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回民国上学堂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鑫编著的《重回民国上学堂》以民国教育为主线,追寻真实的历史细节,去探寻“名校”、“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以民国教育的细节出发,全面剖析民国教育,走进民国课堂,感受那朗朗书声。本书回首百年岁月里我们的民族坚忍不拔,为中华崛起求学苦读的历史。瞻仰时光流转中我们的前贤毕力终身,为中国教育孜孜以求的背影。

内容推荐

王鑫编著的《重回民国上学堂》内容介绍:民国在中国的历史上仅存在了短短37年,但许多天纵的英才、思想家、科学家、学者、文化名人,在短暂的乱世民国喷薄而出,如耀眼的星辰划过时代天空,其光彩之夺目,亦使今人难望其项背。

当今天的我们再一次翻开那些尘封的老课本,再一次吟诵起那些大师的名字,那一代人的精神、学识、风骨、气质、胸襟,已化为书架上珍藏的典籍、求知路上仰望的偶像,以及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让我们重回历史现场,或一袭灰布长衫,或一身白衣黑裙,追随大师,沐浴新知,感受那个剧烈动荡的大时代下的理想与追求,苦痛与挣扎,探索与坚守,在零散与完整的历史记忆中求得某种坚定,某种执着,某种一代又一代人守护至今的精神。

《重回民国上学堂》是一本畅销的历史书籍。

目录

卷一 朗朗学堂

 一 安身立命少年书

 二 谈笑之间皆学问

 三 不以学分论英雄

 四 进步社团传星火

 五 缤纷话剧放光芒

 六 文明新装展英姿

 七 强身健体威名扬

卷二 莘莘学子

 一 家有留学少年郎

 二 自学成才谱华章

 三 春风化雨育桃李

 四 一身戎装办学忙

 五 师夷长技以自强

 六 大学之道造新民

 七 又是一年诗飘香

卷三 悠悠校园

 一 国立新学:奉天东关模范两等小学

 二 百年厚泽育英才:天津南开中学

 三 最后的贵族:国立中央大学

 四 “999朵玫瑰”:金陵女子大学

 五 往事并不如风:燕京大学

 六 将帅摇篮威名扬:黄埔军校

 七 战火纷飞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联大

 八 法学教育之翘楚:朝阳大学

 九 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夏大学

 十 华北第一学府:齐鲁大学

卷四 巍巍名师

 一 “科学布道”晏阳初

 二 “五育并举”蔡元培

 三 “幼教之父”陈鹤琴

 四 “职教先驱”黄炎培

 五 “生活教育”陶行知

 六 “智慧女神”吴贻芳

 七 “民众保姆”俞庆棠

试读章节

宽容相济润心田

想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而民国教育却在连年不断的辗转流亡中激流勇进,引吭高歌,巍然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在那个中国最贫弱、最交困、最风雨无助的时代,却进发出了让世界各国不禁为之震撼的中国教育最强音。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中国传统私塾教育中的抑扬顿挫;你可以看到民国学子们在维新人士创建的新式学校里奋发苦读;当然,你还可以在一个礼拜日的清晨,倾听一下如沐甘霖般的唱诗班的纯净歌声,而那阵阵歌声正是从西洋传教士们所设立的教会学校里传送出来的。民国新式课本正是在这种自由、平和、开放的多元化的教育体制的滋养润泽下应运而生的。因此,民国教育既有中华文化的绝妙精髓,又有与时俱进的精彩演绎。从一个小小的民国课本中,折射出了民国时代最为经典、最为成功的教育奇迹。

民国第一本新式课本是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出版的。当时新式教材得到了日本文部省的帮助,其编写内容也主要是受日本的影响。作为中国近现代诞生的第一本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其内容的编撰设计完全按照当时新式学校小学初小、高小、中学的学科、班级设置,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新式教材。

随着1912年清政府的垮台,政府对学生教材的控制力几乎丧失殆尽,民国教科书的出版全部由当时的各大民营出版社所垄断。其中,在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这四个出版社几乎瓜分了整个中国教科书出版市场。由于是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各大出版社为了抢占先机,纷纷编撰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科书。而在四大民营出版社中,商务印书馆更是力压群雄,独占鳌头,由它连续推出的《共和国教科书》、《新撰教科书》、《新学制教科书》、《复兴教书》等多套教科书,占据了将近60%的市场份额。而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作图的《开明国语课本》也影响较大,以至于到了现在,这套老课本的走红,还是让它的印量一直居高不下。

