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党员干部必读的廉政知识36讲/党员干部必读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馒,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干部队伍的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廉政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积累了大量的反腐倡廉工作经验。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我党制定了廉政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文件、政策、法规等。党员干部通过对《党员干部必读的廉政知识36讲》(作者赵丰)的阅读,能够对我党的廉政建设工作和相关政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从政是一种选择,为宫是一种职业。既然选择了仕途,就要恪守职业道德的底线——廉洁自律。

内容推荐

《党员干部必读的廉政知识36讲》采用问答形式,对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工作史、廉政工作相关重要法律法规、反腐倡廉建设的相关理论指导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等方面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多方面提醒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坚持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廉政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必备读物。

《党员干部必读的廉政知识36讲》的作者是赵丰。

目录

一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工作史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廉政新政权的基础

第二讲 红色政权时期的反腐倡廉 

第三讲 抗日民主政权的廉政建设 

第四讲 建国初期,巩固廉政建设 

第五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深入思索廉政建设

第六讲 改革开放时期,反腐倡廉全面推进

第七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廉政建设 

第八讲 新世纪廉政建设的新举措 

第九讲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史上的若干“第一” 

第十讲 廉政制度发展的三大阶段

二 廉政工作相关重要法律法规的解读

第十一讲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学习 

第十二讲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学习

第十三讲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相关知识问答

第十四讲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内容学习 

第十五讲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的学习

第十六讲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

第十七讲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贯彻与落实

第十八讲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学习 

第十九讲 《刑法》中对贪污受贿罪的处罚

第二十讲 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三 反腐倡廉建设的相关理论指导

第二十一讲 解析反腐倡廉建设新概念 

第二十二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

第二十三讲 学习“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丰富内涵

第二十四讲 学习毛泽东同志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验 

第二十五讲 学习邓小平同志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验

第二十六讲 学习江泽民同志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验

第二十七讲 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与工作中的经验

第二十八讲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四 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二十九讲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三十讲 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第三十讲 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第三十二讲 科学反腐,源头治腐 

第三十三讲 “小金库”治理问题

第三十四讲 工程建设领域的反腐倡廉工作 

第三十五讲 国企廉政工作的落实

第三十六讲 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形势及实践经验总结

试读章节

20世纪之初,是近代中国政权最腐败、政治最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在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专制政权的黑暗。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时起,就面临反对腐败政权、建立廉洁政府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80余年里,中国承受了鸦片战争的重创,经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无不蕴涵着反对腐败政治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并没有消除腐败政治,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代替了腐朽的清政府,因此李大钊发出“共和自共和,幸福何有于吾民也”的哀叹,可见当时的革命先驱者已开始反思和求索。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革命的目标是要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权力代表,即北洋军阀政府。要想担负起领导革命的责任、保证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加强党自身的建设,防止腐败蜕变。在完成艰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腐败,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的重要课题。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在建立自己的局部和全国的政权以前,应该说还不存在腐败问题。当时,在党内,既没有可资谋取私利的政治权力,也没有可供腐败分子滋生的物质条件。但是,诱惑党内不坚定分子走向腐化变质的社会环境是存在的。因此,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按照什么原则建设党、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如何防止党员蜕化变质,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否存在发展、能否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能否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充分注意到辛亥革命后革命党失败的教训和俄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从诞生时起,就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确立了建党原则,从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防止腐化蜕变,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二、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为预防腐败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制定党的纲领,明确党的性质和任务。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党的任务是“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专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也就是党的最终目的。中国人民当时的革命基本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追,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就是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大会宣言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思想。

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奋斗纲领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不应该有入党谋私的意图,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二)执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和受群众监督的原则。

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实践之中。这种和群众的广泛联系,是其他任何政党都不具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阶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依靠群众、受群众监督的原则,并且在以后的革命建设实践中丰富了它的内容。

(三)建立严密的组织系统,实行严格的纪律原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中央设立执行委员会;地方组织为地方委员会,同一地方有五个委员会时,设立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从下至上设置小组、支部、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对各级组织领导机构的产生方式和任务作了具体规定。

