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卫民编著的《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和修正后颁布的立法条文,以及社会的反响及知识界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秘密拒捕”、监视居住、附条件不起诉、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的研究为刑事诉讼制度立法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对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 | 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左卫民编著的《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和修正后颁布的立法条文,以及社会的反响及知识界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对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秘密拒捕”、监视居住、附条件不起诉、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的研究为刑事诉讼制度立法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对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左卫民编著的《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以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变革为关注点,在本书中作者不但对拟定立法条款进行了规范性分析,也对相关立法条款的实践状况展开了实证研究,从而得以客观评估刑事诉讼法修改所带来的真实效应。除了关注刑事诉讼法条文修改本身,作者还关注到条文背后所涉及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其中的角力方式,并进行了理论化提升,从而发展出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实践命题。《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的研究范式及研究发现,不仅为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维,也为刑事诉讼制度立法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新启发。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实践阐释 一、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的实践主体与形式 二、中国刑事诉讼实践多样化的深层分析 三、中国刑事诉讼实践的未来 四、简短的结语 第二章 迈向实践: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体系的反思 一、当下刑事诉讼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当下刑事诉讼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 三、构建迈向实践的刑事诉讼知识体系 第三章 认真对待达马斯卡 一、达马斯卡是谁 二、达马斯卡的贡献 三、对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律移植:经验与思考 一、刑事诉讼法律移植的达马斯卡命题:一个有待检验的课题 二、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中的法律移植:一个初步的观察 三、中国式移植的原因分析与利弊评析 四、结语:达马斯卡命题的中国验证与发展 第五章 从国家垄断到社会参与: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新图景 一、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新图景 二、中国刑事诉讼立法新景象的深层分析 三、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未来 四、简短的结语- 第六章 如何打造一部好的刑事诉讼法:以实证研究为视角 一、修法存在的重要方法问题:非实践性 二、如何以实证研究推进刑事诉讼法修改 三、结论:确立基于实证研究的刑事诉讼修改范式 下篇 第七章 进步抑或倒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述评 一、如何改革:关于《决定》的重点透视 二、进步与否:作为学者的思考 三、结语:我的改革观 第八章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 一、《决定》有关规定的亮点及其评析 二、《决定》有关规定的不足 三、强化被追诉人财产权保护的未来展望 四、简短的结语 第九章 “秘密拘捕”:基于实证的初步探讨 一、立法是如何演变的 二、实践是如何操作的 三、《草案》有何问题 四、如何改进与完善 五、简短的结语 第十章 反思监视居住:错乱的立法与尴尬的实践 一、 错乱而摇摆的立法:基于立法史的讨论 二、 尴尬的实践:稀少的适用与操作的不当 三、 监视居住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第十一章 指定监视居住法理分析 一、 一种新的强制措施?以立法新规定为素材的解读 二、 问题何在?基于《决定》规定的法理分析 三、 废除抑或改良?完善指定监视居住的改革建议 四、 简短的结语 第十二章 试点与完善:附条件不起诉改革评析 ——以L县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的试点为样本 一、L县的试点:做了什么,效果如何 二、L县的试点改革:如何评价 三、 未竟之事业:继续探讨的问题 四、 简短的结语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中的公诉人出庭:基于实证研究的反思 一、 引论 二、 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效果的考察 三、 反思与前瞻 第十四章 中国量刑程序改革:误区与正道 ——基于比较与实证研究的反思 一、 实际效果检验:对抗化取向的量刑程序改革不尽如人意 二、 诊断之争:中国量刑制度的根本问题是程序法问题? 三、 处方之辨:英美法系量刑程序是对抗化的量刑模式? 四、 中国量刑程序改革之路:反思与重塑 第十五章 司法化: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当下与未来走向 一、 中国刑事诉讼程序司法化的实践面相 二、 《决定》对程序司法化所作的努力 三、 中国刑事诉讼程序司法化的进路 四、 简短的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左卫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273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2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5.2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