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全新插图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全新插图版)》由齐玄聪著,这是一部内容最全面、观点最独到、视角最丰富的二战史。

本书力争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详细解读战争因果,全面挖掘战争细节。拨开迷雾,再现风云人物,披露战争真相,破解重重谜团。还原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内容推荐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全新插图版)》由齐玄聪著,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死亡游戏。迄今为止,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一次战争像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在这次大战争中,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战线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约9000余万人死亡;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大量房屋受到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每天读一点二战史(全新插图版)》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为读者呈现出一场最精彩的战争史。

目录

第一章 阴云: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节 一战遗毒,凡尔赛条约

 第二节 黑色星期四——经济危机来袭

 第三节 德国的“救世主”——战争狂魔希特勒

 第四节 失败的政变——慕尼黑啤酒馆暴动

 第五节 独掌大权——“我们的元首”

 第六节 撕毁凡尔赛条约,鲸吞奥地利

 第七节 英法绥靖政策的高峰——慕尼黑阴谋

 第八节 军国之路,大炮代替黄油

 第九节 墨索里尼的成长,法西斯崛起

 第十节 “向罗马进军!”——黑衫党夺权

 第十一节 “开拓万里波涛”,日本百年军国主义

 第十二节 二二六兵变,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第十三节 大战前奏,德意染指西班牙内战

 第十四节 狼狈为奸,三国同盟的成形

 附:为什么是德、意、日

第二章 浩劫:大战的爆发

 第一节 苏德密约,瓜分东欧_

 第二节 绿色方,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节 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

 第四节 坐山观虎斗,英法“宣而不战”

 第五节 挪威战役,希特勒先夺“粮仓”

第三章 西线:法西斯铁蹄横扫西欧

 第一节 黄色计划,希特勒闪击西欧

 第二节 败退的胜利,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三节 绕道马其诺,法国投降

 第四节 流亡伦敦,戴高乐建立自由法国

 第五节 不列颠空战,英吉利海峡成天堑

第四章 东线:红色政权岌岌可危

 第一节 巴巴罗沙计划,剑指苏联

 第二节 基辅战役,希特勒眼中的最大围歼战

 第三节 保卫革命摇篮,会战列宁格勒

 第四节 兵临城下,斯大林红场阅兵

第五章 北非:喋血黄沙

 第一节 墨索里尼出兵北非

 第二节 巴尔干半岛争夺战

 第三节 鏖战地中海

 第四节 德国介入,英军北非溃败

 第五节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非洲军团的初次失利

第六章 远东:狼子野心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三省

 第二节 “七七事变”,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第三节 淞沪会战,一战定相持态势

 第四节 以华制华,伪满政府和汪伪政府的成立

 第五节 以战养战,疯狂掠夺中国

第七章 太平洋:烽火狼烟

 第一节 日本的抉择,南进VS北进

 第二节 事起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三节 水陆并进,席卷东南亚

 第四节 珊瑚海海战:联合舰队锐气初折

 第五节 会战中途岛,日本遭迎头之击

 第六节 瓜岛硝烟,太平洋战争的缩影

第八章 反攻:全世界联合起来

 第一节 大西洋宪章,走向联合的第一步

 第二节 《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成立

 第三节 血战斯大林格勒:红军的反攻

 第四节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

 第五节 突尼斯战役,盟军光复北非

 第六节 太平洋,美军的反攻

 第七节 开罗宣言,确立对日统一行动原则

 第八节 德黑兰,“三巨头”会晤

第九章 胜利:法西斯投降

 第一节 盟军登陆西西里,墨索里尼下台

 第二节 垂死之击,希特勒入侵意大利

 第三节 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第四节 解放巴黎,戴高乐重返法国

 第五节 历史的转折,阿登战役

 第六节 雅尔塔会议——确立战后秩序

 第七节 攻克柏林,红旗插上了议会大厦

 第八节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第九节 莱特湾海战,日本海军穷途末路

 第十节 波茨坦会议——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十一节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第十二节 美国人扔下了两颗原子弹

 第十三节 美军进入东京湾,日本投降

第十章 余震:重新洗牌的世界

 第一节 创伤,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浩劫

 第二节 联合国,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第三节 苏联崛起与杜鲁门主义

 第四节 冷战,分裂的两个半球

 第五节 推倒柏林墙,两德的统一

 第六节 日本军国主义的新威胁

 附录:二战名词解释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一战遗毒,凡尔赛条约

1914年至1918年,这短短四年时间,在人类千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旧日的战争在欧洲大陆留下了干疮百孔的痕迹,几千万的生命随着纷飞的硝烟永远长眠,参战国的经济普遍受到重创,世界范围内有多个国家受到战争的波及。战争,无论谁输谁赢,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战败国的人民忍受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在化为废墟的国土上终日操劳,重建着昔日的希望;战胜国也饱受战争之苦,披着战胜者荣耀的外衣苦苦度日。