新式教材的出版不单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课堂生活和宝贵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也使原来独坐家中,早晚诵读的私塾教育,逐步形成了更有规律、更为科学的“六三三学制”的现代教育模式。即小学读六年、初中读三年、高中读三年的学制方法。新式教材与学制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使老师的教育更具目的性、时效性,学习的效率和教育水平得到大大提升。这一成功模式的逐步形成,也为民国教育日后的蒸蒸日上、异常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国民政府对当时的教育也十分重视,对教材的编撰也不是完全不关注,在几乎由民营出版社垄断的教科书市场下,国民政府也企图利用教科书这一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加入“三民主义”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内容,但当时由于国民政府在战场上牵掣精力过重,加上战争局面也是节节败退,直至其1942年撤到重庆时,才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官办出版社——正中书局。正中书局推广教科书的模式,是由国民党教育部门的负责人陈立夫、陈布雷等进行总负责,聘请商务印书馆以及社会名流、文化大家等进行编撰,然后再由商务、中华、世界、开明等各大民营出版社进行印刷、发行。这种模式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对控制国民思想、强化教育中的政治色彩起到了作用,但对于当时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繁荣局面的教科书市场来说,国民党教育部的教科书依然是难以抵挡“民众化”的教育潮流,在这场官办私营的市场博弈中,四大民营出版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再有,民国教科书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全国各大中、小学对教科书的选择具有非常大空间,以至于几近相邻的各个学校所使用的课堂教材也都不尽相同。但由于民国教科书的出发点和共同目标都是以养成人、建造人为共同目标,书本内容始终都是在围绕进步中的人来进行编写,着重强调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虽然当时流行的各种教科书版式各异,种类庞杂,但其在教材的编撰水平、教学质量上都是难分高下。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当年那些捧卷而读的朗朗书声早已离你我远去,而当你亲手抚摸那一本本已然发黄、破损的民国老课本时,却依然能够十分鲜明地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力、穿透力。当我们再次轻轻吟诵其间,一股为之欢欣雀跃的喜悦之情依然能够在心中充盈荡漾,久久不能平息。民国教科书中的文字之美、书画之美、意境之美、典雅之美都给我们留下了几乎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它的风华绝代、浑然天成也必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华丽一笔,而它养国民之人格、扩民国之德量的教育精神,也将成为后世楷模,永为借鉴。P11-13

序言

回首百年时光流转,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穿越时空的阻隔,再一次走近那个炮火连绵下繁花似锦的民国课堂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有一个声音在心中不停地回旋激荡。那是民国的上课铃,它是那么的细碎轻柔,它在反反复复的敲打声中倾诉着民国学子们一直以来坚守着的理想与信仰;它是那么的急促热烈,它在声声轮回中又承载着民国大师们教育救国的热忱与悲壮。直到如今,当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重温那段“教苑自有芳华在”的峥嵘岁月时,那一串串悠然响起的上课铃声,依然搅得你碎碎念,碎碎想,碎碎铃声震胸膛。

“朗朗学堂”里有民国大师们月下上课的唯美浪漫;有青皮学子白卷之上的题诗自跋;有爱国学生投身进步社团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救国运动;有新兴的缤纷戏剧里演绎出的一派时尚文明新风;当然,还有新式体育课上,那一雪“东亚病夫”之辱,男子操刀,巾帼习武,谁言女子非英物的胆略与豪迈。除此之外,在这里您还可以看到“轻轻一诵成天然”的民国精美老课本;民国校园里那“宛若长天共一色,恰似秋水出芙蓉”的文明新装;更有民国大师们不以学分论英雄,“离卷判分”、“相面打分”造就的那些课堂谐趣,以及他们举手投足间上演的那一出出看似荒诞不经的“自有儿戏闹学堂”……

“莘莘学子”里为您呈现的是民国教育的万花筒,这里有自学成才的钱穆、华罗庚;也有赴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蔡和森;还有战乱频仍间难得一片晴空下,享受着民国贵族教育的商贾巨子、官宦小姐;甚至还有一代枭雄大军阀张作霖、阎锡山、韩复榘、陈炯明当年热情洋溢,大力兴学,全力助教;除此之外,那些散布于全国各地诸多教会兴建的西式学堂亦开始悄然兴起,蔚然成风……

“悠悠校园”里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知名大学。这里有被誉为“999朵玫瑰”的金陵女子大学;有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典范南开中学;有享誉一时,声动中华的战火中的教育奇迹西南联大;也有曾经力压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跻身于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以及黄埔军校、燕京大学、齐鲁大学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知名学府……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为您一一呈现它们当年的无限风采。

“巍巍名师”里您可以领略当年众多民国教育大师们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开创“学术”与“自由”之风的北大缔造者蔡元培;“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智慧女神”吴贻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还有“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中国民众教育的创导者、社会教育先驱俞庆棠……这些曾经为中国教育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大师们,更像是一座座屹立于教育之林中的巍巍山峰,让人高山仰止,永远铭记。  当我们怀着虔诚之心,纵情游览于民国教育的无限风景时,仍不禁要为之赞叹,在那样一个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里,教育是如何如一株崖缝中求生的“山中之藤”,自强不息,攀登不止,继而又结出了“名校如林,大师如云”的累累硕果?或许当您阅读完这本《重回民国上学堂》时,您才能体会那种“铃声虽逝魂犹在”的深深意境,才能在浩瀚的历史细节中,追寻到心中那个等待已久的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回民国上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75350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3005645
中图分类号 G529.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