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国父列传--托马斯·杰斐逊/未名传记图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亨利·蔡尔兹·默文编著的《美国国父列传--托马斯·杰斐逊》内容介绍: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第三任美国总统。《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他在任期间保护农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国领土近乎增加了一倍。  

杰斐逊于1826年7月4日去世,当天恰逢美国建国50周年。在他为自己的墓志铭这样写道: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及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他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他给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这其中甚至不包括他曾经工作了8年的职位美国总统。

内容推荐

亨利·蔡尔兹·默文编著的《美国国父列传--托马斯·杰斐逊》中对美国国父托马斯·杰斐逊的生平进行了极为精辟的评述,《美国国父列传--托马斯·杰斐逊》深入分析了传主在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出使法国、议定国都、出任总统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当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介绍了杰斐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使得该书既深刻,又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青年时代与技能训练

第二章 杰斐逊时期的弗吉尼亚

第三章 蒙蒂塞洛与家庭生活

第四章 革命时期的杰斐逊

第五章 弗吉尼亚的革新

第六章 弗吉尼亚州州长

第七章 驻巴黎的使者

第八章 杰斐逊国务卿

第九章 两个党派

第十章 杰斐逊总统

第十一章 第二届总统任期

第十二章 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

试读章节

1743年4月13日,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托马斯。杰斐逊在这个偏远地区的一户人家出生了。他的父亲彼得·杰斐逊是威尔士人后裔,虽无贵族血统,但身为自耕农,在当时正是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老杰斐逊身强力壮、头脑敏捷。他力大无比,能将两桶满满的、装有l000磅重的烟草同时举起。与国父华盛顿一样,他也是一名勘测员。据传,当他们在广阔无垠、人烟稀少的土地上测量时,助理们因饥饿和疲劳而筋疲力尽,彼得·杰斐逊却不知疲倦,一直埋头苦干。他能在猛兽咆哮的树林中坦然入睡,食物缺乏时,则不得不靠宰杀随行的骡子充饥。

托马斯·杰斐逊继承了父亲对数学与文学的热爱。彼得。杰斐逊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但他非常勤奋,喜爱阅读,主要读(《观察家》杂志,以及莎士比亚、蒲柏和斯威夫特的一些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书,他培养了自己和其他弗吉尼亚人一样的文学修养。在当时的殖民地,各家除了置办英式家具,还收藏了这些英文书籍。彼得.杰斐逊读过的那些莎士比亚作品(这可是个好版本)至今仍保存在他子孙的手中。

或许正是因为其土地测量才能,杰斐逊先生得以结识伦道夫一家,而且很快成了威廉·伦道夫这位年轻的塔卡霍土地所有者的密友。

伦道夫家族是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名门望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是苏格兰默里伯爵的后人,与英国许多贵族有血缘或联姻关系。1735年,彼得·杰斐逊在古奇兰县获得了1000英亩土地,成了一名种植园主。他的土地紧靠偏远的丘陵地带,蓝岭山脉遥遥在望。他的密友威廉·伦道夫拥有相邻的2400英亩土地。由于杰斐逊的土地不适合盖房子,伦道夫先生便以“一大碗潘趣酒”的要价将自己的400英亩土地转让给杰斐逊,供其盖房,该契约保存至今。

彼得·杰斐逊在这里盖起了房子。三年后,他将威廉·伦道夫家族的一位19岁端庄女孩娶回了家。新娘名叫简·伦道夫,是时任弗吉尼亚副将艾沙姆·伦道夫的大女儿,出生在伦敦沙德威尔教区。彼得将自己的土地命名为沙德威尔。这次幸运的联姻将这位自耕农与弗吉尼亚最显赫的贵族紧紧联系在一起。

1744年,阿尔伯马尔作为新县从古奇兰县划分出来。该县任命了三名法官,彼得·杰斐逊是其中之一。他同时被任命为土地勘测员,后来又升为该县的陆军上校。这个军衔在弗吉尼亚十分显耀。彼得就任期间,这一军衔尤为重要,因为当时英法开战,而阿尔伯马尔正是双方抢夺的重点。

1757年8月,英法两军交战正酣,彼得·杰斐逊却暴病身亡。病因未见记载,或许是由于疲劳过度,或许是遭遇了风寒。彼得·杰斐逊,这位强壮、公正、和善,为白人和印第安人同时尊敬爱戴的领导离开了人世,再也不能保护其妻儿。弥留之际,彼得送给儿子托马斯两条训谕:(1)他必须接受必要的正规教育;(2)为确保强健体质,他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对于父亲的遗言,托马斯经常满怀感激地挂念嘴边。他说,如果他必须在教育与遗产做出选择的话,他将选择教育。彼得-杰斐逊留下了八个孩子,除托马斯以外,还有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关于托马斯的母亲,世人了解得很少,但在母亲的熏陶下,托马斯热爱音乐,感性、优雅。