如果一战能够得到公平的裁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仇恨和争夺或许就这样永远地平息。然而,各战胜国为了攫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最大利益,在关于处置战败国的有关条约中提出了十分苛责的条件,不可避免地激起了战败国上上下下人们心中的仇恨情绪。人们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终止而停止焦虑,而是终日忧心着下一次战争的来临。一方面,战胜国时刻为了维护一战后的秩序,惶惶不可终日;另…方面,战败国复仇的火焰正在暗中滋长,等待有一天能够烧毁桎梏,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赢得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世界上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收获,更不会有谁心甘情愿地任人宰割。一战之后短暂的和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休战,而远非人们期待的和平。作为一战之后维护世界秩序的重要条约之一的《凡尔赛条约》,一方面在协约国看来功不可没,而另一方面,事实证明,它也可以被视作是一战的余毒,对二战的发生同样“功不可没”。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于1919年6月28曰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的、协约国对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的协约。从1918年11月11日交战双方阵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一纸协约达成,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这份举世瞩目的协约当然也有合理的条件,比如“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等。可是,这并不能改变《凡尔赛条约》作为“不平等”条约的性质。

从I生质上来看,《凡尔赛条约》是20世纪初期列强的“强权即是公理”的强权政治观念主导下的产物,受帝国主义操控,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性质。帝国主义的战胜国凭借着战争换来的暂时优势,试图利用相互勾结形成的压迫力,从而使得德国等国家俯首称臣,然而各国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有不同的目的,表现在条约中就是既勾结又斗争。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希望能够求得欧洲大陆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而法国由于与德国的历史纠缠,极力要求削弱德国。而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暂时无力争霸,以“十四点演说”在会议上叫嚣,甚至因不满条约而拒签,中国作为战胜的一方,意却也成为众列强宰割的对象。协约国的各主要成员在所谓共同谋求和平的华丽外表下暗中却矛盾丛生,非但不能够确保德国得到安抚,反而加剧了内部矛盾。在不能掩饰的帝国主义本质下,战争罪责的不公平性及掠夺性和虚伪性也不可避免。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场由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挑起的非正义战争,最终的罪责都被归罪到了德国这一“罪魁祸首”的头上。首先是经济上的制裁,德国的工业和煤矿铁路事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加之在战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得德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与这种情形截然相反的是,德国必须支付巨额的战争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虽因各种因素有所减少,可是,这无疑是巨大的负担,是对战后经济恢复的雪上加霜。更使人看得清条约本质的,是列强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德国不仅丧失了自身领土的六分之一,更丧失了其在欧洲和海外侵略扩张所获得的领土和殖民地,德国的民族权益得不到保障。总之,经济的凋敝,赔款的重担,民族国土的沦丧,对德国军事力量的限制与控制,成为压垮一个民族脆弱神绎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一个列强争霸的年代,经济和军事实力是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而一切制裁使得德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这就激起了德国整个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巴黎和会上,德国在某些会议中被拒之门外,却还要遵守所谓的和平条约。他们普遍认为,一战中德国战败,只需签署战败赔款合约做个形式而已,可是后来发现这根本行不通。这种情况激起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军人强烈的复仇心理,人群中充斥着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现实存在的共和国无力带领激昂的德国人走出困境。人们转而企盼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支撑整个民族的复兴大业,挣脱战争带来的痛苦,并且报仇雪恨。这就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契机。“得民心者得天下”。讽刺的是,希特勒也充分借重德国人民的复仇心理,极力煽动民族情绪,得以上台执政,甚至建立第三帝国。一群急切企盼翻身的入,在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的带领下,被复仇的火焰蒙蔽着双眼,最终将人类卷入了另一场浩劫。

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德国不可能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毕竟,作为战败国,其企图是昭然若揭的。既然不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发展,那么,德国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破坏现有的秩序,破坏《凡尔赛条约》,通过武力扩张征服世界,实现复兴之路。德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战争该负有的责任,也不承认已经战败的事实,拒绝加入条约中规定的战后维护世界秩序的国际联盟,积极地扩军备战,从踏上莱茵河东岸的第一步起,德国一步步走向发动战争的深渊。而在这一过程中,英、法、美等国家的软弱也让德国有机可趁,虽然条约使德国人不满和愤怒,但是由于这种不公平条约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并不像列强预期的那样强有力地削弱了德国,其自身的种种缺陷,恰恰为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和走上战争之路提供了便利。因此,从根本上说,从《凡尔赛条约》签订之日起,就注定了德国必然走上军事扩张道路,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人们只是通过《凡尔赛条约》刺伤了蛇身,迟早有一天它会回来复仇。协约国的列强没有使战后的德国得到安抚,反而使德国能够在逆境中利用机遇迅速发展,使得一战后的停战变成短暂的休战,这恐怕是人们没有料到的。《凡尔赛条约》标志着一战的结束,却让余毒蔓延,无意中将世界拉入一场更大的浩劫。

P002-00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全新插图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玄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67202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52-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