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中华百工
内容
试读章节

蓝印花布的图案由手工镂刻于纸版上,刻成后如剪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镂空的花版上,再刷桐油。将花版放在布上,然后将用防染浆加水调成的糊刷在上面,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染好后刮去浅浮灰浆,原先被灰浆覆盖的地方露出布的本色。灰浆块面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过程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缝隙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

蓝印花布的纹样、因受到工艺的制约,所刻的花型都要受到断刀的影响。民间艺人既要考虑花版结实耐用,又要顾及所刻花纹的形象特征。正是这一局限性,使得蓝印花布纹样以点、线为主,有时用纯点构成纹样,使花纹反映自然,又不受自然束缚,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蓝印花布,素朴而不简陋,厚朴而雅致,散发着生命力极强的欣欣向荣之气。其图案纹样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风格健康、朴实,寓意吉祥、美好,没有丝毫哀怨、悲观的情绪。表达了虽处在社会底层,但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的人民大众的理想:夫妻和谐、多子多福、状元及第、平安富贵。

可以说,在某种层面上,蓝印花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喜悦、平和、活泼、健康。而正是这种民族性格,才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昌盛!

初见吴元新

到达北京理工大学北门口时,吴元新和女儿已经站在雪地里等了一会儿了。路灯下看过去,两人都穿着鼓鼓的棉衣。下了车,吴元新提议进校门口的西餐馆。

迈上台阶,站在西餐馆前明亮的灯光下,才看清楚女儿长着稚气、白净的圆脸庞,肤色很白,纯真温柔的笑容,梳短发。爸爸也是圆脸,头发中分,从两边披到下颌处,很多艺术家都留这种发型。他笑容温暖,脸有倦色。看上去不是一时的疲倦,而是长期操心劳累形成的那种。

西餐馆的旋转门有些古怪,稍转—下,就停下来,吴元新心急地推了一把,引起门里侧正要跨进旋转门出来的一个高个女孩的不满,大声说:“这门是自动的,不用推。”吴元新只是笑了j下,有些尴尬。门旋即又停下来,这次没人推,几秒钟后,它自己又转起来,我们总算踏进了餐馆。

这是一间茶座式的西餐馆,有火车厢式的软皮座位,可以喝咖啡,吃简餐。女儿拿着菜单,似乎缺乏点餐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选。吴元新的眼睛一直慈爱地望着女儿,流露出疼爱女儿的爸爸热切地希望外地求学的女儿吃好点的心情。最后,轻声地建议:“鸡肉饭好吗?你不是最爱吃鸡吗?”他自己点得很快,只扫了一眼菜单说“海鲜汤饭吧。”到底是南通人啊,长在海边的。

餐上齐了,吴元新说着话,对食物视而不见。他说话的时候,身子前倾,语速很快,而且语句完整,用词非常准确。服务员送来一壶生姜茶,淡黄的玻璃壶放在一个不锈钢炉架上,炉架下面点着蜡烛。蜡烛跳动的火苗温着茶水,同时也让谈话气氛温馨宜人。考虑到今晚见面的目的就是边吃边谈,的确应该选择安静的西餐馆。

他谈着筹建蓝印花布艺术馆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和焦虑,左手按在胸口上,右手摊开,很特别的动作,有些像维吾尔族人见面问好的姿势,真挚而优雅。谈到高兴的事时,他笑起来。笑的时候,眉头却是皱着的。

吴元新的饭早就凉了,我请服务员给加热一下,服务员很快拿来酒精炉,不一会儿,锅里的汤饭咕嘟出小气泡,在女儿的催促下,吴元新只是匆匆地扒了两口饭,就继续谈他的蓝印花布。

P9-P10

目录

前言  001

第一章 城里的乡下人  001

现世安稳,花好月圆/初见吴元新/城里的乡下人/表姐/吴家的瓦房/外婆的小脚

第二章 小孩子爱糖  021

油纸伞/小孩子爱糖/孩子眼里无小事/接骨头

第三章 可以养家了  031

可以养家了/休息时应不应该开灯/印染厂的学徒工/会刻版了/参军/梦游的军人

第四章 伪证  049

伪证/班主任/挚友/当了老师

第五章 渐入佳境  061

新婚/进入创作高峰/人在北京/渐人佳境/坚守蓝艺

第六章 艰难奔波的岁月  075

父亲去世了/艰难奔波的岁月/红眼病/歧路/蛇馆/转机/孝子  .

