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桂等编著的《岭南文化的价值》是海峡两岸学者学术思考和思想交流的记录,也是两岸学者学术友谊的标志。
本书内容包括岭南文化的三大亮点——兼论岭南人的文化精神、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诗性精神与岭南情怀、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岭南商业精神——以美国人亨特的《广州番鬼录》与《旧中国杂记》为例、试谈岭南三大民系的文化互补与共生、《五原》——韩愈在粤兴学的基本精神等。
图书 | 岭南文化的价值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宗桂等编著的《岭南文化的价值》是海峡两岸学者学术思考和思想交流的记录,也是两岸学者学术友谊的标志。 本书内容包括岭南文化的三大亮点——兼论岭南人的文化精神、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诗性精神与岭南情怀、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岭南商业精神——以美国人亨特的《广州番鬼录》与《旧中国杂记》为例、试谈岭南三大民系的文化互补与共生、《五原》——韩愈在粤兴学的基本精神等。 目录 岭南文化的三大亮点——兼论岭南人的文化精神 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诗性精神与岭南情怀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岭南商业精神——以美国人亨特的《广州番鬼录》与《旧中国杂记》为例 试谈岭南三大民系的文化互补与共生 《五原》——韩愈在粤兴学的基本精神 陈白沙“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 聂双江主静之学辨析——兼论双江对白沙思想的理解 试论刘蕺山对陈白沙的评价 湛若水易学探析 湛甘泉“天理之心”与杨慈湖“精神之心”的差异——由《杨子折衷》论析 论湛甘泉的修养功夫论:“随处体认天理”说 论东塾学派与九江学派之异同 《孟子》引论《诗》、《书》的文献地图——兼评陈澧《东塾读书记》考释的得失 晚清以来江浙学者对陈澧的认知——从谭献到王元化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的实用特质及其广东色彩 康有为儒学国教化策略探析 康有为的春秋公羊学研究管窥 儒者的权变、深邃和保守——对康有为儒者定位和理性评析 “通经”、“致用”两高峰——刘逢禄、康有为思想之比较 简朝亮《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解经趋向初探 岭南陈荣捷的中国哲学研究述评 论广东提出时代文化精神概念的重大意义 关于广东图书出版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文化的价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宗桂//张造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632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7.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