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寻味广东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禾花雀·桂花雀

秋风起,吃腊味;三蛇肥,吃野味。每年到秋季,是吃禾花雀的最好时节。虽因保护生态,禁食禾花雀。从前禾花雀非常便宜,后来贵到数十元一只,加上酒钱,几千大元埋单寻常得很。虽然大家不提,但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的必有它的原因,一只小鸟真的这么好味、这么吸引人吗?

这种食制正慢慢消失丁江湖,但无可否认,它在广东的饮食文化中曾留下光辉的一页。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中,一个鼎内有几百只禾花雀的残骸,显然粤人喜食禾花雀的习俗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禾花雀是候鸟,每年从北方飞到闽粤沿海过冬,因为吃稻谷,所以曾被误视为害鸟。以往一到秋冬季节,一些农民便会捉来烤熟,串成一串串在街边叫卖,因而吃雀之风日益鼎盛,人们喜欢禾花雀的香口,乃至说它有壮阳等功效。当然,如今种种精彩只能留在文书笔墨之中。

不过,越是禁食,越是想食。为了迎合人们这种心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由人工养殖出来的食用雀——桂花雀。桂花雀与禾花雀的个头差不多,毛色略有不同,用上以往禾花雀的烹法,亦可忽悠到一些追味之人。中国人吃东西喜欢一窝蜂,好吃的大吃特吃,哪管你环保还足有害健康。这也是酷爱饮食的一种负面体现吧。

竹虫

外婆足广宁人,所以从小就听到很多有关广宁的东西。广宁是山区,以往较为贫穷,当地人较为朴实,亲戚出来广州都会带一些干货,当然离不开吃的。其中种人竹笋,是广宁青皮竹的初生嫩芽。这种笋除了新鲜吃之外,还可以晒成笋干,因为晒干后形状像虾,所以叫笋虾。在广东有竹林的地方,很多农家菜都会用笋十来焖五花肉、土猪肉,一是风味独特,二是因为竹笋生长寓意着“节节高”。广宁大竹笋一点渣都没有,经过师傅加工后,吃起来清甜小苦。笋虾则要用肥猪肉来煮,笋虾吸油,而菜式的汁里面因为有酱油和少量的肥肉,笋虾变得和味,用来下饭可真是一流。

除了大竹笋,当地还有一特产,就是竹虫,因为和广东话“捉虫”同音,容易令人联想起那句俗语“捉虫入……”,让人印象深刻。相传以前广宁的竹农足非常痛恨那些专门吃幼竹笋的竹虫,影响了收成,所以一旦捉住它们,除了头部,都会即时吃了它们以泄心头之恨,而后来竹虫却逐渐演变成当地特色食材。深秋是吃竹虫的时候,因为这时的竹虫最肥美。不过这些虫不足那么容易捉到的,要眼力好,有经验的农民,在竹林里看到竹子带有黑色的斑点或痕迹,就十之八九有竹虫。这时砍开竹子,就能找到这些家伙,一根竹子里只有一条竹虫。其实,使竹子产生这些黑色痕迹的就是竹虫的尿液。师傅在制作时会在竹虫的尾部割一刀,放了这些尿液,再冲洗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飞水后才可以煮。用平底锅烧热油,将竹虫煎成金黄色,放入砂锅,再加入酒和葱粒,就可以享用了。如果是酒鬼,这时会想到的就是烧酒。

桂花蝉

桂花蝉的学名叫大田整,因体上生有香腺可释放香味,加之外形有点像蝉,故俗称桂花蝉。一般公蝉比较瘦长,而雌蝉体形略宽,这种昆虫食物直被食家们视为一种风味小吃,亦是广东有名的传统小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的珠矶路‘带有很多小吃店,它们一般都出售桂花蝉、番薯干、龙虱等广东传统小吃。可惜的是,这种食材现在已经很难在餐馆罩找到了。

不过,或许正因为稀有才珍贵,有些新型餐厅特地将一些少见的传统食品作为卖点引入。番禺的“四海一家”便足很好的例了,此“家”采用的是新鲜的桂花蝉,经过多种药材卤制,便成了一种和味的妙品,是一种传统的食法。

吃桂花蝉与吃螃蟹一样,是有很多讲究的。刀、叉与筷子都无用武之地,只能返璞归真,以手代劳。应先从脚吃起,其中前脚味道浓郁,应慢慢咀嚼。桂花蝉的蝉翼要一片片拨开来品尝。桂花蝉的肉带有一种极为独特的辛香味,尤其是公蝉,这种味道就更为突出。它也是公蝉用来吸引雌蝉的特殊媒质。桂花蝉含有甲壳素,除了值得品尝外,也是一种阻碍体内脂肪形成的保健食物。

像桂花蝉这种地道的传统小吃以前很多,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而越来越少见,但有心的经营者却将它们整理、挖掘出来做卖点。对于这类“冷门”的食制,要么是一些同定的熟客追捧,要么就是老板或老总个人的口味喜好。要不然摆上餐牌无人问津的话,就算是龙肉,摆久了也食之无味。

