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赢在中层
内容
编辑推荐

余世维是当今中国颇受欢迎的经管培训大师,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企业咨询经验,针对企业普遍存在中层危机的问题,对如何打造高效中层和解决中层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有的余氏风格的讲解幽默浅显、妙趣横生,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避免了一般理论书籍枯燥、乏味的弊病。

余世维编著的《赢在中层》中内容详实,见解独到,有很强的实操性,作者将角度放宽,在中层找清自己定位的同时,给高层提供了一个破解中层危机的钥匙,在实用的同时帮助更多的人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是一本中层必学,高层必知的图书。

内容推荐

在一个企业里,中层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们搭建起了高层与基层互通的桥梁。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中层,忽视了与中层有关的危机,就会非常危险。中层攸关着企业的生死,激活中层,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赢在中层》是作者余世维的核心课程“中层危机”升级而成。书中余世维以其诙谐的语言风格,独到的视角,生动的案例,向高层领导阐述了如何打造坚实的中层,向中层干部提供了自我成就的解决之道。如何在基层与高层的衔接中做到有效沟通?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中层?破解中层危机的六大核心密码是什么?《赢在中层》将一一作答。

《赢在中层》既有助于高层打造完美中层,又有助于中层成就自身,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最佳培训读本。

目录

第一章 中层是企业的顶梁柱

 中层干部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好了,高层主管的想法才能顺畅地贯彻下去,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1 举足轻重话中层

认识中层至关重要

多揣摩才能有效执行

了解状况才能有效地上传信息

 2 中层在精不在多

积极“抢”人才

不以一己好恶而为之

选拔能执行的人

第二章 中层坚实,企业扎实

 中层干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高层主管指导、教育出来的,而且高层还要不断地纠正中层的错误。

 1 能者上,庸者下

有过渡,有激情

赶紧找好接班人

 2 优秀中层需要培养

我优秀,我成功

能力也分三六九等

 3 中层培养好,企业才能发展好

高层才是领头人

职业化中层的有效修炼

第三章 有效配合,桥梁作用功不可没

 企业链接中最难的其实是同级之间的链接。只有依靠彼此间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中层之间也需要多确认,切勿断链。

 1 中层与高层有效沟通的艺术

准确理解“圣旨”的含义

规范岗位,沟通更有效

 2 中层向基层有效传达的艺术

要有刨根问底精神

让中层执行更到位

 3 同级有效配合的艺术

应该我去买咖啡吗

一切都是“虚”的

第四章 独挡危机,中层当仁不让

 有些看似很强大的公司,危机来袭时却很快土崩瓦解,这是因为公司一旦出现危机,就像船撞到礁石或冰山,如果不赶紧处理,等到水灌满底舱的时候再去想办法,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1 有什么样的团队才有什么样的企业

提升基层员工的能力

培养员工团队合作精神

凝聚团队核心力

 2 中层应对危机的六大方法

“补漏”防止核心人员离职

提升老客户“回头率”的技巧

将钱用在刀刃上

“我”的产品无法替代

活用“游击战术”

从头盯到尾

第五章 不同阶段不同中层

 一个公司到了稳定期,如果再继续一成不变地发展下去,紧接着就是衰退。这时候如果还没有开发出新产品或替代产品,公司肯定有麻烦。

 1 创业期:打天下,抢市场,开拓疆土

我们需要狼性中层

淘汰增补,择优留任

 2 成长期:稳步提升才是硬道理

复合型中层是最优选择

配合中层需要方法

 3 稳定期: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

今天你创新了吗

稳定期不能太“稳定”

 4 衰退期:开源节流,变革维新

易“复活型”中层才能转危为安

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不走下坡路

结语

试读章节

认识中层至关重要

企业人员一般分三层,高层、中层与基层。当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于企业高层时,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群体——中层。事实上,中层的作用无可替代——他们既是企业决策的接收者,又是监督决策顺利实施的执行者。换句话说,没有中层,企业的任何英明决策都只是纸上谈兵!

我很早就发现,我国报刊在提到企事业单位时,都比较倾向于报道高层主管,高层方面的新闻或消息比较多。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却是中层干部。这是因为,高层负责决策,基层是负责执行的具体办事人员,中层干部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好了,高层主管的想法才能顺畅地贯彻下去,企业才能兴旺发达。中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力量,他们处于上传下达的关键位置,不容忽视。

但是,到底哪些人是中层呢?一般认为,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是高层,经理、副经理、部门主管是中层.而班组长就是基层。至于厂长一类的职务到底是高层还是中层,就要看工厂规模的大小和所在的工厂在企业里的重要性了,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中层干部,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凝聚力。所谓“凝聚力”就是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要让大家愿意凝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为企业工作。

第二个条件是亲和力。很多人认为领导要骂、要凶、要狠,下属才会怕。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有待商榷:你可以威,但是不要凶;你可以严,但是不要苛。我们称之为威严,一个领导要有威严,但不一定要让别人怕你,因为怕领导会导致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没人敢对领导提意见;第二,公司什么地方错了或者出现危机,没人敢提出来;第三,大家都会躲着领导,也就没办法把一个项目或一件事做好。如果大家都不提意见,也不指出危机所在,都在尽力躲着你,骂和凶就没有意义了。

第三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即有创意。什么是创意呢?不是发明一个新东西和新玩意儿就叫创意。创意的定义很简单,凡是能够改善公司的生产力,凡是能够提高公司效率的就叫做创意。创意从何而来呢?那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瓶颈。

