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猎人日记/耿译世界名著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猎人日记》在莫斯科出版后,成为轰动俄国文坛的一件大事。进步舆论称赞它是射向俄国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猎人日记》是屠格涅夫文学生涯走向成熟,迈入成功,踏上巨人之路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这次大地上的漫游,使他的创作找到方向,落脚到最丰饶的所在。

如此细致、赤裸裸地揭露农奴制的作品,《猎人日记》在俄国文学史上当属首例,这也是它作为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内容推荐

《猎人日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让他遭遇牢狱之灾的一部作品。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讲述了二十四个故事。这些故事看似独立不相干,但是都带有强烈的俄罗斯地方色彩,而且直击俄罗斯最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全面揭露了农奴制的残酷。

屠格涅夫用独到的写作手法将俄罗斯敦厚的民风和变幻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青草闪耀得和绿玉石的宝光一般;星星流转着微弱的光;凤尾草轻柔的梢儿轻浮地摇曳……在美好景色的背后,屠格涅夫用老练的笔法将旧俄社会中农奴、地主的现实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此细致、赤裸裸地揭露农奴制的作品,《猎人日记》在俄国文学史上当属首例,这也是它作为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目录

出版缘起

目录

译者序

引言

一 赫尔与卡林尼基

二 叶莫来与磨房主妇

三 草莓泉

四 县医

五 我的邻居雷第洛夫

六 国家农人奥甫斯扬尼克夫

七 里郭甫

八 白静草原

九 美人米也恰河的卡西扬

十 村吏

十一 皮留克

十二 经理处

十三 两个田主

十四 列别甸

十五 塔第雅娜鲍丽索芙娜和她的侄子

十六 死

十七 歌者

十八 庇奥托配绰维奇卡拉塔耶夫

十九 约会

二十 斯齐格利县的哈姆雷特

二十一 契尔特普-汗诺夫和尼多普士金

二十二 契尔特普-汗诺夫的末途

二十三 活骸

二十四 击声

二十五 树林与旷野(跋语)

附录 《猎人日记》研究

试读章节

约会

大约在九月中旬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桦树林里,从早晨就开始下着细雨,时而夹杂着温和的日光。天气阴晴不定,有时乌云密布,有时一下子全散了,露出蔚蓝的颜色,仿佛美丽的眼睛一般。我坐在那里向四周望着,还在那里听着。树叶在我头上轻微地喧闹着,从这些叶子的喧闹声里,可以知道正是什么季节。这个声音不是快乐的,嬉笑的春,也不是柔和的夏天的耳语,更不是晚秋卑怯的,冷淡的呢喃,却是一种听不大见的,微睡的低语。微弱的风轻轻地拖在树梢上面,被雨润湿的树林深处时刻变动着,或是在太阳照耀时,或是掩着阴云时。这个树林一会儿就完全亮了,仿佛忽然都在那里含笑似的。不太浓密的桦树上的细干,忽然被柔和的白光照耀;睡在地上的细叶忽然变成斑色;烧成一种纯金,繁茂而且高大的蕨树的美丽树茎,已经染成秋天的本来颜色,仿佛熟透的葡萄树的颜色一般,竟然透明得很,在眼前错综着。一会儿,四周又变成了蓝色,鲜明的色彩一刹那消失了,桦树直立在那里,全成为白的,却没有光,白得仿佛刚下的,还没有被冬天的太阳光照射过的雪一般。没多久,细微的雨就偷偷地,狡猾地播散开来,并且在树林里微语着。杨树上的树叶差不多还是绿的,但是有点发白,只有一两处有嫩叶,全是红的,或者全是金色的,当太阳光线忽然击打在被雨洗尽的嫩枝上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这些叶子在阳光下闪耀。这里听不见一只鸟的声音,大家都栖宿并且静默了,偶尔会听见山雀的笑声,响得仿佛铜钟一般。在我停留在这个杨树林以前,我同自己的狗穿过了高大的柳树林。我实在不喜欢这种柳树,它生着那种紫藤色的树干,灰绿的,有点金属色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着。这种树有时也很好,在夏天薄暮时候,它们挺立在低矮的灌树中间,支撑着落日的红光,从根到梢浸着同样的黄紫色。或者是在晴朗的,有风的日子,全身在蓝天里喧闹着涌出,并且喃语着,每片树叶都仿佛愿意挣脱了,飞往远方。但是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这种树,所以并不停留在柳树林里休息,便走到杨树林里,在一棵小树底下歇脚。这棵树的干枝生长得低及于地,所以能够替我抵御风雨。在看完周围的景致以后,我就安静地睡着了,这样的睡梦大概只有猎人才会拥有。

