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学著的《法理学问题》主要是作者对法学理论学科中的基础问题、重点范畴体系和法学方法论的专门化研究和归纳梳理。该书稿主要包含六大部分内容,即法学总论、法律道德论、权利论、民主法治论、法律信仰论和法律方法论。该六大部分均为法学研究和法理学专业的奠基性内容和基础性问题,是构成法理学学科研究框架的最为基础性、普适性和重要性的内容。对于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图书 | 法理学问题 |
内容 | 编辑推荐 范进学著的《法理学问题》主要是作者对法学理论学科中的基础问题、重点范畴体系和法学方法论的专门化研究和归纳梳理。该书稿主要包含六大部分内容,即法学总论、法律道德论、权利论、民主法治论、法律信仰论和法律方法论。该六大部分均为法学研究和法理学专业的奠基性内容和基础性问题,是构成法理学学科研究框架的最为基础性、普适性和重要性的内容。对于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内容推荐 法学是一种知识、一种逻辑、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实践、一种经验、一种解释。法学所关心的问题皆是人生之必然面对的价值与事实相缠绕的问题。价值应透过无知之幕而进人人的理性之中以主导人的行为选择,然一旦出现法之事实,则需要在法条形式主义之下理性地寻求问题之解决方法,最终完成价值与事实之融合,实现法之公平,体现人间之正义。因而,法学既需关注理论问题.更应关切现实问题与方法问题。民主、道德、权利、人权、法治、法信仰等既为法学理论研究之重心.亦为法学价值之核心,但理论与价值均需借助法律解释及其方法在法实践中予以彰显,故在以立法中心主义为主导下完成法体系建构之后,法治须转向司法中心主义的法律解释实践场。《法理学问题》之各论即围绕上述各主题而展开。 《法理学问题》作者范进学。 目录 序言 “法学”是什么? ——比较法视域中的“法学”含义诠释 法学核心范畴关系论 ——一种比较法的分析 论马克思的二元法哲学观 社会发展中的中国法理学悖论 私法理论对法理学的贡献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建构 法学视野下的“创新社会管理”分析 论法律发展中的宪法问题 谈中国死刑制度的价值取向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论我国法治进程中法律与道德问题 道德的进步在于法治的进步 权利概念论 人权三论 认真对待权利 论权利的制度保障 沉默权的法理思考 民主的概念分析 论民主的实现形式 ——直接民生与间接民主比较 认真对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论法治政治 “法律信仰”:一个被过度误解的神话 ——重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试论法律信仰的若干问题 权利:从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 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 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司法哲学之可能走向 论德沃金的道德解读 ——一种宪法解释方法论的进路 “法治反对解释”吗? ——与陈金钊教授商榷 论港澳基本法解释模式 论法解释的情理性与客观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理学问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进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444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2013263916 |
中图分类号 | 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