简单地讲,做中层干部,就是要具备三个条件:要有一种凝聚力让大家跟着你;要有一种亲和力让大家愿意给你提供意见和想法;要有创意,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瓶颈,并从中找出提高效率的方法,细节和具体操作可以留给基层去干,但中层一定要具有一双慧眼。所以,中层不要一天到晚上网搜索材料,难道你的基层不会搜索吗?中层不要一天到晚去留意地扫得干不干净、垃圾桶到哪里去了,难道这些事情也要你来操心吗?中层不要一天到晚都在找客户。难道你的基层不会找客户吗?其实,只要具备了前面说的三个条件,你就是合格的中层了。多揣摩才能有效执行

中层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情。在实际管理中,一般高层跟中层讲话都是这样的:“老高,这件事情你注意一下。”“您放心,领导,我一定注意。”听起来中层好像是在贯彻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情,高层交代了,中层就去落实。就是这么简单。但中层并不只是简单地听命于高层,中层要想充分发挥作用,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长虹酒店的中层

有一年,我到四川绵阳出差。绵阳有个很有名的军工企业叫做长虹集团,它下属的酒店叫长虹酒店。我去了之后,他们很客气地招待我,长虹酒店的总经理对客房部主任说:“这是余教授,你们要好好地接待。”“您放心,老总。”客房部主任回答道。

入住的第二天早上,我把穿脏的衣服拿给他们去洗。因为这次出差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随身带了不少衣服。为了方便,我把箱子里的干净衣服也都拿了出来,全部挂在了酒店的橱柜里(因为我的衣服都是塞在箱子里的,难免有点皱)。当我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绵阳的那天晚上,竟意外地发现挂在橱柜里面的上衣、裤子统统被熨烫过了。

这么多年来,我去各地旅行,住过很多酒店,但把我挂在橱柜里面的衣服全都熨烫好的酒店非常少,一般的酒店只会把我穿脏的衣服洗干净。我的衣服肯定不是总经理熨烫的,也不可能是客房部主任自己熨烫的,应该是客房部主任交代底下的人去做的。这说明长虹酒店的中层很不错,它的中层主管因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层在贯彻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情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的问题,重要的是要去听、去看、去问、去说、去做。因为高层的话通常很简单,但高层要表达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么简单,高层没有讲清楚的事情,就需要中层自己去思考、去丰富、去完善了。举例来说,高层讲的话如果是3句,那么中层干部就要把它想成9句或15句,即把高层的话增加3—5倍。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中层干部就是要把高层没有讲清楚的话、没有交代清楚的事、没有说清楚的道理想清楚,这才是真正的中层干部。如果高层说两句,你也说两句,高层说3句,你也说3句,你怎么可能把高层的意思贯彻得好呢?

多了解状况才能有效地上传信息

一位成功的老板这样说过:“我的下属的确在适应我,但我为了适应他们而作出的努力要多得多。”在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思想里,倾听和沟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经常询问下属,还经常到工厂里去走走,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听取工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同样适用于中层管理者。一般来说,基层希望中层能帮他们和高层沟通,去推动一些事情。比如,某银行的一个普通职员认为自己的薪水稍微低了一点,他会自己去跟行长说“应该调整一下待遇”吗?一般不会。但这个职员肯定会跟他的部门主管或经理讲,希望他的部门主管或经理能把他的想法反映到副行长或行长那里去。这就表示,基层有事情是希望中层来推动的。那么除此之外,中层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呢?

疏于沟通管理的百年老店

上海有一个有名的百年老店,可是它的经营状况始终不算特别好,这就是中层主管没有处理好的后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上面派来的经理,一辈子没干过酒店业,不具备酒店管理的经验,而且他不懂得多去与下属沟通,不了解基层状况,无法有效地推动基层做事。这样也无法更好地将下面的意见及时传达给上层,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这家店在疏于沟通管理的状态下。怎么可能搞好经营呢?

其实,在一个组织中,高层讲得很少,是因为他认为员工会认真体会,偏偏员工没有认真体会;基层讲得也很少,是因为他认为领导应该明白,偏偏领导也不知道。这样,中层就处在了讲得都很少的高层和基层之间。结果整个公司统统只讲三句话:高层三句,中层三句,基层也三句。大家都只有三句话,公司怎么会有很好的执行力?中层怎么能够推动高层或基层的事情?

所以,中层不只是推动基层所希望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中层也要去听、去看、去问、去说、去做那些基层没有说清楚的事情。结合前文,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高层讲的话中层要把它放大,基层没有讲的话中层要把它想明白。因为高层和基层的人话都很少,所以,身为中层就要特别注意去想、去听、去问、去说、去做两边都没有讲清楚的事情,这才是合格的中层干部。P3-8

书评(媒体评论)

余世维老师颇具大师风采,他从来不讲大道理,而是把“大”道理分解,紧贴企业实际。——美的集团董事长 方洪波

余世维老师是我了解的明星讲师中最有特色、最令人尊重、授课效果最好的一位,也是我们邀请最多的讲师。他的课程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实用性强,容易记忆,而且讲师形象佳,集演和讲于一身。既能达到很好的现场效果,又能对企业管理产生长期的影响作用。——上海贝尔有限公司原发展部经理 沈延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赢在中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世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7578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