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潮汐到潮汐(青少年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吉卜林一生出版过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和故事集。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感、随笔、游记、回忆录等等。吉卜林还为孩子们写下了《山精灵普克》和《报酬与仙女》以及一本儿童读本《英国史》。由于吉卜林在作品中颂扬帝国主义战争,他作为严肃作家的产誉受到损害,但他的儿童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潮汐到潮汐(青少年版)》收录的散文记述了吉卜林的所见所闻,对各地的风俗文化写得趣味盎然。

内容推荐

《从潮汐到潮汐(青少年版)》简介:吉卜林,花豹身上为什么会有斑点?大象的鼻子又是怎么变长的呢?关心这些问题的可不只是小朋友,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想知道答案呢!他绞尽脑汁,想出好多故事来解释。这位大作家的名字就叫吉卜林(1865-1936),他是近代英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

吉卜林的成就很高,他为英国赢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目前这个奖项中最年轻的得主。但他可不是个埋首书堆、正经八百的学者。这位作家不但平易近人,而且为儿童写了很多故事。

吉卜林喜欢四处旅行。《从潮汐到潮汐(青少年版)》收录的散文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对各地的风俗文化写得趣味盎然。

目录

从潮汐到潮汐

 看见了莫纳诺克山

 穿越大陆

 东方的边缘

 我们在海外的同胞

 地震

 一些图画

 勇敢的船长

 一面之辞

 几篇冬日笔记

给家人的书信

 通向魁北克之路

 回到家乡的人们

 城市与空间

 报纸和民主

 劳动力

 幸运的城镇

 山峦和太平洋

 结论

试读章节

看见了莫纳诺克山

穿过大西洋灰色阴郁的天气,我们的航船到达了美国,陡然沐浴在冬天的阳光中,眼睛因不适应而眨动。纽约人毫不谦虚地说:“这不算是我们典型的好天气。等到某某时候到本城的某某地方看看!”我们满足地,甚至不仅仅满足地,在明亮的街道间漫游,心中却有点纳闷,为什么最好的光线却浪费在世界上最糟的人行道上。我们绕着麦迪逊广场转了一圈又一圈,因为那里到处都是衣着漂亮的孩子在玩啦啦歌游戏;或者恭敬地注视宽肩狮鼻的爱尔兰裔警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到处都是阳光,慷慨而丰沛,一天持续九个小时,把周围的景物映照得轮廓清晰,涂抹得色彩斑斓。任何宣称这里的气候闷热,似“亚热带”的人,都令人难以置信。这不,有人跟我们说,“要想看到什么叫气候,往北走,去新英格兰地区。”于是,在一个明媚的下午,纽约被甩到了身后,连同它的喧嚣和喋喋不休,它的复杂的气味,它过热的房间,以及它精力过于充沛的居民,火车奔向白雪披盖的北方。好像车轮只转动了一下,白雪就席卷而来,埋葬了冬天死亡的野草,把枯瘦树影之下冻结的池塘变成一池一池的墨水。

天光转暗之时,一个满是木制房屋的、白色覆盖的呆板小镇,从车窗前滑过。火车的灯光落到一个正要转过街角的雪橇上,赶雪橇的人裹在毛皮衣服里,只露出鼻子。我们都很熟悉图片上雪橇的样子,而实际生活中,它是一个多么不同的交通工具!但对此最好不要过分好奇,因为,同样一个对穿着短裙、赤裸膝盖、挂着皮袋的苏格兰士兵充满讶异的美国人,会笑话你对“仅仅一个工具”的好奇心。

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当然,如果没有一批高贵的跟车工、乘务员、卧铺车乘务员、黑人搬运工和报童,伟大的美国就会无所适从——在吸烟室伸展着四肢,讲些令人愉快的故事——例如雪一路覆盖到蒙特利尔;四个发动机,加上铲雪车在前,拉着车厢在三十英尺深的积雪中绝望地挣扎行走;以及在温度计指向冰点以下三十度的时候,走过货车顶部去刹车的乐趣。“杀个人都比给运货列车踩刹车容易多了。”跟车工说。

零下三十度!难以想象,直到你夜半置身其中。第一个震荡来自清冽、静止的空气,你感觉就像一下子跃入大海之中。坐在羊毛布上的海象是我们的主人,他把我们绑裹进山羊皮大衣,棉帽及耳,水牛皮外罩和毯子,然后是更多的水牛皮外罩,直到我们也看上去像海象,移动时像海象一样优雅。夜晚像新磨的剑一样锋利。呼吸凝结在衣领。鼻子木然无感觉,眼睛苦泪盈盈,因为马匹急着赶回家,而在零下的温度旋风般急行会刺激泪腺。雪橇铃铛叮叮当当,雪窒息了马蹄的声响,只有马儿滑行在不均匀的死一样静寂的雪野时偶尔发出的几声鼻息,我们就像行驶在梦境一般。康涅狄格河还保持着它的航向,在密实的冰层中形成一条黑魃魃的通道。我们可以听到水流在小冰山周围撕咬。除此之外,月亮之下全是雪——雪积累到石墙的高度,有时在它顶部卷起凝结的白银形状;雪在路两边筑起高岸,或重压在林中的松树和铁杉上,比较而言,林子里似乎温暖得如同温室。美得难以言传,大自然大胆的带有日本画风格的黑白素描,根本不顾及透视关系,并且月亮时不时地用那跳动不安的画笔更改着这里,变动着那里。

早晨,画面的另一面在阳光下露出色彩。从没见过一朵云停栖在白色地平线上,像一块青玉落在白色天鹅绒上。纯白色的山包,点缀着毛茸茸的林子,从平展展的白色田野挺起,阳光放纵地挥洒在它们上面,刺得眼睛生疼。向阳的山坡上,这里那里,白天的温暖——几乎华氏四十度——和夜里的寒冷共同作用,弄出一些光秃秃闪亮的硬壳。但大多是松软的粉状物,成千上万的晶体捕捉辉映着阳光,又把光成倍数地增加放大。穿过这一富丽堂皇的画面,满不在乎地,一辆由两匹毛发蓬乱的红牛拉的木制雪橇(木头没有去皮,雪粒在上面闪着宝石的光芒),大摇大摆地沿路而来,笼罩在一团呼吸形成的灰白云团之中。在这里,如果把载人雪橇和载重雪橇混为一谈,说明你没有经验。我仍然认为,想要用所谓科学的扭动尾巴的方法赶牛没有价值。赶雪橇的人戴着红手套,皮质长靴及膝,好像银灰色浣熊皮的大衣披在身上,走在雪橇旁,嘴里喊着:“吁——吗!”像极了美国故事中描述的样子。他的口音让人明白了许多与方言有关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口音顶多是一种折磨。当我听到了长长的、不慌不忙的佛蒙特口音后,我产生了一点疑惑,我疑惑的不是新英格兰的故事应该用他们所谓的英语印制出来,而是它们不应该出现瑞典语和俄语版本。我们的字母表太有限了。法律上,这片默默无闻的地区归属于美国,但是,它的新英格兰故事和写故事的女士们却在全世界闻名。你只要看到雪中刷得粉白的木屋,简朴的校舍,以及人们——农场上的男人,和同样辛苦工作因此缺少生活乐趣的女人——就马上能体会到这一点。还有其它的房屋也让你产生同样的感受,这些房屋精心粉刷,屋顶古雅,要么属于某法官,要么属于某律师,或银行家——一个坐落于铁路边的六万人的城市的全部权力都集中于此。从当地报纸的公告栏里,你更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氛围。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潮汐到潮汐(青少年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吉卜林
译者 马永波//张云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4783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