蓝的天在那里;因为最白的云在那里;因为最多的传说在那里;因为牦牛在那里;因为莲花在那里;因为所有的所有,都在那里,那里是人类灵魂的发源地,或者说是人类灵魂的归属地。经书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灵魂开始或者归依的地方,就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最终欢喜上的,只是心灵的刹那之间。那么西藏高原就提供给了我们这个欢喜的条件,哪个白只是刹那的,也是从未有过的安稳和自在。很多拉漂的人或许并不需要了解洞察这种感觉,他们只需要享受于目前所带来的满足,只需要偶尔远离都市的喧嚣,偶尔逃离世俗的视线。拉萨坐落在群山之中,像母亲的子宫将我们脆弱孤独的心安稳地包裹,世俗的目光穿透不了这里的群山,因为实在太过遥远,遥远成一种迷茫的陌生和敬畏。

我实在无法确切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我对西藏的印象以及自己在拉萨生活的日子,每天生活在非想非非想的状态里,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地择别不出是非和轻重。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那么多发生在别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落入拉漂人的心里,就变成了淡淡一笑地抬头,而后埋头继续自己的活计。这里没有什么是大惊小怪的,所有的惊奇和吸引,早已被高原的景致给夺去了,连灵魂都已被悄悄地夺去了。  人非草木。虽然在这里的种种感触都被轻易丢弃,甚至渐渐变得麻木,但一些片段以及每日里发生的事情,还是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候盘旋上心头,随那一灯如豆的夜或者缠绵的雨季变得清晰开来。偶尔还会留下点笔记作为拉萨生活过的痕迹,所幸这些凌乱得无从整理毫无头绪的文字,可以弥补了我的健忘,可以给朋友的疑问和好奇起到一点解答的帮助作用。其实,所有臼勺所有,都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所以对西藏对拉萨对于拉漂一族来说,要想了解,必须自己亲自走一趟,将所有的带走,或者什么都不带走,毕竟曾经来过,也就够了。对于西藏的大美,有些人却因为高原反应的强烈,导致身体的严重不适而植下了深深的遗憾,甚至是恐惧;对于一些习惯了生活在势利圈子和优越环境的人来说,西藏和内地一样,也确实还有一些很脏很落后还很贫穷的地方,这些也势必会让他们的心灵感觉到不安和不适,反感也是必然的:而对于那些道听途说西藏如何如何神奇或者准备来西藏寻找和发生童话故事的人们,失望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这里不是天堂,即便是天堂,也是因为这里不一样的风景,却不是因人。希望越少,得到的意外惊喜才会越多。什么样的景色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传说,只有自己来过,才能懂得。所以怎么说怎么看,都是因人而异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些文字,是写给朋友看的,写给那些曾经询问过我很多回的朋友,写给那些希望多少了解一下西藏的朋友,同时也是给我自己的日子留下一点在拉萨生活过的印记。文字很随性,可谓是一些断章,缝缝补补而成。我尽量将自己在拉萨的感受写得完整一点,但这确实需要时间,而且还因为每天不同的感受还在继续上演,拉漂的日子还在继续,因此零乱与矛盾是在所难免了,但字里行间,都是我真实的感受和体会。我写文字从不起草,这与本身懒散随意的性情相关,有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我不会不好意思。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人名基本上都是用的假名,毕竞我不想让人对号入座地将别人的生活打扰和烦忧,在内地生活已经够累的了,来到拉萨,还是好好享受这里免费的阳光才对。

我想,我还是从头开始吧。

后记

有许多朋友总会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这样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追求喜欢的权利吧,而我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来到了特定的地方度过了一段纯粹的日子,而且对于自己来说,也就是将生活的本质尽量还原,去繁求简罢了。更多的时候,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这段拉萨时光非常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素面朝天。

有人好奇有人羡慕,那都是因为距离产生的美感,也常对一些朋友说,看上去挺美的背后,是最真实的付出,也就是琐碎的日常,包括脏和累;我们必须工作,必须亲力亲为,才能真实懂得生活以及生活的意义,这种劳作和付出从来都不会也不能够欺骗自己,其实生活浓缩到最后也就只是两个字:坚持。

我不知道目前这样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也从来没有想过,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够做到这样很不容易,也正因为如此,我还在珍惜。如果说拉萨的这段时光对我今后有什么意义的话,我想说的是,对于城里过去原有的那些物质依赖以及物欲需求底线变得越来越低,而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清晰以及自然。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当中悄然进行和改变的,再熟悉不过之后,也就不过如此了,当我们切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也就像鱼存在于水里而忘记了水的存在,而且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理所当然。

生活是不可复制的,好比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日子。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追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以及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但要做到这样远离都市离群索居,就需要付出,而且代价高昂,因为自由是最宝贵甚至是奢望中的梦想,并且还需要我们能够真正耐得住寂寞。也因此每每有人向往我的生活说出自己的想象的时候,我会建议对方来我的寒舍小住几日,而且最好是选择冬天,并且要求对方接手我每天的所有工作,于是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答案以及认识。

我的生活还在继续,于是文字还在继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拉漂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三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55165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6: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