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历史/人民联盟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井上清编著的《日本历史》,就是作者以战斗和批判的姿态,坚持“良知”下写的一本完整的日本通史,还被歪曲的日本历史以本来面目。《日本历史》按照社会发展的时间进程,从日本原始社会一直写到1960年,重点叙述了日本天皇制的完成以及走向军事帝国主义的进程,于其中,可以隐约看到中国、朝鲜在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影子,有友好往来,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更有近现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侵略。

内容推荐

井上清编著的《日本历史》是人民联盟文库之一,《日本历史》讲述了:今之亚洲大陆东端的海中,由呈西南走向、细而长并相连为弓形的岛屿所构成的我们日本地区,在洪积世时,一部分曾与大陆相连,今天的日本海在当时则俨如内海。在北京猿人与直立猿人活动与居住过的地方曾出现的动物,在日本列岛地区也出现过,这一点也是为人所知的。此后又过了二十多万年,即距今24万年到15万年前,从地质学上第三冰期的地层,在日本列岛地区也曾出现过石器。制造与使用了这些石器,无疑说明这里有过人类生活。直到最近,公元1949年在群马县岩宿发现了打制石器以后.才肯定了日本确有过旧石器时代,而其文化却叉酷似欧亚大陆各地同一地质年代的文化。选的确能说明人类文化就是同出一源的……

目录

凡例

日本史时代划分一览表

前言:日本历史的发展与时代划分

1.原始日本

——人类的共性与日本的个性

2.大王国家与部民

——奴隶制与国家形成的特征

3.大化革新

——从虚拟的氏族制到法制齐备之国

4.古代天皇制

——仿中国唐朝与“现人神”

5.庄园与农民

——律令体制的崩溃与武士的形成

6.贵族政治及其文化

——从国家主义到贵族主义

7.武家的“草创天下”

——六波罗政权与镰仓幕府

8.封建社会初期的特征

——农奴制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形成

9.镰仓幕府的灭亡I

——在乡武士与农民显示力量;蒙古来犯

10.古代遗制的清算

——“憋”的发展与室町幕府的矛盾

11.“下赳上”与战国时代的战乱

——“土一揆”与“国一揆”和战国大名

12.自由城市的萌芽

——产业、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

13.国民的活力与文化

——文化的群众化和日本与西方文明的交往

14.秩序与权威的改组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统一全国

15.士农工商、秽多、非人

——严密的封建统治网

16.锁国与封建制

——被窒息的国民活力

17.农民与町人力量的增长

——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18.平民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创新

19.封建制度内部矛盾的激化

——享保与天明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20.促成变革的各种因素的发展

——革命与改革的预言、近代的前提

21.对外开放

——封建制度危机与民族危机

22.推翻幕府

——摆脱危机

23.明治维新(一)

——革命与反革命

24.明治维新(=)

——自上而下的近代化

25.自由民权的斗争

——民主革命与东亚团结的联系

26.自由民权运动的挫折

——起义、统一战线、失败

27.完成天皇制

——古代与近代的结合及其矛盾

28.初期国会与政党

——从民权到国权

29.修订条约与中日甲午战争

——从被压迫国到压迫国

30.资本主义的发展

——官僚、资本家、地主、群众

31.走向帝国主义之路

——日俄战争与吞并朝鲜

32.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内外形势

——帝国主义日本政治的基本结构

33.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与日本

34.民本主义、米骚动、原内阁

——向波拿巴主义靠拢

35.日本帝国主义危机

——四大矛盾之展开

36.侵略中国

——大日本帝国的崩溃(一)

37.太平洋战争

——大日本帝国的崩溃(二)

3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与世界

——日本复兴的两条道路

结束语:日本历史的总结与展望

译者附记

试读章节

人类究竟从何时开始才在今之日本列岛地区生活的呢?这或许与亚洲人类的历史一起都是从远古开始的。

目前已确认为地球上最远古的人类是1959年在东非坦噶尼喀湖流域发现的人头骨,学名为“南方古猿”即“东非人”(Zinianthro—pusboiseii)。据推断,他们当时生活的年代可远溯至175万年以前。截至目前,在亚洲发现的最远古的人类化石是北京附近周口店的“北京猿人”(Sinanthroptlspekinensis)和东爪哇的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tlserec—tus),他们都曾生活在地质学上的洪积世的初期即距今40万一50万年以前。

今之亚洲大陆东端的海中,由呈西南走向、细而长并相连为弓形的岛屿所构成的我们日本地区,在洪积世时,一部分曾与大陆相连,今天的日本海在当时则俨如内海。在北京猿人与直立猿人活动与居住过的地方曾出现过的动物,在日本列岛地区也出现过,这一点也是为人所知的。北京猿人与直立猿人的同类也许来过这里,但这个问题目前还无确切资料可言。此后又过了20多万年,即距今约24万年一15万年前,从地质学上第三冰期的地层,在日本列岛地区也曾发现过石器。制造与使用了这些石器,无疑说明这里有过人类生活。

