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危机就是商机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民族,不可能是经济上成熟的民族;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企业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业家;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场上成熟的公民。

《危机就是商机》由贾文所著,16位国际资本大亨,10位中国行业领头人,用亲身经历教你“放长线钓大鱼”。

内容推荐

《危机就是商机》由贾文所著,《危机就是商机》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华尔街也有风暴

 财富缩水严重

 祸起次级贷款

第二章:国外篇

 股市风云

 “股神”巴菲特

 华尔街的黄金眼罗杰斯

 金融天才索罗斯

 股票天使彼得·林奇

 华尔街的巫师麦道夫

 银行泡沫

 “艺术大师”格林斯潘

 魔鬼交易员凯维埃尔

 “成本杀手”杰米·戴蒙

 华尔街权利之王亨利·保尔森

 有动力的银行家潘迪特

 “数字”时代

 坐在世界巅峰的人比尔·盖茨

 天才领导者史蒂夫·鲍尔默

 PC之王迈克尔·戴尔

 掘金者帕兹尔

 “铁娘子”卡罗尔·巴茨

 传媒大亨默多克

第三章:国内篇

 地产乱象

 “大头”李嘉诚

 地产大王王石

 地产狂人任志强

 时尚建筑师潘石屹

 “野蛮”冯仑

 IT竞争

 “联想的微笑”杨元庆

 “联想的神话”柳传志

 游戏迷陈天桥

 养猪大“网”丁磊

 IT业领军人马云

 与“狐”共舞张朝阳

 “巨人”史玉柱

 “词人”李彦宏

 养“虎”英雄周鸿祎

 移动专家王建宙

后记

试读章节

美国纽约的华尔街被称为国际金融的神经中枢,它在国际金融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具有神秘的力量,以魔幻般的威力,对世界经济产生无所不在的巨大的影响。2007年和2008年,金融海啸一夜袭来,华尔街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它打一个喷嚏,全世界都感冒了!

华尔街受到了重创,那里的金融机构有的破产,有的低价出售,有的改制以另寻出路;那里的金融工作人员,有的失业,有的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有的走上不归路……整个华尔街笼上了一层黑色的烟雾。华尔街金融巨人的地位动摇了,它也不再是神话!

华尔街(wall street)是英文“墙街”的音译,它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一条大街的名字,长约一英里,宽11米,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华尔街的铜牛雕像则是美国资本主义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

华尔街很小,但在真正意义上,它不只是一条小街,它超越了纽约市最繁华的市区——包括华尔街在内的纽约金融服务区。它的两旁全是摩天大楼,街道和峡谷一样深,这里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是一个遍布全美国的金融服务网络。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已经跨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是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它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上忙忙碌碌的十几万人,也包括远在佛罗里达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作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总称,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之所以说华尔街“金融帝国”是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也称做证券市场,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的规模远远超过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它本身已经强大到了一个世界强国的地步。

有的人说华尔街是梦想家的天堂,很多怀有财富梦想的人在那里一夜间登上了金融巨塔的顶峰;它也是企业家的地狱,曾经有不少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一夜之间在那里破产身亡。它是天堂和地狱的交会处,那里天使群集、群魔乱舞。

华尔街充斥着金钱的诱惑,是全世界追逐金钱的人的向往之地。它一路发展过来,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且与美国经济和美国社会的重大发展相互纠缠在一起。

P3-4

序言

对于多数没有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说,金融危机还是他们自己生活之外的事情,如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崩盘,会让沉迷于股市的金融投资家寝食难安,但对在城市中奔忙的普通中国上班族来说股价的崩盘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但当年的情况和以前大不一样,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人!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使得冰岛破产,使得中国小白领感受到花同样的价钱买到的日用品却明显地减少了。

金融危机究竟是什么?它如何悄然走进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的?人们开始思索这个有深度的问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本书将从华尔街的历史开始说起,向人们解密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使人们明白“金融”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怪兽究竟是什么。而且,通过介绍华尔街的历史,向人们简单介绍历次金融危机特点以及华尔街是如何一次次地度过金融危机的,以及忙碌在华尔街的大亨们是如何一次次地迎风险而上的。

