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梦山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作者彭昕)以叙事方式展现教师成长的内心自白,描述教师研究的行动过程,记录教师日常的心灵故事。通过“教育自传、研究叙事和田野笔记”三大板块展现教师的阅读史、研究史和个人精神成长史,以个案叙事体现厚重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文本具有研究性、可读性、真实性和启示性。

内容推荐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作者用9个语文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说明了语文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主要途径和操作模式。通过对优秀教师对教育问题的研究,透析教师研究的意义、途径和方法,让我们的读者感受到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学习教育研究的方法,体验教育研究的快乐,让读者发出我也能做教育研究的感叹。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想、感悟的叙述,体悟教师的情怀。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的作者是彭昕。

目录

总序:不懈的追求(肖川)

上篇 语文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 语文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语文教师成长的操作模式

第三章 语文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下篇 语文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

个案1 从何处出发,往何处去(辛晓明)

个案2 向着明亮那方(严霞)

个案3 轻轻地走近你,永远地爱上你(陈芳)

个案4 在有梦想的地方寻找希望(杨旭丽)

个案5 倾听花开的声音(房科剑)

个案6 教育,让生命之花精彩绽放(周满意)

个案7 爱生活,爱语文(贾佳婷)

个案8 为了你,我将终生不悔地歌唱(彭昕)

个案9 踏步为歌,远行成章(胡岭)

试读章节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应具备的四大教育素养。教育思想决定教师知不知道“教”,,教育智慧决定教师能不能够“教”,专业精神决定教师愿不愿意“教”,专业人格决定教师“教”得好不好。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田慧生副院长认为,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是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定向;基于广泛学习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基;反思学校日常生活基础上的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是教师走向卓越和优异的催化剂。

当前,中国教育在很多层面引起众多人士的不满,家长们认为中国教育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但在面对学校和老师的时候,家长们却是敢怒不敢言,上级部门也无可奈何,因为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太多。于是,很多有钱的家长,便纷纷把子女送到国外去接受“优质教育”。

这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面临的一个问题。解决“优质教育”服务问题,除了国家需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宽松的教育制度,学校需提供优质教育品牌、良好的校园氖围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还得落实到每位一线教师身上。毕竟,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由教师去执行,一线教师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质量,甚至决定教育发展的高度和方向。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这是时代提出的命题。当今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今的孩子视野也越来越广,如果教师不能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贴近学生思想发展轨迹的教育技巧来教书育人,是很难适应当前教育需求的。想要改变这些现状,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教师自身水平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自己的育人艺术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网络时代,教师的职业认知取向会使教师更加重视声名,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由于对学生的重视及关注,教师的责任感会增强,会较少地关注自己的得失,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更加充满自信,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及其教育的影响力也会因此而提高。成为一名“发展型”教师是教师最应具备的教育理想,这类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已经超越了个人名利和享受的得失,而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及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己任。

“发展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把个人的理想融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之中,认同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才,能够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要通过自身自由且充满创新性的劳动来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在这种职业价值取向下,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职业发展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其专业化发展也就会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对职业的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主的行为取向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进行自我设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会对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发展型”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职业定位,他们不再把教师看作完全意义上的“蜡烛”和“春蚕”,为他人的幸福而彻底耗尽自己,他们追求在为职业和事业尽职尽责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发展。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认知取向一般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的。“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教师能不同程度地从其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发展型”教师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成为创新型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创新观念。创新教育是根培创造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目的,认为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能够理解知识点所涵盖的信息和注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令其尽可能展现思维的过程,对其进行开放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发现真理。在教师的这种激励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储存知识的装置,而是主动探索并积极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具有能动性的独立的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勤于动手。创新教育重视个性的发展,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个性。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创新教育的思想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才会使自己逐步成为创新型教师。P3-5

序言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永恒的职业;探索如何做教师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育之于社会的发展,功莫大焉;而教师之于教育的进步,又莫此为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于是,探索如何做教师,就成了每一个时代都必然重视的崇高而艰巨的任务。

如何做教师,这是一个永远古老而现代的问题。这个问题,远古的先民们在教孩子们如何狩猎、如何采集的时候,思考过;中外的先哲们在教年轻人学习知识、明白事理的时候,探索过。当然,薪火相传,现在,无数的教师们也在为这个问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心血与智慧,以使这永恒的使命如同不灭的火种永远传承。

而如今,这个问题又尤其显得重要而且紧迫。由于在我们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安排的不足,我们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教育技能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在现代社会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有思想的教师这一问题,认识并不够明确,理解并不够深入。又由于在当今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中小学教育中,我们的教师负担过重、工作强度过大,大多数教师常常忙碌得没有时间来思考“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这样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问题,只把自己当做了一个简单的“教书匠”,而不是一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真正的教师。我们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做教师,这直接限制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步伐。

当然,任何一位对教育有着理想和信念的教师都不会满足于现状,而会努力从思想上去认识这个问题,从行动中去实践这个使命。于是,这套书中的每一位教师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有了多重的意义。

如何做教师,首先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对千百年来这个永恒问题的回答,它给历史上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阐释提供了新的案例,丰富了教师的内涵,沉淀了教育的思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更有着真切的现实意义,它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是每一位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是为历史竖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是为现实树立了真实的楷模。

如何做教师,对学生发展和自己成长更有着双重的意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是教师对自己生命负责的重要标志。因此,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是要培育教育的情怀,明确教育的本质,拓宽教育的视域,提高教育的水平;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是要感悟人生的真谛,欣赏人生的美好,体味人生的成长,创造人生的精彩,实现人生的理想。于是,教育中的欢乐、沮丧与兴奋,生活中的痛苦、激动与幸福,多少次的辗转反侧、魂牵梦绕,多少次的热泪盈眶、泪如雨下,都与“现在,我们如何做教师”这一永恒问题息息相关。

如果翻开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能够从书中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情怀和意趣,感悟到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洞察,体会到他们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触摸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奋斗轨迹,从此,把思考和探索“如何做教师”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一部分,那么,这套丛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语文卷)/梦山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62680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3261903
中图分类号 G6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5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