P188-191

目录

我常去的餐厅

侨美食家/3

味稻一号 /5

南海渔村/7

炳胜公馆/9

北园酒家/11

六合家宴/13

四桂堡/15

雅苑餐厅/17

富田菊/19

上膳汤水/21

渔民新村/23

富力君悦G餐厅/25

粤味和特色粤菜餐厅

避风塘滋味/28

鸿星艺都海鲜酒家/29

静心素食/30

素会/31

黄埔古港/32

黄埔华苑/33

赞美粤菜/34

2号唐厨 /35

卤水滋味/36

无“鸭”不欢/38

广州年味/40

广州酒家/41

七上八落/42

彩蝶谷美食廊/43

锅海捕虾/44

大椰丰饭/45

酱油捞饭/46

黄鳝世家/47

梅菜飘香/48

虾籽烧辽参/50

凯悦酒家/51

新春意头菜/52

唐荔园/53

花馔/54

向群饭店/55

闲谈胡椒粉/56

排骨正味/58

四海酒家/59

富贵病/60

黄油蟹食趣 /62

南岗海鲜美食广场/63

回忆中的手信 /64

温祈福酒家/65

爱“藕”说/66

翠园/67

广州腊味 /68

柏悦酒家 /69

莲花山偷闲/70

富力君悦大酒店空中花园 /71

陈皮的身价/72

大闸蟹闹剧/74

胜记海鲜野味饭店/75

吃饭修行/76

无国界/77

盆菜哲学/78

徐博馆/79

一夜情/80

渔胜大条鱼海鲜酒家/81

外邦味和特色外邦菜

光膀子涮羊肉/84

博格达美食乐园/85

鲜辣印记 /86

川国演义/87

农家食谈/88

洞庭土菜馆/89

炸酱面/90

河南老家/91

天南地北吃火锅/92

孔亮火锅/93

粤人吃辣/94

俏江南/95

流金岁月/97

开水白菜的玄机/98

禄鼎记/99

咸鲜飘溢/100

麻田会/101

十月芥菜/102

山东老家/103

菜名也吉利/104

味湘来洞庭鱼头王/105

江湖儿女/106

鑫桂园/107

说羊/108

西贝西北菜/109

洋味与特色外国菜

品洋茶乐/112

丽思卡尔顿酒店·意轩/113

露天咖啡厅的遭遇/114

四季酒店·意珍/115

“蚝”情/116

希尔顿酒店·意畔/117

酱油/118

长隆怀石料理/119

回忆日本游食/120

六绿日本料理/121

北海道的名蟹宴/122

云居/123

吃鲍鱼的包容度/124

韩式泡菜/126

新罗宝韩国料理/127

铜盘老鼠斑/128

尚莲越南泰国料理/129

香茅炖牛尾/130

广州蕉叶/131

东南亚的巴东牛肉/132

芽庄越式料理/133

咖喱牛腩/134

泰满冠/135

广州美食名片

早茶/138

闲聊老虾饺/139

下午茶/142

宵夜/144

潮州砂锅粥/145

水蛇粥/145

羊腩煲/145

炭炉羊肉煲/146

午夜猪杂/146

黄鳝煲/147

一鸡一鱼/150

白切鸡/150

葵花鸡/150

清平鸡/151

大盘鱼/152

广式烧卤/153

烧乳猪/153

烧鹅/155

广府汤水/156

无水汤/157

功夫汤/158

粥粉面/160

状元及第粥/161

艇仔粥/162

沙河粉/163

云吞面/165

伊面/166

西关小食/168

拉肠/169

萝卜牛杂/170

爽脆的鱼皮/170

牛三星/171

双皮奶/172

姜撞奶/172

开记甜品/173

佳叔汤圆王/173

玫瑰甜品/173

舌尖上的文化

老广印记/176

鸡公榄/176

水菱角/177

鸡仔饼/178

陈皮/179

萝卜糕/180

马拉糕/180

马蹄糕/181

豆腐花/181

咸鱼/182

裹蒸粽/183

柱侯酱/184

头抽/186

千奇百怪/188

禾花雀·桂花雀/188

竹虫/190

桂花蝉/191

禾虫/192

蛇食/194

广州街头小食

1.猪脚姜醋/26

2.卖咸酸/37

3.卖猪油糯米鸡/39

4.卖炒螺/49

5.卖麦芽糖/61

6.卖啄啄糖/73

7.广州传统竹升面/82

8.卖南乳肉/96

9.卖凉粉/110

10.卖热蔗/125

11.卖濑粉/136

12.卖油炸粽/149

13.卖芝麻糊绿豆沙/159

14.卖云吞面/164

15.买炒粉炒面/167

16.鸡公榄/174

17.卖马蹄糕/185

18.已消失的禾花雀/109

序言

吃是广东人的宏大叙事。为了一张嘴,广东人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80年前,有位京城美食家在尝过广东人开创的谭家菜后惊呼:“人类饮食文明,到此为一顶峰!”