父亲的死让杰斐逊独立成长起来。后来,在一封信里,他曾提到“14岁时我就必须完全靠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拿主意,我找不到什么亲戚朋友来给我指点道路”。

他自己第一次做出的决定就是转学,师从詹姆斯·莫里。这位优秀的牧师与学者,是胡格诺派教徒的后代,刚在阿尔伯马尔县定居下来。杰斐逊跟着詹姆斯·莫里求学两年,学习希腊语与拉丁语。据一位校友后来写到,杰斐逊在学校非常突出,学业好、人勤奋但害羞。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跑步者、敏锐的猎人、勇敢而优雅的骑手。

1760年春,杰斐逊16岁,被威廉一玛丽学院录取,他骑马出发前往弗吉尼亚首府威廉斯堡求学。在此之前,除了离沙德威尔4英里外的夏洛茨维尔,他从未去过别的城镇或村庄。威廉斯堡在英语中是“品位、时尚、优雅中心”的意思,当时它是个清静小镇,尚未铺砌石砖,大约有1000名居民。眺望过去,周围是一大片青色的烟草田地。它坐落在约克和詹姆斯河中间的平原上,夏日,微风吹过平原,一扫炎日热气,而小镇也无蚊虫之扰。

威廉斯堡建设得非常精美,它甚至有幸成为之后首都华盛顿的建设典范。一条主大道贯穿该城,大道有100英尺宽,0.75英里长,国会在大道的一头,学院在大道的另一头,中间是一个10英亩的广场,上面是公共建筑。殖民地时期的总督就住在这里的官邸。“除了商人与工匠,城里还住着十几个贵族家庭,”他们都是永久居民。仲冬时节,种植园主们坐着马车来到镇上,贵族骑在马上,这座首府小镇成为了华丽、狂欢的海洋。

1760年早春末的一天,托马斯·杰斐逊,这位偏远地区种植园主的孩子,当他骑马慢慢驶入小镇时,见到的正是这样一幕。环视着周围的一切,杰斐逊外表冷漠,内心却满是一位乡野之民的好奇与热情。他在该镇住了7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他正是在此阶段成长起来的。杰斐逊拥有伦道夫家族的良好基因,修长、纤瘦,但非常结实,有肌肉、身手敏捷。脸上长有雀斑,脸部棱角分明。关于他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说法不一:有人说他头发是红色,有人说是微红,有人说是淡黄棕色;眼睛则被说成是蓝色、灰色或淡褐色。他满脸坦诚、活泼愉快,非常迷人。他少年时不算英俊,但“中年后风度翩翩。老年时非常俊美”。他有6.25英尺高,他的管家培根先生曾提到:“杰斐逊先生身材匀称、挺拔,犹如一杆枪筒,他像是一匹骏马,绝无赘肉,有钢铁般的体格,非常强壮。”

杰斐逊一直开朗、乐观、向上。在提到事情必须“取决于事件的篇章(重要阶段)时”,他说道:“我习惯于满怀希望揭开下一篇章,尽管我常常受挫,但我永远充满希望。”毫无疑问,这种乐观特质部分归功于他健康的体魄。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我想吃什么,消化器官总是毫无抱怨地悉数接受、调配,这真是上天的赐福。”他一生都有好的习惯:从不抽烟,适度饮酒,早睡,坚持走路或骑马锻炼身体。

帕顿先生说,杰斐逊上学期间,威廉一玛丽学院是“一所混杂的学校,有神学院、语法学校,管理混乱,管理者意见不一致”。但杰斐逊求知若渴,学习能力又强,出淤泥而不染。此外,一位教授对他心智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自传中,杰斐逊曾写道:“我有幸遇见了威廉·斯莫尔博士,或许正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这位来自苏格兰的数学教授才华横溢,不仅在科学的大部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还有良好的沟通天赋和豁达开明的心。他很快就喜欢上了我,我们形影不离,只要学校没事,他就让我陪伴在其身旁。通过他的谈话,我第一次接触到浩瀚的科学,了解了我们置身其中的万物之体系。”P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国父列传--托马斯·杰斐逊/未名传记图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蔡尔兹·默文
译者 钟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34907
开本 32开
页数 1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46
CIP核字 2013305695
中图分类号 K837.127=41
丛书名
印张 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