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易经警世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易经警世录》(作者于中华)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浸透着于中华的诸多汗水和心血,包含着他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易经警世录》并非简单地对《易经》全文加以解读,而是对《易经》六十四卦,从易理的角度,选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学思辨的语句,在前人注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加以诠释。

内容推荐

《易经》发现了“易”的易变(多变)、易(简单)、不易(不变)的规律,提供了一个识破规律的诀窍,即寻找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然后梳理千头万绪的现状。《易经警世录》并非简单地对《易经》全文加以解读,而是对《易经》六十四卦,从易理的角度,选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学思辨的语句,在前人注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加以诠释。其中蕴涵的人生智慧、处事方略等,从方方面面体现了《易经》的思辨理念,读来颇为新奇有趣。

《易经警世录》的作者是于中华。

目录

自强不息(乾卦第一)

甘当配角(坤卦第二)

责任担当(屯卦第三)

文明启蒙(蒙卦第四)

耐心等待(需卦第五)

慎重讼争(讼卦第六)

民心归仁(师卦第七)

相辅共生(比卦第八)

蓄积美德(小畜卦第九)

恪尽职守(履卦第十)

和谐亨通(泰卦第十一)

泰极否来(否卦第十二)

团结给力(同人卦第十三)

遏恶扬善(大有卦第十四)

君子有终(谦卦第十五)

顺应天时(豫卦第十六)

择良而事(随卦第十七)

治理腐败(蛊卦第十八)

事行中道(临卦第十九)

注意形象(观卦第二十)

法律严明(噬嗑卦第二十一)

文质相映(贲卦第二十二)

灵活处世(剥卦第二十三)

应变兴业(复卦第二十四)

事不妄为(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度包容(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养身心(颐卦第二十七)

特立独行(大过卦第二十八)

上善若水(坎卦第二十九)

附丽通达(离卦第三十)

感应真诚(成卦第三十一)

贵有恒心(恒卦第三十二)

当退则退(遁卦第三十三)

盛时勿骄(大壮卦第三十四)

赢得器重(晋卦第三十五)

韬晦隐光(明夷卦第三十六)

齐家以正(家人卦第三十七)

求同存异(暌卦第三十八)

临事而惧(蹇卦第三十九)

治理有道(解卦第四十)

趋轻避重(损卦第四十一)

增益于民(益卦第四十二)

刚柔相济(□卦第四十三)

遇合谨慎(□卦第四十四)

身正得众(萃卦第四十五)

求升有道(升卦第四十六)

不易其志(困卦第四十七)

劳民劝相(井卦第四十八)

革旧布新(革卦第四十九)

重视人才(鼎卦第五十)

心存敬畏(震卦第五十一)

止得其所(艮卦第五十二)

贤德善俗(渐卦第五十三)

天长地久(归妹卦第五十四)

天道忌盈(丰卦第五十五)

人生如旅(旅卦第五十六)

遇事善断(巽卦第五十七)

泽水相连(兑卦第五十八)

治涣以聚(涣卦第五十九)

节制有度(节卦第六十)

慎用极刑(中孚卦第六十一)

量力而行(小过卦第六十二)

安不忘危(既济卦第六十三)

追求不止(未济卦第六十四)

结语

试读章节

坤卦象征地,具有伟大的、元始亨通的德性。像雌马一样守持柔顺,卦意古祥。

《彖传》说:坤至大无际,具有始生作用,万物都借助它生成。坤顺应天道运行,地厚负载万物。道德博大与天结合,无边无际。包容无限而广大,各类事务都亨通。母马属地类,驰行大地没有疆界。其柔顺利于正同,坤之德也。

《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道的本质。天地万物的变化运动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变化运动,为这两种对立势力的交错联结、斗争消长所决定。纯阳的势力渭之“乾元”,纯15月的势力谓之“坤元”。关于“乾元”的性质与功能。乾卦《彖传》表述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关于“坤冗”的性质与功能,坤卦《彖传》表述为:“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根据这种表述,可以看出,在万物化生的过程中,“乾元”为阳刚之性,起着元始、施予、主动和领导的作用。“坤元”为阴柔之性,起着完成、接受、被动和服从的作用。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此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彼此配合,缺一不可,结成了一种“乾坤并建”的紧密依赖的关系。天为纯阳的象征,“乾元”以天为象,作为创始领导的动力资源,其表现的特征为“乃统天”,如同统贯天道运行的那种刚健雄强。地为纯阴的象征, “坤元”以地为象,其表现的特征则是“乃顺承天”,如同大地那样柔顺服从,接受上天的主动施予,配合完成万物化生的过程。就宇宙滋生万物来说,正是由于乾坤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共同作用,遵循了乾阳统御坤阴、坤阴顺承乾阳的自然法则,所以才能形成调适畅达、品物咸亨的太和景观。

