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扫起落叶好过冬/林达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扫起落叶好过冬》作者林达是一个神秘的畅销书作家,他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每一本均引起反响。《扫起落叶好过冬》为他的文章结集,按文章的大概性质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讲述“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关于读书和所见所闻的随想。所收文章故事性很强,大多跌宕起伏、非常好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法制建设的国度来说,也很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本书的装帧风格应与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类似。

内容推荐

《扫起落叶好过冬》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治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

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扫起落叶好过冬》由林达所著。

目录

第一辑

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

林肯总统和李将军

一个从军事学院走出来的政治家

百年之痛——访维克斯堡之一

不要丢失的记忆——访维克斯堡之二

普利策:一百年前的故事

林奇堡:私刑的发源地

迟到四十年的道歉

早春的门罗

国会大厦里的游魂

第二辑

当黑杖被关在大门外的时候

阿米绪的故事

战争、和平、和平主义

一个历史学家和他的小镇

华盛顿总统就职典礼的制服和杰弗逊的手提电脑

各有一番风景

血无价,亡羊补牢时未晚

从反歧视走向争取平等

橘黄色的校车来了——为教育平等作的艰辛努力

九十老太的长征

九十老太的被捕

第三辑

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

四两如何拨千斤

陪审团已经作出了判决

火中的星条旗

非法之法不是法

一百年的历史和燃烧的十字架

星期日早晨的谋杀案

泰利拦截:警察的权力

行使国家征用权的条件

泰丽之死提出的问题

第四辑

弗兰西斯和他的修道院

寻访杨家坪

汉娜的手提箱

哪怕在奥斯威辛,绘画依然是美丽的

——犹太女画家弗利德的故事

克拉拉的故事

外婆的故事及其他

面对今日的奥斯威辛

第五辑

《公民读本》第一课

马克·吐温的真面目

一个春天的困惑

为一本回忆录写的序言

读《我们仨》

《野火集》的启示

听一次演讲后的随想

里根葬礼观后

试读章节

圣诞节决定开车出门旅行。车门一关,就是自己的一个世界。路径是自己选择的,景色是变换的,外部世界被速度抛出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这就使人产生错觉,好像只要自己不主动走进这个世界,就可以永远不走进去。所以,这个时候在感觉上最能够触摸自由。

去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这个地方去过几次了,却一直没有走进过阿灵顿国家公墓。在电视和电影里,这是一个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一年前。一个精神病患者枪击国会大厦,打死两个警卫,他们就是安葬在这个公墓。记得其中有个黑人警卫,他的妻子是一个端庄的华人。因此,在追悼会上,他们有着黑肤色的女儿,在悼词开始的一系列称呼中,突然用纯正的中文,叫着自己的外婆、姑姑、阿姨。

阿灵顿国家公墓是美国的一个荣誉归葬地,却不是官员的高级墓地,所以,一个死于疆场的普通士兵一定能够安息于此,而官阶高至总统,却往往没有份。总统中的例外是约翰·肯尼迪,因为他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被刺杀,大家就同意把他看作是一个战死的士兵。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也是以同样的情况入葬在旁。他们的墓碑都极为简朴。罗伯特·肯尼迪的墓碑,只是一个不到两英尺高的白色十字架。根据这样的思路推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公墓里规模最宏大、日夜有士兵按照严格礼仪巡守的,是无名士兵之墓了。

虽然阿灵顿国家公墓非常难进,仍然有许多符合条件的人,选择安息在故乡。这里待遇最隆重的无名士兵墓,是分别在几次大战中各选一名无法确认身份的美国士兵安葬于此。安葬在越战墓穴中的无名士兵,却一直被一个家庭怀疑是他们的骨肉。士兵在此下葬几十年后,这个家庭终于可以借助以前没有的基因技术,在去年确认了自己的亲人,把他接回故乡。所以,现在阿灵顿的无名士兵墓中,越战士兵的墓穴还是空的。

阿灵顿国家公墓和林肯纪念堂只有一河之隔,以大桥相连。我们来到这个著名旅游胜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阿灵顿这块土地本身,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在吸引我们。

这块面积为一千一百英亩(相当于六千五百多中国亩)的土地,在一开始,并不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产。它不仅是一处私产,而且不平常地牵涉了两个著名美国历史人物的家庭。今天,这个故事都被浓缩到一幢建筑物中,它就竖立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制高点。这就是今天被称为阿灵顿宅屋的那幢二层楼老房子。它是由一个姓卡斯迪斯的年轻人建造的。

卡斯迪斯是什么人呢?他年幼丧父,从小由他的外祖母和继外祖父抚养长大。他的继外祖父,就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卡斯迪斯长大后,兴趣广泛,不仅是个有远见的农业家,还涉猎绘画和剧作。1802年,他开始在父亲生前买下的这块土地上盖阿灵顿宅屋。选在这个山顶建房,真是很有眼光。从这里可以俯瞰华盛顿的最中心地带和著名的波托玛克河。山下丘凌连绵,覆盖着苍郁的森林。屋子虽然不算大,设计师却很有名。他叫乔治·海德菲尔德,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这房子盖了差不多十五年才大致完成。

在阿灵顿宅屋修建过程中,卡斯迪斯娶妻生女,女儿是他们惟一的孩子。宅屋建成以后,一家三口终于欢次喜喜搬进这里。这时,他们的女儿玛丽都十来岁了。他们开始了一段如画景色中的浪漫生活。他们经常接待的客人里,有卡斯迪斯夫人的表姐和她的儿子。这男孩和玛丽常玩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就是美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人物,南北战争的南军统帅罗伯特·李。

婚礼就在这幢阿灵顿宅屋中举行,那是1831年华盛顿顶凉爽的春夏之交。李将军那时还只是个年轻的中尉,刚刚从西点军校毕业两年。此后三十年,他一直在联邦军队服役。在这三十年里,他没有什么大的跌宕起伏。他受过良好教育,有自己稳定的理想和价值观,一直受到同事的尊重。完全凭着他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联邦军队将军。

婚后的三十年里,李将军和夫人也时常随军职需要临时在军营居住。可是要说他们的家,就是这栋阿灵顿宅屋了。他们在这栋房子里,生下了他们的六个孩子。这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除了李将军一家八口,还有李夫人玛丽的父母,也就是卡斯迪斯夫妇,生前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看来,一百多年前,祖孙同堂也是美国家庭的理想模式。对于三代十口人,这实在算不上是一栋太大的房子。今天我们在阿灵顿宅屋参观,都还能感觉到当年的局促。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扫起落叶好过冬/林达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4334
开本 32开
页数 47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4
CIP核字 2013027271
中图分类号 D909.9-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0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