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到目前为止,出版了自编、主编及主要参编的学术著作17种,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在下面几个领域的研究,有一些心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古今文丛论》是从二百多万字的著述中选出的学术文章选集。
图书 | 古今文丛论(精)/秋韵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凯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到目前为止,出版了自编、主编及主要参编的学术著作17种,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在下面几个领域的研究,有一些心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古今文丛论》是从二百多万字的著述中选出的学术文章选集。 目录 清代散文丛论 清代散文的繁荣及其原因 论清代骈文复兴 论黄宗羲的散文 论顾炎武的散文 王夫之的文章特色——纪念王夫之逝世三百周年 论钱谦益与吴伟业的散文 侯方域简论——兼谈六十年代对他的批判 论侯方域的文章特色 魏禧与易堂九子 汪琬和他的散文圈 戴名世——桐城派散文奠基者之一 方苞的文论与散文创作 刘大槲的“神气”说与散文创作 姚鼐与桐城派中期散文 曾国藩与桐城派后期散文 袁枚的散文 辽金散文 八股文概说 八股文概说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结构与作法 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 八股文与科举考试 八股文与程朱理学 八股文与古代诗文 五花八门的八股文题 八股文的发展演变 明清朝廷上下关于八股取士存废的争论 明清学校怎样教授八股文 八股文对明清诗文的影响 明清文人学者对八股文的批判 清代小说对八股取士的描写与批判 八股文资料简介 八股文功过总述 附录:八股例文 古今写作丛论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特点及其发展源流 文气说 古代文论中的风格论 语言的学习与应用 文章的起草与修改 漫谈散文 说杂文 对联丛论 什么是对联 对联发展小史 对联与中国诗文的关系 对联与中国礼俗 对联的写作 对联的分类及写作要点 不同形式风格的对联作法 对联上下款的称谓及用词 对联的教与学 学术随笔 “文如其人”考 “推敲”的另一面 姚鼐的刚柔风格论 王夫之的自撰墓志铭 漫谈幽默 漫话图腾 说布谷 《文选》不收《兰亭集序》异议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在哪里 南岗洼古桥考 吴伟业与黄宗羲两人笔下的《柳敬亭传》 《现代实用写作丛书》序 明确方向 以写带学 怀念绪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今文丛论(精)/秋韵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凯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60908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8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45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57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