第七章 斗胆敲门  095

墙外香/在民族文化宫办展览/曲折的路/斗胆敲门/新馆开张/艺术大家张仃

第八章 收获的季节  119

漫漫收藏路/冯骥才考察南通/日本明信片/日本客商久保麻莎/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收获的季节/忧虑/离开喧嚣

附录 吴元新从事蓝印花布三十五年简记

序言

在我小时候,我们东北乡下的被褥都是用蓝印花布做的。抗战之初,我在延安的八年时光,从家乡带去的一块蓝印花布被我当作窑洞墙橱的挂帘,点缀我的窑洞,一直伴我共度艰苦岁月。可以说,我对蓝印花布的喜爱是发自肺腑的,并且与日俱增。直到今天,我家里的窗帘和沙发布都是用蓝印花布做的。在我看来,蓝印花布这种来自于民间的艺术散发着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它的美质朴自然,超越时代。

南通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历史上一直非常发达,吴元新同志就是成长于这片土地的蓝印花布艺术家。他三十年如一日,从事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研究和设计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在蓝印花布的设计中能够做到推陈出新,使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焕发出健康的青春活力,并将其融入现代生活。

吴元新埋头钻研数十载,成绩卓著。他开发设计的新的纹样、衣、帽、窗帘、小挂件、玩具、扇子等作品,时尚,富现代气息。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受到人们喜爱,从而拓宽了销路。

在市场上、在人们身上、在居室、在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吴元新的蓝印花布艺术作品。

学习研究领域,他也有不少作为。不仅有数种出版物,还被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聘请讲学。他的授课受到师生欢迎,通过课堂及实践操作,为社会培养人才,为挖掘、保存、发展我国这门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艰难创业,于十几年前,他创办了南通市蓝印花布艺术馆。从纺纱、织布、印染到各类成品,全程手工工艺。既是作坊,也是博物馆,吸引着人们前往参观了解,成为南通地方一大景观,为弘扬蓝印花布艺术立下汗马功劳。他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编著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收集了自古以来千余种蓝印花布图案和纹样,对于人们学习和了解蓝印花布知识,对于蓝印花布艺术的研究、工艺的开发和制作,很有参考价值。

为吴元新这样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默默奉献的人们著书立传,可让世人了解他们的贡献,并让年轻的一代知道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衷心希望我国的民间艺术能够发扬光大!

内容推荐

《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中华百工》编著者杨丽凡。

《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中华百工》内容提要:蓝印花布这种来自于民间的艺术散发着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它的美质朴自然,超越时代……

南通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南通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历史上一直非常发达。吴元新同志就是成长于这片土地的蓝印花布艺术家……

编辑推荐

《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中华百工》编著者杨丽凡。

想要了解吴元新,最好的方法是去他的艺术馆、明清染坊和阅读他的《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他的艺术馆坐落在南通市中心4A级濠河风景区,近千幅从古至今的蓝印花布展品中包含着吴元新30年来的劳动成果,而((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中展示的每一幅藏品,吴元新都有一段恰如其分的说明文字。其文字干净、简练,却又热烈而文彩斐然,正好体现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是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反映的是他自己的生活态度。而正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这个人所最终能达到的生命的高度!

如果你能欣赏蓝印花布,你就会欣赏吴元新。他就像一件蓝印花布藏品中的珍品,自然、美好、祥和、大气、耐人寻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来恋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中华百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丽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65421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1263903
中图分类号 K825.72=7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