我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我一睁开眼睛,树林中充满了阳光,在喧闹着的树叶缝里露出。天空蔚蓝,云彩被激昂的风驱散。天气晴朗了,空气里发出一种特别清新的味道,让人身心愉悦,这也说明,阴雨天后总会有一个平和而且晴朗的夜晚。我正要打算站起身来,重新尝一尝幸福,忽然,我的眼睛停在一个不动的人影上。我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农家女孩。她坐在离我二十步远的地方,很忧愁地低着头,两手垂在膝盖上,一只半张的手里拿着一大把野花。她每一呼吸,那把花就轻轻地击在格条布的裤子上面。她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脖子和手腕那里有纽扣,上面有一些折痕。她带着两串黄珠链,从脖子垂到胸前,绕了两绕。她长得不难看,浓密的,美丽的灰色的头发散成两股,梳成很整齐的半圆髻,露在狭窄的红色头巾底下,这个头巾覆在白得好像象牙的额角上面。她脸上的其他地方被太阳晒成只有细嫩皮肤才会出现的那种金色。她总是垂着眼睛,所以我看不见她的眼睛,但是我能清楚地看见她高而细的眉毛,极长的睫毛是潮湿的,面颊上有被阳光晒干的泪痕,那滴眼泪还停在苍白的嘴边。她的五官还是很可爱的,即使她的鼻子有一点粗而圆,可是也未曾损坏她的美。我最喜欢她脸上的表情自然,温和而且忧愁,还有一点迷惑。她大概在那里等候什么人,树林里有一点轻微的动静,她就立刻抬起头来,顾望了一下。在透明的黑影里,她的眼睛大而明亮,而且含着恐惧,仿佛鹿儿的眼睛似的,闪耀在我的面前。她静听了一会儿,一双张得很大的眼睛不住地盯在发出声响的地方,随后就叹了一口气,把脑袋微微转了一点,俯得更低了,慢慢地理起花朵来。她的眼眶儿红了,嘴唇也悲苦地动了,于是眼泪又从浓厚的睫毛底下流出来,停留在颊上发亮,这样过了很长时间,可怜的姑娘一动也不动,只是很烦恼地摆着手,在那里听着,不住地听着。树林里又有点响声了,她颤抖起来。响声并不止住,越来越清晰,慢慢地临近了,后来才听见坚定而快速的步音。她挺起身体,仿佛有些胆怯了。她那专注的目光由于期待而发抖,并且炽热地燃烧着。树林里很快出现了一个男子,她仔细地看着,忽然脸红了,很快活,并且很幸福地含笑。她打算站起来,立刻又垂下头去,脸色发白,有点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她才抬起惊愕的,几乎带着哀求的眼睛看着来人,此时那个人已经站在她面前了。

我从隐藏的地方带着好奇心看着他,说实话,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从外表看,他是富家少爷的得宠侍仆。他穿着黄铜色的短外套,大概是从主人的身上脱下来的,系着玫瑰色的领带,末端是紫的,还戴着金边的天鹅绒黑帽,一直覆在眉毛上面。他的白汗衫的圆领紧紧地架住他的耳朵,浆洗的袖口掩住了整个手,只露出弯曲的手指,手指上带着银的和金的,镶着绿宝石的戒指。他那红润的,发亮的脸和那些时常使男子生气,却为女子所喜欢的人一样。他大概竭力在自己愚鲁的脸上添加一种让人生厌的表情,不住地转着那双本来就很微小的乳灰色眼睛,皱着眉头,垂着嘴角,打着哈欠,一会儿用手理着栗色的,卷曲得厉害的头发,一会儿摸着凸现在厚嘴唇上面的黄胡子。总而言之,他非常装腔作势,他一看见那个等待他的农家姑娘,就开始装模作样,慢慢地迈着弯脚步,走到她的面前,站在那里,耸着肩膀,两手插在大衣口袋里,用冷漠的目光看了那个可怜的姑娘一下,就坐到地上。

“怎么,”他开始说,却继续往一边望着,摇着脚,打着哈欠,“你早来了么?”

姑娘没有立刻回答他。

“早来啦,维克多阿赖克珊德里奇,”良久,她用一种听不清楚的声音说着。

P246-249

序言

《猎人日记》之翻译,远在民国十年,距今已十四年了。当时在《小说月报》发表,按月一篇,随译随印,两年多方登完。原想登完后,加以整理,计划印单行本。但是这十几年来,在国外的日子多,而且人事草草,始终未曾履行这私愿。

有些爱读《猎人日记》的朋友,时来信劝我从速刊行单行本,就将《小说月报》刊行的稿子改印。但是,第一,译的时期极长,随译随发表,不免有前后不贯澈之处,虽然《猎人日记》各篇都是独立的;第二,译稿系根据1874年Salaiev Bros书局出版的《屠格涅夫文集》本(俄文原文),自然有检查员删节之处,想用革命后的版本校正,以成完璧;第三,《小说月报》刊稿不免有印错的字,总须一一改正,才得心安。有这几种原因,又加上个人的忙与懒,于是这部译稿始终藏诸行笥,埋没到现在,才得了认真整理的机会。

这部《猎人日记》的中译刊本,系根据1918年彼得格勒“教育委员会文学出版部”所印的单行本,加以逐句校正。篇中添改最多的大概是第一篇《赫尔与卡林尼基》,其余诸篇也有相当增改,至于第二十三篇《活骸》是重新译的,倒并不是因为在《小说月报》发表的初译稿不像样,却因为从杂志上剪下来的稿子中(那是多年前承徐调孚先生的好意,特地剪下汇集了寄给我,催我整理的),忽然不见了第二十三篇,无论费了多少功夫,到处寻觅总是找不到,自己又远在国外,写信托朋友去觅,购刊载那篇小说的旧《小说月报》,不但费事,恐怕还不易。所以从新译了,好得篇幅还不多,而且将《猎人日记》中最美丽最抒隋的一篇文字再译一遍,也没有什么不愉快的。

原想译完后冠以长序,叙述《猎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详细分析各篇人物的性格等等,但“文学出版部”本中有艾恒邦(B.Eihenbaum)——现代苏俄有名的文学批评家——的引言,对于《猎人日记》的风格多所阐明,因此译了下来;再有拙著《猎人日记》研究,亦曾刊登《小说月报》,对于各篇人物的性格略有综合的研究,作为附录,刊于书后。如此,长序之作,似乎有点画蛇添足,就限于此罢。

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猎人日记/耿译世界名著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屠格涅夫
译者 耿济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84329
开本 32开
页数 3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2013177472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