这些有关组织方面的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党的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承认党“必须建筑于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原则之上”。二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构或负责人,必须采取民主方式推举、选举产生,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于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同时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的领导,实行严格的纪律:“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一大、二大关于组织方面的规定比较简单、不够完备,在当时,为了克服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比较强调高度集中,对党的民主建设还不够重视,这是由于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建党时确立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严密的组织系统的规定,对保持党的团结统一、防止党内腐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起了极为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四)实行严格的限制和约束,防止党员官僚化。

党的一大、二大对党员能否到当时政府做官或担任国会议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分歧在于党员做官或担任国会议员会不会发生腐败现象,继而背叛党的事业。

一大多数代表认为,党员不能与资产阶级官僚一起工作,这样会影响党员的纯洁性。因而党的纲领规定:“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受此限。”党在当时还不了解建立民主统一战线、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重要性。P4-6

序言

“尚学”即崇尚学问。尚学,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文明传承之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长成才之梯。而对于执政党来说,尚学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之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尚学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提高能力素质、承栽事业重托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精神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地区或这个单位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甚至可以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创造力贫乏的城市,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森林”。

在这个世界奔跑,需要的是立体的思维、全方位的知识。学习没有止境。我们必须把读书当做一种需求,当做一种责任。一辈子只在工作前接受教育的状态已经成为过去。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为未来所做的准备,而且贯穿个人社会生活的始终。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此,学习既是一种储备,更是一种投资。一个人坚持学习,可以永葆青春;一个党大兴学习之风,可以永葆生机与活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五十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三千年的总和还要多。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昨天的知识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我们党作为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更加重视学习、更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更好地带领人民在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尚学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求才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博古通令,对马列著作、二十四史、古典名著大都通读数遍,而且有不少批注。他多次说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从思想源头上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读那么多的书。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

关于干部的学习问题,时常能听到两种说法:一是表扬干部,讲他高度重视学习,百忙之中挤时间学,精神难能可贵;二是批评干部,讲他学习不够,但不是因为不重视学习,而是由于事情太多、工作太忙,客观条件不允许。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均隐含着这样一种观点,即学习是工作之外的事情,本不属于“忙”的内容。现实中有些干部的学习也不过蜻蜓点水,水过鸭背,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或是附庸风雅。在工作总结或民主生活会上,不少干部都“检讨”自己“学习抓得不紧”、“理论学习不系统”,年年如此,但从来没有改进过。因此,各级干部要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意识,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要热衷于推杯换盏、迎来送往。靠秘书代写讲话稿、用“经验主义”解决新问题的时代过去了,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领导能力。只有知识才永远是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打造软实力,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并唤起全社会的读书意识,让读书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使党员干部中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让您所领导的单位或地区充满思想的活力和文化的魅力。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只有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使每个党员都尚学、乐学、善学,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流砥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需要通过读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领导千部在党内和社会上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看中高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读书、勤于读书,必然会激发干部、党员和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而多读书,而且要从社会责任和示范需要方面来看待读书问题,既做读书的自觉实践者,又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会因职务的提升而自然提高,所以要有“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的紧迫感。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和党委领导班子在党性党风方面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都与不重视抓学习有直接关系。职位越高,责任越重,学习的任务也越重。各级党委唯有以改革开放的思想、海纳百川的胸怀、锐意进取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意志,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超越,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是充满希望、富有活力的政党;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我们党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时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阐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

习近平同志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的开学典礼上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精心策划并组织编写了这套“党员干部必读经典丛书”,内容涉及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希望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研读这套丛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同样不能松懈,作为这套丛书的补充,我们特选编了两本廉政类图书:一本通过故事和箴言让党员干部保持警醒:一本通过问答形式,让党员干部学习党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政策、法规等。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愿好书伴随我们一生.愿经典的滋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党员干部必读的廉政知识36讲/党员干部必读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179166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1.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1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