当然,不论是爪哇猿人还是北京猿人,甚至此后出现过的早期人类,其骨骼都与现在的人类有着明显的差别。现今人类的直接祖先,即真人(Homosapiens)出现并开始生活于世界各地,已经是洪积世末期即距今3万一5万年前了。在日本列岛地区,从北海道到九州各地,在洪积世末期的地层都发现过打制石器即旧石器。当时,北海道与本州已经为今之津轻海峡所隔,本州与四国、本州与九州问仍是相连的陆地,并且可以认为在朝鲜海峡与南中国海的某地,通过大陆架与大陆相连。很可能“真人”就是通过这里从大陆来往于今之日本地区的。

直到最近,公元1949年在群马县岩宿发现了打制石器以后,才肯定了日本确有过旧石器时代,而其文化却又酷似欧亚大陆各地同一地质年代的文化。这的确能说明人类文化就是同出一源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原始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似性是人类从自然状态下只迈出了半步或者一步,也就是说,是由于生产力还处于完全不发达的状态所决定的。这种状态经过了几万年。现在人类以其能征服宇宙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使全球各民族在高度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渴望把这种文化综合成一体化了的人类文化。我们的日本历史也不外是这样人类史的一环。

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过定居生活,他们为寻求食物而辗转各地。既未发现他们使用过弓箭的证据,他们也完全不懂得使用陶器。

随后,当地球的历史由洪积世进人冲积世前后,即距今一万年前,地球上的大部分都结束了旧石器时代,出现了表面研磨过的石器,而成为更加进步的工具即新石器文化,同时也开始制造陶器。陶器,勿需多言,是焙烧黏土制成的。从此,人类促使自然物发生化学变化,并制出了在自然环境从未有过的物件。这是人类改变自然力量的一大进步。

P1-2

序言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清是日本知名的日本史学者。他的多种有关日本历史的著作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就曾陆续被介绍到中国。据称,他本人还曾来中国(西安)友好访问,并-9中国学术界进行过学术交流。他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论述广为中国学术界和读者所称颂。

《日本历史》(岩波新书)是20世纪60年代(第1版是1963年9月25日,第34版是1981年4月20日)问世的。此书刊行后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影响,当时的刊行量超过100万“部”(套)(据井上清教授1983年2月26日给译者来信中称),这在当时日本刊行的书籍中是不多见的。不但在日本国内,甚至还被译成德文介绍到西方德文通行地区。

译者9井上清教授素昧平生,只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中国对外文书籍翻译尚无定制的情况下,曾应北京三联书店之邀曾译过他的著作《日本历史——“国史”批判》。

当译者在工作之余获悉上述《日本历史》刊行后,为开阔视野也颇想一读。但因译者孤陋寡闻、眼拙为甚未见国内书店陈列此书。为此,译者曾不揣冒昧地自荐井上清教授表达了这一意愿。出乎意料之外,井上清教授却盛情不吝地回赠给译者一套该书。

译者读过该书后感触是多方面的。

首先,译者在读有关日本历史书籍过程中,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历史书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旧日本历史书籍影响深重的日本某些有关日本历史的论述而言,最突出的感觉是上述《日本历史》一书是拨开了这些论述的阴霾,还了日本历史的本来面目。该书不论在古代、近代和现代各部分的论述赋予作者的印象都是如此。

据译者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历史书籍,特别是教科书一类,从头到尾都是强化渲染与灌输唯心的“皇国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作为一种思潮,“皇国史观”的日本历史论述却仍然时隐时现。迄今,屡屡见诸媒体的有关日本历史教科书应遵循何种基本观念编写的斗争事例不断出现。但井上清先生的《日本历史》却坚定地将被歪曲的历史拨乱反正,还了日本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为把被歪曲的日本历史还以它本来的面目,其姿态就必须是战斗的与批判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占领日本的盟军总部批准的唯一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国史》出笼。对该书的斗争与批判就此拉开了序幕。20世纪40年代末(1947年1月)刊行后又几经修订,于1953年8月在日本刊行、1957年又被介绍到中国的上述《日本历史——“国史”批判》就是一个战斗与批判的回合。

批判日本历史的“皇国史观”,由于它形成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毕竟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读者来说,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日本历史的本来面目,不仅对认识今日日本有益,从增进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而言,对深入地理解与认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质也是有益的。

基于这种想法,译者感觉到将坚持唯物史观的《日本历史》介绍与推荐给中国读者一读,无论从开阔视野角度而言还是从认识日本,了解日本的过去、现在而言,都是有益的。

译者愚见,井上清教授的上述《日本历史》的论述将会给中国读者在这一方面给予很大助力。译者译此书的初衷与愿望就是如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历史/人民联盟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井上清
译者 闫伯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21185
开本 16开
页数 5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3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3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