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吃对了病就少
内容
试读章节

必知12:晚餐如何吃出健康和幸福感

本文精彩看点:

晚饭如何才能做到既吃得丰盛又利于健康?

改善晚餐有几个原则?有什么容易操作的好方法?

晚上下班晚,怎么吃出健康和美味?

一家人,早晨起来急急忙忙去上班,早餐没吃几口;中午凑合凑合没吃好;好不容易一大家子晚上凑在一起了,时间也充裕,一定要改善改善营养,吃得相对丰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能不改善,如果不改善你说整天忙忙碌碌的,挣的钱干嘛用呢?可是一改善,又把健康改善没了,营养摄入过剩,这种改善有意义吗?不但对身体没好处,还有坏处了呢!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改善,是要开动脑筋,发挥你的智慧的。晚餐的改善没有问题,改善对了,可以把晚餐时间变成家人温馨的驿站,把晚餐变成身体的加油站、修复站,岂不更好?到底该怎么改善呢?如果你以为大家都没吃好,晚饭要补回来,肉吃得不够就煮一锅肉,菜吃得不够就炒一锅菜,这样的改善是不对的。

晚饭的改善有这么几个原则。一是既要有营养,又要好消化。晚餐时间一般较晚,六七点钟算是早的,有的八九点才吃,吃饭时间离睡觉时间太近,吃得不好消化,会影响睡眠,身体也不舒服。所以要吃好消化的。二是不要吃热能高的,晚饭吃热能高的食物容易发胖、长肉。三是尽量吃点有风味的,好吃的,让大家饱饱口福,吃出幸福感。

上述三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挺难的。我给大家支个招。(1)如果你只做一个菜,你随便做,只要大家爱吃就好。(2)如果有两个菜,一定要有一个带颜色的叶菜。比如说我有一个尖椒肉丝了,另一个菜可以菠菜、油菜做的。(3)如果有两个肉菜,一定要有一个肉菜是蒸的,或者煮的、汆的、酱的,不要两个肉菜都是炒的。这主要是控制油脂的摄入量。(4)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菜,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加工方法。比如我今晚我要做四道菜,首先要有个肉菜,可以做个鸡块蒸香菇,这是蒸的;再蒸个茄子,这样蒸鸡块时可以一块儿蒸,一锅出来两个菜,很省事,油脂放得也少;再炒个鱼香肉丝,既解馋又下饭;再做个坚果拌菠菜,或者生拌其他菜。你想想,这四个菜,只有一个炒的,用油很少,味道不错,颜色搭配得当,一桌子红红绿绿的都有了,还很好消化,是不是很丰盛呢?其实丰盛不一定是大鱼大肉,更不是油多了叫丰盛,而是蔬菜的种类多,颜色多,加工的方法多,愿意吃肉的有肉的,愿意吃辣的有辣的,愿意吃蒸的有蒸的,愿意吃炒的有炒的,愿意吃凉拌的有凉拌的,这样才叫丰盛。你看这样的一顿晚餐,热能不高,口味很多,易消化,是不是也符合前面我说的晚餐的几个原则呢?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对丰盛的认识。丰盛不是指大鱼大肉,也不是指口味特别厚重。丰盛一定要以健康为前提,而不是以口味为标准。丰盛一定要在食物加工方法上多,颜色种类上多,食物的营养素多,这样的食物才能算得上丰盛。

有朋友问我,说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到家算早的,一般的都是饥肠辘辘的,而且睡觉也不太晚,就算他晚上八点吃饭,十一点睡觉,吃饭与睡觉之间只有三个小时时间,又很累懒得做,怎么吃晚餐呢?我给他出个主意:在你空闲的时候买回一些坚果,各种坚果,你能卖得到的,你喜欢吃的都可以,不用担心这个含油量多,那个含油量大,不用考虑这些因素,尽管买回来备用。再把这些坚果分门别类地烤熟,比如把核桃单独烤熟,芝麻单独烤熟,如果把核桃和芝麻放在一起烤肯定烤不好。再把烤熟的坚果分门别类地杆碎,碎到什么程度呢?有颗粒,又不是整个的,碎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口感非常好,大小比较均匀。这些烤熟的坚果,吃起来比较香,脂肪量、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都很丰富。把这些坚果颗粒装在一个容器中,摇匀。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你做饭用到这些坚果碎的时候,每舀出来一勺坚果碎,里面会有各种坚果,营养种类比较齐全。如果你爱吃海鲜,你也可以把虾皮也准备出来,差不多250克到500克的量,洗净,炒熟,可以打碎,打碎了当调料,我们不是有鸡精、味精吗,你就把它当虾精使用;也可以不打碎。一般情况下,这样准备一次够吃上一周到半个月的。上面说的是事先应该做的准备。做好上面的准备工作后,你每天 的晚餐就容易做了。比如说你回家特别懒了,就可以烧点开水下面条,里面放点青菜,放个鸡蛋,再放点坚果碎或者虾皮,是不是就很香了?而且营养也很全面。

