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江编著的《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是一本颇具创新的人类学专著。首先,本书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探索了人类学摆脱后现代“表述危机”的一种途经——人类学民族志与中国地方志的结合。其次,本书依托具体田野个案,提出一种观察跨文化互动的视角——冲突与圆融。这对概念的提出建设性地挑战了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视角,具有跨学科启发价值。最后,本书提出一种影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观察式影片+影片放映交流”。
图书 | 娲皇宫志(附光盘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 |
内容 | 编辑推荐 鲍江编著的《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是一本颇具创新的人类学专著。首先,本书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探索了人类学摆脱后现代“表述危机”的一种途经——人类学民族志与中国地方志的结合。其次,本书依托具体田野个案,提出一种观察跨文化互动的视角——冲突与圆融。这对概念的提出建设性地挑战了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视角,具有跨学科启发价值。最后,本书提出一种影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观察式影片+影片放映交流”。 内容推荐 鲍江编著的《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是一本人类学本土化的创新专著。本书的创新体现于两种语境:地方志的撰写、民族志的撰写。地方志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本类型,以地方概念为核心,书写具体地方文化事项,方方面面,力求完备。《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一方面。延续地方志传统,以娲皇宫地方文化为书写对象:另一方面,更新地方志传统,着眼点从地方文化事项的罗列转移到对地方人群文化观念的探讨。民族志是人类学的基础文本类型,以地方人群为书写对象。《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一方面,它是一部以地方为名的民族志,以娲皇宫地方人群的文化为书写对象:另一方面。它关注地方人群内部的文化差异,突破民族志经典文本同质化地方人群的书写范式,呈现为一个静态地看,多元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态地看,冲突与圆融此起彼伏的文本。 目录 前言 上卷 独白篇 一 神鬼门 二 萨满门 三 现代门 四 儒门、佛门、道门 五 文化冲突 六 文化圆融 中卷 留白篇 影片《女娲奶奶的荣耀》(Granny Glory)(见光盘) 下卷 对话篇 一 我与影片中人物及娲皇宫本地人 二 我与娲皇宫管理部门及本地学者 附录1 娲皇宫及其附近宫庙碑记 一 娲皇顶古碑文 二 停骖宫古碑文 三 广生宫古碑文 四 朝元宫古碑文 五 吕仙祠古碑文 六 碑厅古碑文 七 净泉庵古碑文 八 弹音村古碑文 九 曲蛟村古碑文 十 新碑文 附录2 《娲皇宫志》对话篇音像版本(见光盘) 一 我与影片中人物及娲皇宫本地人 二 我与娲皇宫管理部门及本地学者 附录3 娲皇宫三月庙会参与者问卷调查表 附录4 《女娲奶奶的荣耀》(Granny Glory)学术交流二则 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二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格林纳达影视人类学中心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娲皇宫志(附光盘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鲍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403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2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