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宁编著的《依然爱》内容情节盘根错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读完还让人意犹未尽,作者用深沉敛静的文字铺展了北漂蚁族命运的悬浮和生命断片式的感伤,其间郁积的荒芜感恩和华丽落寞,隐含着一份巴洛克般碎片化的凄美,回旋着废墟荒原般的叹惋忧悒。
图书 | 依然爱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冷宁编著的《依然爱》内容情节盘根错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读完还让人意犹未尽,作者用深沉敛静的文字铺展了北漂蚁族命运的悬浮和生命断片式的感伤,其间郁积的荒芜感恩和华丽落寞,隐含着一份巴洛克般碎片化的凄美,回旋着废墟荒原般的叹惋忧悒。 内容推荐 冷宁编著的《依然爱》故事的场景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为逐梦、为生存而匆忙奔走的男男女女,可曾驻足、回首,思量我们在追逐着什么,丢掉了什么,你还相信爱吗?即使压力重重,你还愿意去追寻纯美的爱吗?一起来翻阅《依然爱》吧! 目录 第一章 梦化影 第二章 爱与毁灭 第三章 残影寂 第四章 被侮辱与被伤害的 第五章 少女的祈祷 第六章 潘多拉的复仇 第七章 无归的归宿 第八章 罪与罚 第九章 被泪水打湿的尼采 第十章 永远无力拥有的爱人 第十一章 为爱掘墓 第十二章 忘川水畔彼岸花 尾声 错回首依然爱 后记 柒种 附录一 冷宁腾讯访谈 附录二 解构冷宁及其 《依然·爱》 试读章节 第二天醒来,周一,又是新的一周。从南四环外的住处赶到这座城市的CBD,需要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拥挤是这段时间不可逃避的现实,但是谁也无法逃避这段时间。 尽管有时会把脸贴在地铁车厢的玻璃上,但多数人还是在忍受。我也在忍受。 我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活中始终有一种力量,使我们如此,或是迫使我们如此。我们主动地承担,被动地接受,梦的影迹始终飘浮在生活的上空,如现实般栩栩如生。没有人会质疑那只是海市蜃楼,因为看到它的人们始终在奋斗着,而不去奋斗的人们压根就不曾看到它。 这是我的第几份工作,我自己也没有概念了,但这却是我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或许,也是我最成功的一份工作。外企。激情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我们一面享受着它的宽容,一面体验着它的严谨。一面学习着一种规则,一面实践着一种精神,难怪很多毕业生都会把它当成一种信念,在飘忽不定的时候。它或许还是一种仅存的安慰。 工作空闲的时候,煮上一杯咖啡。上网。翻看时尚杂志,这都不失为一个白领所固有的小资情调。在MSN上找到她,简单地打个招呼。起床了。 此时,或许她正穿着睡衣,披头散发对着电脑,睡眼惺忪地浏览着各类八卦新闻,小口呷着刚刚冲好还热腾腾的麦片。 研二是一段很无聊很无助的日子,她总是这样说起她现在的生活。整日面对着白花花的屏幕。但论文却毫无头绪,有时真想抄、凑、编、造,把它了结了,但始终还是不忍挑战自己的道德底线——在某类带着枷锁的文化人看来,剽窃或许比杀人放火、奸淫幼女还要龌龊。所以,她还总是在痛苦与无聊间徘徊。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优等生:从小到大,学习上很拔尖,工作上很干练,所以“年级第一名”和“学生会主席”总是她独享的称谓。我们高中同班,大学同城,只是毕业后,我被迫漂泊,而她被迫保研。 或许,一路上,反复地以一种方式走下去,很快就会走到尽头。她总是这么说。 她对生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厌倦,这却强烈地吸引了我。 同时,她也喜欢后海那旖旎波光下的灯红酒绿,那优雅情调中的流光溢彩。我们常说,空虚中,没有人能够排斥这种情绪的亲近。所以,一有时间我们就很默契地约在一起。 那种感觉被埋藏在一个特定时刻,作为一个珍贵而玄妙的记号,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去找寻。 跟她在网上聊天,或者通电话、发短信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这个记号。虽然我清晰地知道,它或只是呈现在我脑中的一个美奂的虚像,抑或回荡在意识深层的一个悲哀的安慰。 突然,她告诉我,近日她会很忙。所以暂时不要联系她。P4-5 书评(媒体评论) 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爱情。透过冷宁坚硬的笔触,我看到的爱情,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反抗,更是一种不渝的信仰。 ——情感专家 新浪名博博主 木子李 初次看冷宁的书,便打破了我对纯文学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纯文学作品文字优美、情怀雅致,但大多情节单调、内容乏味。但《依然·爱》却写得盘根错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读完还让人意犹未尽,这确让我始料未及。 ——红袖添香小说网副主编 晴语 冷宁的文字世界是孤寂哀绝的,他用深沉敛静的文字铺展了北漂蚁族命运的悬浮和生命断片式的感伤,其间郁积的荒芜感恩和华丽落寞,隐含着一份巴洛克般碎片化的凄美,回旋着废墟荒原般的叹惋忧悒。他依凭敏感的文字触觉,捕捉到喧嚣背后人性的寂冷,以及错回首间一份徐来迟暮的沉重。 ——著名作家 杨文学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现实里,风花雪月的价码仿佛被标得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总有些人,有些情,有些境界可以超然其上。我不赞同执着,只是随心,愿我们的心在尘埃里依然可以开出艳丽的花朵! ——著名演员 苏瑾 文字有三种,一种和历史死磕,一种和现实死磕,还有一种和自个死磕。《依然·爱》属于和现实死磕的。活在现实中的人,看一下,看明白了,就更明白现实。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魏新 通篇文字,像一幅灰暗色调的油画,其中绽放着明艳的玫瑰。《依然·爱》主人公很普通,北漂南下,故事的场景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他又不普通,他的故事是埋藏在灰暗中的一种精彩。 ——北京大学 宋霜 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为逐梦、为生存而匆忙奔走的男男女女,可曾驻足、回首,思量我们在追逐着什么,丢掉了什么,你还相信爱吗?即使压力重重,你还愿意去追寻纯美的爱吗?本文确是一部艺术感很强的现实性作品,文字冷静,叩击心灵。 ——知名制片人 胡保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依然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冷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1004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