2008年的9月是世界金融史上一段重要的日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拥有百年历史、曾在华尔街叱咤风云的世界五大投资银行相继消失!五大投行或出售、或破产、或进行改革,这造成了华尔街空前的失业人群,人们的财富受到了威胁。五大投行的消失,迅速使这场金融危机升级。人们对五大投行的历史命运感到惊叹的同时,也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它们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加速金融危机的发展,使它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呢?本书为解开读者的疑问,会向读者清晰而简单地介绍五大投行的历史,以及五大投行悲惨的命运,拉近读者和华尔街的距离,拉近读者和世界五大投行的距离,从而对这次的金融危机有个更深入的认识。

如果你明白了华尔街的历史和五大投行的命运,那么你已经对当年的金融危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你会发现,虽然金融危机令人感到恐惧,但是在金融危机中人们并不是被动的任其宰割的。中国的俗话“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问题也是这样的,要“对症下药”才会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本书会向读者详细介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彻底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从而使人们对如何从身边做起来应付金融危机做到心中有数。

当你彻头彻尾地明白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也明白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力,但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不知所措时,相信你会非常担心自己口袋中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蒸发掉。我们在担心,作为企业家他们更担心。很明显,身处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家的财富在金融海啸的侵袭下,要比我们口袋中的钱对金融危机更敏感。在金融危机之始,他们的财富就已经大幅度地缩水,而且缩水的数量之巨。金融界的艺术大师格林斯潘说“那场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可见它的破坏力之大。

企业家、金融大亨的财富大幅度缩水,且缩水数额之巨,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够把损失的那些财富赚回?我们没有必要为他们担心。他们从进入资本市场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面对无法预测的金融风险,商场如战场,他们都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经历金融危机,可以说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勇之士。本书介绍了他们的财富之路,在金融危机的风起云涌中,看他们是如何把金融风暴对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看他们是如何同金融风险进行博弈的,看他们是如何在海啸中“放长线钓大鱼”的。

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既定的英雄,对他很熟悉,了解他的一切,但是对其他的人可能知之甚少,不做了解。在当下的时局,多了解些成功人士的财富之道,对我们未来应对金融危机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为此,作者把这些在金融危机中和风险进行博弈的英雄分成国际篇和中国篇两大篇,而且从不同的行业来介绍他们的财富之道,希望能使读者对他们有个全面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对国际和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个清楚的认识。相信你会从他们身上大有收获,知道如何去保住你自己口袋中的钱,如何使自己口袋中的钱去“播种”、“收获”。

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害特别大,波及的行业、范围和领域非常宽,但是它终究已经成为历史。是历史就会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它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关于金融危机的知识,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这些将挥之不去,使我们终身受益。金融危机会成为历史,而它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却不会随历史而消失。

后记

金融危机是疯狂的,它使人们可以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或是负债累累。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首先的感觉是金融危机非常惧怕。但是聪明的人,不会因为金融危机造成人间的恐惧而停止经营财富。

那些聪明的人会冷静下来,对实际的经济局势进行周密的分析,进而发现隐藏在金融危机背后的机会。他们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受到金融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会调整策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等。

然而,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害会令人发狂,人们很难保持冷静的头脑。一些人,不堪金融危机的打击,难以忍受巨额财富的亏损,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金融海啸下被吞噬的灵魂

金融海啸使得世界各地的金融大亨财富缩水,引用鲁迅曾经纪念刘和珍君的一句话“惨相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财富大幅度缩水已经是金融危机对人们贪婪的报复了,但是,更令人震惊的是,金融危机竟迫使人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金融危机最为猖獗的时候,先后有四位国际金融家走向死亡:法国基金经理蒂里·德拉维莱切特,美国地产大亨史蒂文·古德,德国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勒,以及爱尔兰知名富豪特里克·罗卡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自己解决了他们的性命。

德国第五大富豪蒂里·德拉维莱切特于2008年12月23日口服安眠药、割腕自杀。美国亿万富翁史蒂文·古德在2009年1月5曰选择了饮弹自尽,他自杀之后的几小时德国亿万富翁阿道夫·默克勒卧轨身亡。爱尔兰富翁特里克·罗卡于2009年1月19日在妻子送女儿去学校时死于他手中的枪下。这些事震惊了全世界,作为巨鳄的他们放弃了和海啸搏斗,“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他们的悲剧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