正是一个个奇迹,构成了粤菜体系,并让粤菜独树一帜,成为南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美食是天赋人权。正如孙中山所说:既然悦目的东西是艺术品,悦耳的东西是艺术品,那么悦嘴的东西也应该是艺术品。

美食不但悦嘴,同时还悦目、悦心。

林语堂说过:“一个美好的清晨,躺在床上,屈指算算生活中真正令人快乐的事情时,一个聪明人会发现:食是第一样。”广东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到处都是热爱生活的聪明人。

一般而言,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事业未成的不愿北漂,事业有成的不愿移民。问其究竟,回答惊人地相似,皆因害怕吃不上新鲜美味的粤菜。无论是一百年前还是现在,他们都自认为是天赋味蕾的一个族群。散文家秦牧在《了解一点饮食文化》一文里提及:“广东人很早就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开办餐馆又是大量华侨、华人的拿手好戏,看家本领。”也许最根本的还不是把开办餐馆当作“看家本领”和谋生手段,而是舌头最不能割舍乡愁,唯有开餐馆能聊以解馋并借以解忧。

但另一方面,粤菜却长期遭受误解,不少外地人把粤菜归结为两点:一是贵,二是蛮。一提粤菜就以为只有海鲜和鲍参燕翅,要不就是“蛇虫鼠蚁什么都吃”。其实粤菜的最大特点是精致化,是粗料细做。美食体现了广东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广东民性里面的“敢为天下先”、“开放”、“包容”、“务实”等优秀特质,都体现在饮食文化里。但我们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理论,给予总结概括。我们日进三餐,却长期忽视其中隐含的文化精髓!从前出版的广东美食,大多是菜谱,没有挖掘美食里面的人文内涵,精神层面的内容几乎是一个空缺。

为此,我们推出“寻味广东”丛书。这是一套全面展示广东美食文化的全彩图书,由广东省委宣传部顾作义副部长牵头策划,广东科技出版社组稿运作的岭南文化出版物。

这套丛书侧重展示粤菜里的人文景观,突显了广东人与生俱来、终生不减、执着于美食的精神以及源远流长的美食传统,挖掘了粤菜背后的文化精髓,讲述了粤菜的成因及特殊风俗形成的民性,重现了对粤菜有过卓越贡献的美食家及美食世家的百年沧桑,汇聚了食坛趣闻、粤菜典故、百年老店、美食地图等。

为了让丛书更感性、丰富和生动,我们采用了图文并茂、分栏排版的方式:每种书都配有“食物高度写实、人物充分夸张”的主题漫画,还有油画、钢笔画、清代外销画、旧报新闻画及大量食材、菜式图片,以图文互说的方式重现与美食相关的历史场景,展开种种美食细节,大大增加了版面的信息量、趣味性和感染力。这是探索图书呈现方式多样化的一种举措。

我们希望这是一套让广东人看了倍感自豪的丛书。广式美食生活是全民性的,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象征。对外地读者来说,打开它就像打开广东民俗的一扇窗。从吃入手了解粤人粤地的精神特质,这是最快乐的学习方式。我们更希望丛书走向世界,就像当初广东人开创海上通商之路、最早漂洋过海闯荡天涯一样,但愿这套丛书也能穿越横渡生死的海峡大洋,走到地球的另一端。

美食无国界!期望捧读之人能借此开怀,觅得一日三餐的乐趣,找到价值归依。

法国一位美食评论家说:“对人类幸福而言,发现一道新菜比发现一颗恒星还要伟大!”

仅以这套丛书,向为粤菜做出过贡献的历代星斗小民、大厨名厨、美食家及美食家族致敬!

寻味广东丛书编委会

2013年8月8日

内容推荐

怎么“吃透”一座两千多年的城市?请跟庄臣走。

一位有着30年试吃经验的资深老饕,电视、报纸、杂志“三栖”美食家,凭借一股大快朵颐的热情,在琳琅满目的食林中穿梭,登高楼窜小巷,既不放过高级别的大店名门,更注重寻找偏于一隅喧嚣之外的美食隐蔽乐园,让星级餐厅与穷街陋巷的美食珠玉纷呈,济济一堂。为了让大家吃得更靠谱更舒心更无遗漏,庄臣给广大食客推荐了“我最喜爱的餐厅” 、“特色粤菜”、“外邦菜”、“异国菜”等,精准描绘一幅广州觅食地图,为各方食客同道指点迷津。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点评了广州及周边近100家餐厅和大小食肆。这种点评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而是高浓度的亲尝体验,有针对有范围的推介。此外,作者还对岭南美食进行挖掘研究,列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美食作为广州名片,配合大量活色生香的美食图片和一批描绘街头美食的温馨漫画,作者把自己的心得、对美食的感悟和盘托出,勾起我们遥远、甜蜜的舌尖记忆。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一书中,时尚美食家、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广东代言人庄臣先生为您汇集了广州及周边近100家餐厅和大小食肆,是庄臣先生多年来的亲尝体验以及衷心推荐,可谓是“最权威的餐厅推荐,最实用的觅食指南”,为无论是身处广州还是外来游客提供了一部实用性极强的游食攻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寻味广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扬眉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63055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2013164105
中图分类号 F726.93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