如果你的晚餐还想做得丰富一些,营养再全面一些,有两个方法可以利用。第一个方法是利用豆浆机。可以用豆浆机把坚果、杂粮、豆类一同搅成糊糊,当粥喝。为了尽量节省时间,你可以事先把坚果、杂粮、豆类泡上,你回家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把豆浆机按钮打开,让它干它的活。一般豆浆机能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把活干完,这期间你可以很从容地把衣服换了,把妆卸了,把手洗好,再去做点儿菜或者下点儿面,这都非常简单。第二个方法是事先准备一些面粉,这个面粉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小麦面、荞麦面、绿豆面、玉米面等,把它们分别装在不同的小瓶子里,你回家后根据口味和饭量取不同的面粉,打个鸡蛋,放一些菜,可以摊饼吃,心情好了还可以摊不同的形状。这个做法很简单,一般十多分钟就能做好了,吃的时候还可以放点儿坚果碎。因为杂粮和豆类的营养素可以互补,这样做出来的晚餐营养能有较好保障。

即便你晚上八点到家,八点半足可以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了。最简单的就是做点面条,还可以做点糊糊、饼,有稀的,有干的,还有菜,营养种类丰富,还没有多少油,口感很好,很健康,不用担心发胖。

P34-37

目录

上篇 吃出好身体的13个必知

 必知1:健康与饮食有多大关系?

 必知2:吃得好了为什么营养不良还会普遍存在?问题出在哪儿

 必知3:科学饮食≠少吃肉、少放油、少放盐

 必知4:科学饮食≠提倡吃素

 必知5:科学饮食≠多吃粗粮,少吃细粮

 必知6:想吃什么说明身体缺什么吗

 必知7:少吃主食可以减肥吗

 必知8:怎么把握营养品与日常饮食的关系

 必知9:如何处理享受生活与科学饮食之间的关系

 必知10:早餐让出十分钟,健康多出几十年

 必知11:午饭凑合,怎么才能吃出营养和健康

 必知12:晚餐如何吃出健康和幸福感

 必知13:吃饭不能定时定量该怎么办

 中篇 吃对食物的6个技巧

 技巧1:蔬菜之间怎么搭配

 技巧2:鲜食用菌和干食用菌该怎么吃

 技巧3:荤素搭配的技巧

 技巧4:水产品的加工和食用方法

 技巧5:动物内脏的加工和食用方法

 技巧6:食用粮食的食用技巧

下篇 吃掉常见病的22条法则

 法则1:吃掉高血压的必知法则——控盐、控油有诀窍

 法则2:吃掉高血压的必知法则——如何把体内的盐、油清出去,有并发症怎么吃

 法则3:吃掉高血脂的必知法则——高血脂的防治

 吃掉高血脂的必知法则——让食物功效1+1大于2

 吃掉糖尿病的必知法则——合理膳食,保证血糖稳定

 法则3:吃掉冠心病的必知法则——选对食物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工作

 吃掉痛风的必知法则——痛风发作与什么有关

 吃掉便秘的必知法则——找出问题,找出对策

 吃掉便秘的必知法则——食物治疗

 吃掉腹泻的必知法则——在吃喝中给脾胃做锻炼

 吃掉胃病的必知法则——辨清原因吃对饭

 吃掉肝病的必知法则

 吃掉胆结石的必知法则

 吃掉胰腺炎的必知法则

 吃掉贫血的必知法则

 吃掉骨质疏松的必知法则

 吃掉睡眠障碍的必知法则

附 关于吃的问与答

 问答1:30岁的女人,该如何增肥

 问答2:老人品味重,要不要改

序言

用智慧吃出健康

让人担忧的是这些,2002年我国第四次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比1992年上升31%,现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300万;肥胖和超重估计人数超过2.9亿,其中肥胖约7 000万。18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为2.6%,大城市为6.4%,估计全国有4 000万以上人患糖尿病;还有4 000万以上人患糖耐量低减,这可是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有1.6亿的人血里的“油”太多了,即高血脂。

