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在世界范围内他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在中国历史上他又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

张超编写的《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解读阳明先生《传习录》,洗涤现代人心灵浮尘。

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只要维护心为本体,做到心外无物,追求透彻本心、胸怀洒脱、超然入圣,便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内容推荐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越发孤寂。《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借力阳明心学所弘扬的主体意识,强调自我内心的力量,张超编写的《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帮助现代读者透明本心、开怀洒脱,积极开拓事业、舒缓被欲望折磨的痛苦,使生命更轻松、更精彩。

目录

第一章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阳明说“心力”

 关注心之本体

 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

 良知在人心,勿迷失自己

 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圣人之心如明镜,应变无穷

第二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说“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像圣人一样立志于道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成为力之所及

 立志要选对方向,也要量力而行

 立大志,成大事

第三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说“德性”

 以德为先,良知自在人心

 仁者爱天下万物

 成大事,心中当有大气象

 凡事当以诚待之

 做人当顶天立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将美好的品德根植于心

 修炼不迁怒于人的品德

第四章 “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王阳明说“宽心”

 调整心态,不为泥泞所累

 看破世情,身处繁华而不动

 清空心灵,淡看荣辱毁誉

 敞开胸怀,免被俗世尘埃所扰

 存天理,去人欲

 顺其自然者,当成大器

 安贫乐道,泰然自若

第五章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王阳明说“淡定”

 心若不动,则不为环境所束缚

 心无外物,谁能扰我

 非宁静无以致远

 怀一颗清净心,远离外界的烦扰

 气定神闲,不受外物所扰

 悉心静坐,沉静内心

 以淡定的心态应对失败

第六章 动心忍性之徐,恍若有悟--王阳明说“包容”

 拥有像圣人一样的宽广胸襟

 挡住别人,也会堵自己的路

 做人要忍让内敛

 对待恶人,宽容地安抚比责罚更有效

 忍小过,成大事

第七章 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王阳明说“学问”

 使学问融会贯通于内心深处

 学问自在内心,不宜外求

 把知识化为心上的智慧

 在万事万物上学习,才能更好地致良知

 做学问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所长进

 有一种方法叫“心上学”

 抛弃虚浮的文辞,追求经典的实质

 学问要点化,但不如自己悟

第八章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王阳明说“做事”

 人要在事上磨炼下功夫

 学会变通,因时而动

 打消急于求成的念头

 再细小的事,也值得用心去做

 从自省中完善自己

第九章 士大夫志行无渐,不因毁誉而有荣辱--王阳明说“官道”

 居官当修德业

 为官当有士大夫气节

 及时论功行赏,论罪处罚

 为国为民立远谋

第十章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王阳明说“行孝”

 行孝,首先要使父母无忧

 要有诚于孝亲的心

 孝顺要发自内心,由衷201而出

 孝顺父母,经不起等待

第十一章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王阳明说“交友”

 结交朋友当互相谦让

 以友为镜,察己不足

 切忌不讲策略地当面指责他人

 少指责,多赞美

第十二章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浊清--王阳明说“死亡”

 智慧地看待生死苦乐

 生未可喜,死亦未可悲

 生死如昼夜交替一样平常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度

第十三章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王阳明说“圆满”

 依心行事,体味圆满

 养心,才能更好地致良知

 空心,才会心灵清明不糊涂

 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

试读章节

乍一看,这些敢于自杀的人,颇有点“视死如归”的气魄,其实,他们完全不懂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具有思想,而生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宝贵、最稀有的资源,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且逝去就永不复返,所以一定要珍惜生命。

对于生命,我们应该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因此,他们最终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生命。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人之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一时被物欲所蒙蔽的缘故。

一位年轻人失恋了,一心想要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干傻事,但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

实在没办法了,他的父亲只好向一位哲人求助。

这位哲入见到年轻人后,笑着说:“不错,年轻人,你的痴情很令我感动。虽然我认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帮助你自杀,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不过,如果换作是我,我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拒绝了自己,就放弃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是想自杀的话,我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你的选择!”

然后哲人把年轻人带到自己家里,说要庆祝一番,然后看他怎么死。

这时年轻人开始怀疑起来,因为哲人不像其他人那样去劝他不要自杀。

然而哲人却故意催促他,叫他第二天早上四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履行他的诺言。

年轻人终于反感了,他说:“你到底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我不想自杀!”

哲人面带微笑看着他,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不好吧?你真的自杀的话,那是很棒的!”  年轻人说:“但是我并不打算自杀,你为什么要逼我?”

哲人说:“我没有逼你!”

于是年轻人就决定不自杀了。

再后来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我对那个女人的拒绝我感到很开心,她并不适合我!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

其实这位哲人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唤醒了年轻人被蒙蔽的心灵,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更有意义的事物。

在滚滚红尘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现实生活中,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又有什么事比我们活着更重要的呢?我们的生命不应该浪费在无所事事或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我们应该拿我们的生命去追求崇高的理想。P7-8

序言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等人的共同偶像,他又被毛泽东、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人一致推崇,他是谁?他就是中国历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真三不朽”圣人王阳明,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师,在世界范围内他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在中国历史上他又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

宋代大学者张载曾提出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为天地而立,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若以此来形容王阳明的一生亦不为过。王阳明出生于明朝中叶,在那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学术萎靡的时代,他怀着圣贤抱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世功和学说。

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他曾是行事乖张的叛逆少年,后潜心向学,终成大器。走上仕途后,在险恶的官场,王阳明又可以常常化险为夷,举重若轻。身为一介书生,却能用兵如神,克敌制胜,只用十四天便平定宁王叛乱。在经历了政治的黑暗,目睹了民生的疾苦之后,王阳明终于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了阳明心学。

在历史上,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这些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9币?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血脉相承的神奇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

王阳明曾将其心学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致知。  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明洁的本真状态,是通过主体的意识达到自我道德的修养,规范自我的行为。致良知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部分。王阳明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度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的信条。他强调只要维护心为本体,做到心外无物,追求透彻的本心,胸怀洒脱,超然入圣,便没有什么困难可言!这个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为萎靡消沉的社会灌注了生机与活力。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旨在呼唤人的本体意识,着重强调个体本身的价值和自我人性的修养。它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是现代人修养身心的最佳指导思想。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

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心力、立志、德行、宽心、淡定、包容、学问、做事、官道、行孝、交友、死亡、圆满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一切因你而起,一切由你做主!

书评(媒体评论)

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清初著名学者魏禧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清末著名政治家曾国藩

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王阳明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主义的体现,他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

——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72384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2013284607
中图分类号 B248.2-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