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承穗所著的《琢玉(弟子规伴成长)》通过《弟子规》的教学,全面生动介绍了如何教育学生做人、使中华文化经典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与灵魂当中的方法。作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日常行为规范、家校联动等方面给出生动而翔实的例子,为中华文化经典的实践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
图书 | 琢玉(弟子规伴成长) |
内容 | 编辑推荐 梁承穗所著的《琢玉(弟子规伴成长)》通过《弟子规》的教学,全面生动介绍了如何教育学生做人、使中华文化经典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与灵魂当中的方法。作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日常行为规范、家校联动等方面给出生动而翔实的例子,为中华文化经典的实践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 内容推荐 梁承穗所著的《琢玉(弟子规伴成长)》是作者教育创新成果——“践行《弟子规》,做知恩识礼人”德育教育项目的总结。书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的基本理念,并且将作者所在学校校训中的“约之以礼”作为着力点,全面生动介绍了如何教育学生做人、使中华文化经典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与灵魂当中的方法。作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日常行为规范、家校联动等方面给出生动而翔实的例子,为中华文化经典的实践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 《琢玉(弟子规伴成长)》对中华文化经典进行辨证继承,力求深入挖掘古代文化经典的当代意义,内容丰富全面、系统严谨,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是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目录 绪论 践行《弟子规》,做知恩识礼人 一、基本理念 二、预期目标 三、实施过程 四、成效及基本经验 五、成果评价 缘起篇 结缘《弟子规》 第一章 我与《弟子规》 一、缘起 二、践行 三、开展 四、继续 师德篇 正人先正己 第二章 学高人师,行为世范 一、师恩难忘 二、吴鸿清教授的背影 三、专心教书,静心育人——听高金英老师报告有感 四、真诚的一瞬间 第三章 人之初性本善 一、用善的眼光看学生 二、爱的力量 三、信任的力量 校园教育篇 处处以经典为本 第四章 引经据典 一、[入则孝]——百善孝为先 二、[出则悌]——尊长爱幼 三、[谨]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四、[谨]2——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五、[信]——以信立身 抱诚守真 六、[泛爱众 而亲仁]——博爱之谓仁 七、[余力学文]——天道酬勤 第五章 氛围营造 一、温馨教室 二、多彩的活动 三、特色奖状 家庭教育篇 家庭教育与《弟子规》 第六章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一、孩子有样学样 二、家长以身作则 第七章 爱孩子要得法 一、扎根德行 二、有心真干 三、适当磨炼 硕果篇 《弟子规》教育硕果掠影 第八章 家长、孩子与《弟子规》 一、《弟子规》力行表 二、《弟子规》力行表感言 三、三个妈妈的小故事 第九章 学生践行《弟子规》习作 一、“善”与“恶”的故事 二、一(3)班小朋友与《弟子规》 三、一(3)班小朋友的习作——爱心无限 第十章 家长学习《弟子规》感言 一、给老师的信 二、学《弟子规》有感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琢玉(弟子规伴成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承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3411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2013305629 |
中图分类号 | H19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