深陷骗局的蒂里·德拉维莱切特

麦道夫曾利用对冲基金欺诈大约500亿美元,这是_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金融危机期间,当他的骗局难以继续下去时,他向世界公布了他的骗局:“这一切都是巨大的谎言。”

麦道夫的丑闻曝光后,很多人成了他的受害者,其中不乏知名金融机构和包括美国好莱坞电影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维泽尔等在内的社会名流,也包括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

“通国际”投资公司的创立者蒂里·德拉维莱切特是法国一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在他掌管的大约20亿欧元中,投向麦道夫所设基金的金额高达15亿欧元,投资比例达75%。可想而知,他的对冲基金损失是多么惨重!他的损失超过了10亿美元,给他的客户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德拉维莱切特遭遇了灭顶之灾。

德拉维莱切特“无法应对随之而来的压力”,他几乎“崩溃”,担心客户会把他告上法庭,内心饱受煎熬。他认为他对客户造成的损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有罪。这个视公司为生命,对职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六十五岁的老人,最终选择了在纽约的办公室里割腕自杀。

微笑着的斯蒂文·古德

斯蒂文·古德生前任谢尔登·古德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子承父业,他把创立于1965年的一家小企业做成了行业的翘楚。自从公司创办以来,它成功进行了数万起房地产拍卖,收入超过95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房产拍卖商之一。据统计,经古德之手的业务额高达40亿美元,遍布商业、工业、租赁等各个领域。

他不仅是位商人,还是畅销书作家,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教堂、监狱、金矿——地产经济界初生牛犊的百万交易》的书,在书中,他慷慨地向人们介绍了他是如何将一家小的拍卖行做成房地产拍卖界的“索斯比”,这本书被美国国家拍卖协会的发言人盛赞为“地产拍卖界的必读之物”。

古德在金融危机期间,曾经在一份有关行业前景的文章中说,市场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商业借贷紧缩以及就业市场委靡,商业领域的投资停滞不前”,他已经深深感受到金融危机对商业造成的深重影响。仅一个月后,他便自杀于他的红色捷豹车上,人们不由得猜想,他是难以承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才选择了了结生命的。

但是古德生前,性格十分慷慨,为此赢得了很多人对他的好感。人们很难想象,有着那样慷慨性格的人,为什么会走上一条不归路。一位昔日的同事评价古德说:“任何了解他的人都深知他的领导能力、他的慷慨。他总是那么活跃积极,一直微笑着,我怀疑没人能解释为何他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低调踏实的阿道夫·默克勒

阿道夫·默克勒生前是德国的第五大富豪,他名下资产超过90亿美元,被称为“德国的巴菲特”,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德国工业精神的“象征”。从他祖父手中接过来的只有80名员工的药厂,经过他的努力打拼成为一家拥有1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400亿美元的工业集团,涉及制药业、水泥业等。在默克勒旗下,还有一些著名的企业,如德国最大的水泥制造商海德堡水泥公司、主要生产非专利药的通益药业有限公司、药品批发商菲尼克斯公司和投资公司VEM等。

金融危机对他一手经营的商业帝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因2007年的收购案而资金紧张的海德堡水泥在金融危机下无疑是雪上加霜;通益药业和菲尼克斯公司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得不被抵押;他大举做空德国大众的股票,在保时捷收购德国大众后致使投资公司VEM损失巨大,外债高达50亿欧元。

这种火烧眉毛的局势,使得他心急如焚,而又束手无策,他曾向他家乡的巴登一符滕堡州政府寻求帮助,但遭到拒绝。“默克勒生命的最后几周一直在寻求银行贷款,他辗转于包括AG商业银行、德国AG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登一符滕堡州的兰德公众银行在内的40家银行间,以期取得贷款以避免VEM倒闭。”

“默氏产业受到金融危机重创,能否走出阴霾前景不明,默克勒自觉无力应对眼下形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家人对他的死因发表声明时说。曾在商界打拼四十余载,年届七十四高龄的传奇人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逼迫之下,在感觉无力回天时,以卧轨自杀完成了人生的救赎, “默克勒为家庭和公司耕耘了一生”。