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由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是依据营养学原理,根据第四次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客观情况,对8岁以上的国民进行合理膳食、科学营养的指导。其目的是预防慢性疾病,保护健康。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物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食物与身体健康、疾病发生的关系没有足够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所谓“富贵病”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开始在大城市;年长的人、有钱人、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发病几率较高,现在城乡差别在缩小,呈现年轻化、经济收入高、知识高层病情更恶化的趋势。这些常见病之间有因果关系,其危害呈连锁性:对家庭、社会造成的经济、精神负担也呈连锁性、叠加加重,其结果造成家庭经济、精神双崩溃。

民间有句俗语“人是铁,饭是钢”,郦食其则说“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名言还是俗语,都在强调饮食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是生命的根本保障。可医学上常说:病从口入,这又怎么理解?一口吃不出胖子来,也就不能吃出来疾病。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逐渐发生变化的,不可能—蹴而就。所以要认识食物,关注餐桌,最好的方式就是吃好、吃对每天的三餐饭。有的人可能很费解,难道每日的三餐还有那么多的讲究?事实确实如此,这三餐可是大有门道。

在医院做临床营养工作三十多年,开始,我追着病人讲吃饭的重要性,没有人听,还很烦,他们宁可花大价钱或借钱去买药治病,也不会拿出少量的钱或用自产的食物不花钱去防病和养病。现在病人或家属,有的特意从外地来京,找上门来,让我给个方子,告诉他们吃什么、怎么吃,通过这样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总结的吃出健康四部曲:在书本中找理论,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补充,在总结中提高。我在实践中的体验有五点:其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疾病,来调配营养素的摄取量,摄取量也并非越多越好,长期过多地进食,不但会有疾病的发生,还会加快皮肤的老化。其二,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物能铪我们全部的营养,只有根据不同的需要,靠不同的食物组合在一起,方能达到营养素的平衡。这就要求多种类,每天最好吃到25种以上的食材。就好比是筷子,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哪组更容易折断,不言而喻。其三,食物的烹调方法不同,营养素的破坏,留存、吸收、对身体的影响都不同。所以餐桌上有两个菜时,最好有一个带颜色的叶子菜。有三个以上的肉菜时,就要有一个或更多的肉菜蒸或酱着吃。也就是说餐桌上,食物的种类要多,烹调方法也最好不要重样。其四,是时间问题,包括了食物的加工时间、吃饭的速度、饭后与工作或活动的间隔时间。这也关乎吃得是否健康的大问题。食物的加工时间不同,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而吃饭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着营养素的吸收,吃与动的间隔,会改变你的体态。其五,食物的凉热性味。不同体质、不同症状、脏器功能的强弱不同,选择什么食物和食物的吃法也不同。

通过实践和总结,足见一日三餐的吃法是一种智慧。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营养是结合了人体学、中医学、西医学、食品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体系,绝不是简单的配餐、吃饱的问题,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种食物,哪一种吃法,就能解决你身体的所有问题。它是一个综合的、因人、因地、因时、辩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不可以千篇一律。

张晔

2013年7月

内容推荐

《吃对了病就少》简介:吃出健康,认识和习惯很重要。很多营养知识大家都懂,却很少有人会用,这主要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把健康饮食方法细化到了可以操作,你会突然发现:吃出营养和口福,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不用理论说话,不用数据说话,不告诉你什么不能吃,《吃对了病就少》作者解放军三零九医院原营养科主任张晔,用30多年临床实践,告诉你可实现的吃喝方法,让你吃出健康,吃出幸福。

编辑推荐

张晔所著的《吃对了病就少》——《养生堂》《健康之路》金牌主讲专家的饮食告白!

吃对每顿饭,为你和你爱的人!

不用理论说话,不用数据说话,用30多年临床实践,告诉你可实现的吃喝方法。不告诉你什么不能吃,只告诉你怎么吃更好。

不用原则说话,用临床实践说话。

把健康饮食方法细化到了可操作,吃出营养和口福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吃对了病就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91853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3167993
中图分类号 R151.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