就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来说,为了营建一种如同宇宙自然那样和谐有序的社会政治局面,人们也必须遵循同样的法则,做到阴阳协调,刚柔并济,正确处理阴与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封建王朝时期,就是帝王与臣民、帝王与臣子、同朝臣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上级与下级等级森严的隶属关系。在封建王朝里,皇帝代表天,即为阳,普天下的百姓代表地,为阴;天子为阳,臣子为阴;将相臣子中上级为阳,下级为阴。在治理国家时虽等级森严,但他们的阴阳关系使之既分工,又合作。如果阳得不到阴的辅助,完全孤立,就会一事无成;如果阴得不到阳的指导,就会散漫而无统领,难以形成群体,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纵观封建王朝的每一个盛世,都是帝王体恤百姓,百姓安居乐业,朝中将相尽职责,关系“和”的结果。

坤是地,乾是天。乾德如天高,坤德似地厚。乾德性豪壮,坤德品坚贞。乾德山难撼,坤德海可涵。坤德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基本美德。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乾德,甚至可以说是乾德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坤德为何如此重要?从宇宙演化、万物化生的全息观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正有反,有动有静,有主有次,有生有亡,有长有消,有张有弛,有美有丑,有亏有盈……这正是世界得以存在,万物得以生息的原因。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帝王代表天的统治已成为历史。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的上级再也不代表天而属阳,我们也不会因级别低、被领导而属阴。但就修德、做人、处事而言,悟通、借鉴坤卦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就我们每个生命体而言,首先应该发挥乾德自强不息的精神,否则个人以至社会的生机就会窒息。同时,也要具有坤德的修养。当自己处在被领导、被支配的位置时,要心平气和,服从领导,无怨无悔,干好工作,在对别人的尊重中赢得信任,在服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唯具备乾、坤两德的人,才能在事业上成就非凡,才能由被领导者成为领导者,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唱好主角戏。

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突出自己,让别人围着自己转,其实这个世界是没有中心的。古代国人以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故称之为中国,哪知地球是圆的。后来人们以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哪知道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一颗平凡又普通的恒星罢了,而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多得是。曾几何时人类在地球上以为自己了不得了,为所欲为,破坏生态,滥砍滥伐,称王称霸,如今极恶劣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惩罚。所以,一个人千万不要太看重自己,太突出自己,尤其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如何高明,更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如何重要。孟子讲:“君为轻,民为贵。”谁不这样认为,谁的下场就会很悲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

人们容易被大人物的主张与行为吸引,容易被能够附加重大意义的事件激发。但在历史的河流中,大人物的主张与行为不管英明还是乖张,重大事件不管怎样影响了生活,都只是一些不断变化的因素,而无数平凡人基于人性的生活、情感、道德准则和价值立场持久而深沉,它们构成了大众坚定地相信生活的基础,就像人们相信大地的坚实。

平凡人,抑或说小人物是配角,并不彰显什么,他们像大地一样沉默厚重,而不像火山一样耀目。平凡人就是社会的大地,大地厚德载物,平凡人让人性自然呈现,并不可商量地守持。  坤卦《彖传》日:柔顺利贞。柔顺利贞就是居于下位的被领导者所必须履行的规范,如果违反这一规范,自作主张,不服从领导,就会“先迷失道”,犯了错误,迷失了行动的方向;反之,如果遵循这种规范,自觉地接受领导,积极配合,就会“后顺得常”,找到正确的轨道。甘当配角,当好配角,是坤卦留给人们的经典智慧。P4-7

序言

《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被尊为群经之首。古往今来,海内外研究《易经》的学者可谓群星璀璨,研究《易经》的论点更是异彩纷呈,研究《易经》的文献也是汗牛充栋。时至今日,在无数孤灯皓首研究《易经》的学者中,在一部部凝聚研究者心血汗水的著作中,没有哪一个人、哪一部巨著能说把《易经》研究得精透。如果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评析《易经》,定会慢慢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定会找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源脉,并发现《易经》的真正价值。

山东临沂的于中华就是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

最近,于中华把他《易经警世录》的书稿给我。他所希望达到的思想境界,就是当代所倡导的和谐的境界,就是科学发展的境界。对这一点,从于中华对六十四卦所命名的六十四个标题不难发现。

于中华解读《易经》的智慧很多,如在《小畜卦》中学会积累,在《大畜卦》中学会包容,在《履卦》中学会恪守,在《咸卦》中学会真诚,在《同人卦》中学会亲和,在《剥卦》中学会灵活,在《兑卦》中学会交友,在《井卦》中学会助人,在《旅卦》中学会对待人生,在《巽卦》中学会果断,等等。我希望于中华的这本书能够成为许多人打开《易经》宝库的钥匙。

《易经警世录》一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浸透着于中华的诸多汗水和心血,包含着他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愿望。我钦佩他的毅力和追求,他嘱我作序,我感到责无旁贷,但我对《易经》缺乏研究,知之甚少。我想,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历史和现实生活,深入研究剖析,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借鉴历史经验,对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深思。《易经》博大精深,有待更多的人去研究,去开发。希望有识之士按照毛泽东“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挖掘出更多的智慧珍宝。

张全景

2012年12月

(张全景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现任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易经警世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78522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3136584
中图分类号 B221.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