幸福的特里克·罗卡

特里克·罗卡是爱尔兰知名的富豪:虽然年仅四十一岁,但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他的身家就达到了近50亿英磅,而且他与多为国际知名人士私交甚笃: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无论何时来爱尔兰打高尔夫球,坐的都是他的直升机;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曾是他的座上嘉宾;英国版《谁是接班人》影集的大亨Alan Sugar是他的网球球友。

他不但在商业上十分成功,还有着美满的家庭:有个漂亮的太太和三个乖巧的女儿:他的妹妹曾当选“爱尔兰小姐”,并嫁给了爱尔兰著名音乐家Van Mortison。

罗卡曾经在包括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在内的数家爱尔兰银行投资巨额资金,据说他有超过200万欧元的贷款与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密切相关。  在金融危机中,爱尔兰四家上市银行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其中,盎格鲁——爱尔兰银行股价跌幅最大,相较2007年年中时31.3亿欧元的市值,它的市值已大幅度缩水至2.35亿欧元以下。2008年,盎格鲁——爱尔兰的市值累计蒸发98%。

而且银行高层也频频爆出各种丑闻,盎格鲁——爱尔兰银行董事长菲兹帕特里克隐瞒股东向银行贷款8700万欧元,最终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宣布辞职,使得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在困境中不能自拔,股价创下19欧元历史新低。

在这种状态下,这家建于1964年的老牌银行被爱尔兰政府国有化了,这对罗卡造成了极大的震撼。2009年1月19日,趁着妻子送女儿上学的时间,他在家中扣动手枪的扳机,用一颗子弹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事后,整个爱尔兰都震惊了,《英国每日电讯》说:“他的突然离去对整个都柏林都是沉重的打击。”《泰晤士报》则写道:“罗卡的离去就像一些爱尔兰银行财富的蒸发一样,又迅速又戏剧化,比如盎格鲁——爱尔兰银行。”

正确对待生命、对待人生、对待财富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是否在健康发展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人们对生命、对人生、对财富的态度的一个考验。

在经济发展的泥泞中,看不到希望的曙光的人,在压抑、悲观、绝望的情绪下选择了从现实困境中解脱的最快的方式——自杀!在历次的金融危机中,好像都有这样的现象产生。“自杀主要集中在经济天平上的两个极端(尤其是地位较高的那一端),社会地位从高到低所导致的自杀,常常更甚于穷困本身。”

人们首先被他们的自杀震惊了,接着对他们的自杀迷茫了:他们拥有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好车、豪宅;他们更拥有大多数人不能达到的社会地位,即便是破产了,财富缩水了,可是相比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依然富有、依然衣食无忧,为何却走上自杀的道路呢?

相比经济受到的冲击而言,这次的金融危机更是他们人生的危机:在金融危机中,因财富受损,而选择放弃生命,放弃生存的意义,这样的危机更可怕!

中国儒家文化大师孔子说过“君子忧德,而不忧贫”,如果不为财富的多少担忧,人生就会轻松很多;注重道德的培养,提高个人的修养,即便是在困境上,也能够处理得当。如果这些金融大鳄,在处理绝望与无助上可以把心态放平和,他们依然是富有的人,而不至于走上绝路。

日本八佰万创始人,六十八岁的和田一夫在经营八佰万的过程中,曾经遭遇过八佰万的破产。那一年,他从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情况十分糟糕,和这次遭遇金融危机的金融大鳄情境十分相似。

但是,他自己反省说“成功是最大的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爱听好消息了。这位深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明白,富贵如浮云,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在遭遇重创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带他夫人在上海重新创业。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路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而“钱财乃身外之物”,人们创造的财富不是为自己服务,更多的是为造福社会的,失去了,就放弃财富,而不是放弃生命。只要有生命在,人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事情。

金融危机期间,全世界的各界人士都在积极的应对那场金融危机,人们总会度过金融危机,而且人们总会凭借勤劳、智慧创造更多的财富!

书评(媒体评论)

任何一场危机,既是危机,也是商机。在危机来临的时期,也是商机涌现的时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王德培

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民族,不可能是经济上成熟的民族;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企业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业家;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场上成熟的公民。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危机就是商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56292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