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绪论 比较文学的几个关键词

一 跨文化:比较文学的学科实质

二 对话: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 比较:比较文学的根本性质

四 汇通:比较文学的学术要求

五 可比性:决定比较文学研究科学性和价值的关键

第一章 中外文学相互影响

 第一节 中国与西方文学关系

一 中国文学对西方的影响

二 西方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与东方文学关系

一 中、日文学关系

二 中、印文学交流

三 中、阿文学的双向交流

第二章 中国与东方国家文学宏观比较

 第一节 中、印文学比较

一 文学传统:神话意识与历史意识

二 文学与现实:出世精神与入世精神

三 文学表现:自然含蓄与冗繁夸饰

 第二节 中、日文学比较

一 文学题材:明志载道与人情况味

二 文学功能:经国大业与游戏心态

三 文学风格:雄浑壮阔与纤细小巧

 第三节 中、阿文学比较

一 文学发展:主线融合与多元复合

二 文学内容:世俗精神与宗教精神

三 文学结构:严谨一体与松散组合

第三章 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

 第一节 当代“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研究范式

 第二节 影响、挑战与契合

一 影响与渗透

二 挑战与危机

三 契合与互补

 第三节 文化系统中的文学

一 文化系统观照

二 文学的文化制约

三 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独特功能

 第四节 文学的文化批评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第四章 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苏联当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蜜月期(40年代末至50年代)

二 疏离期(六七十年代)

三 深化期(八九十年代)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 两个创作高潮与三次论争

二 接受、冲突与变异

三 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亚非拉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 拉美文学的中国影响

二 亚非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 个案研究:平行研究

 第一节 波斯中古哲理格言诗与《增广贤文》比较

一 探讨人生哲理的不同形式:哲理诗格言与语录体格言

二 人生的形而上探讨:人与自然、命运、人生态度

三 人生的实践性层面:人生理想和行为准则

四 两种人生模式:“春”与“秋”及其成因略探

 第二节 中印近代民族主义诗歌的共同宗旨

一 歌颂民族传统、赞颂祖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

二 赞美献身民族解放的英雄,树立现实中的榜样

三 描写殖民侵略和统治的暴行,表现人民的悲惨处境

四 呼吁国内民族团结,向往独立的统一民族国家

 第三节 《妮摩拉》与《祝福》比较

一 封建礼教下“夏娃”的悲剧

二 主题学的考察:境界与追求

三 纯朴明晰与冷峻凝重

 第四节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小说艺术特征比较

第六章 个案研究:影响一接受研究

 第一节 普希金与20世纪中国戏剧

一 普希金戏剧影响中国的途径

二 《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郭沫若的战国史剧

 第二节 日、欧自然主义文学比较

一 接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欧洲影响

二 变异: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独特性

 第三节 接受与超越: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

一 从日本文学中汲取创作灵感

二 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

三 留学日本前、后创作风格发生很大变化

四 田汉:湖南留日作家群中接受外来影响的代表

 第四节 普列姆昌德在中国:译介、研究与影响

一 译介:期待视野中的选择

二 研究:概况、论争与方向

三 影响:乡土作家的接受

 第五节 谢冰莹与外国文学

一 激情时代与世界名著的双重浸润

二 留学日本的“伤心”及与文学人士的交往

三 “红色三十年代”的印痕: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

中介作用

四 林芙美子:心仪的日本作家

 第六节 沈从文对外国文学的借鉴

一 “学历情结”:压力与动力

二 纵向考察:从模仿到化用

三 横向观照:外国文学借鉴的类型分析

附录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推荐

黎跃进编著的《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立足于多元对话的文化立场,对中外文学大量彼此交流互动的文学现象进行清理和研究,探讨异质文化的文学影响—接受背后的文化动因和文学交流规律;对中外文学史上具有价值联系的类同现象做出平行的考察和分析,在同和异的辩证考察中探寻人类文学发展演变的共同本质和民族文学特色;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加以审美层面的深层思考,得出具有启发性的认识和结论。《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中对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关系的探讨,追踪当前比较文学的发展态势,显示出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色彩。

编辑推荐

黎跃进编著的《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立足于多元对话的文化立场,对中外文学大量彼此交流互动的文学现象进行清理和研究,本书对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关系的探讨,追踪当前比较文学的发展态势,显示出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色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多重对话--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跃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4254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0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