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由宋文红所著,本成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8年度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最终成果。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在一个比较全面的历史与现实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师及其专业化的内涵、定位进行界定,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探寻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阐释。实践研究:通过对中外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案例、组织类型、构建模式等的剖析和比较,建立合作关系并推进本校教学支持机构的完善。政策研究:形成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构建的报告,就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体系、内容、途径、方法、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出政策建议。全书的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理论探讨: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2.他山之玉:国际经验与比较;3.实践反思与本土探索;4.对策建议与发展思路读者对象: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
导论:问题、概念和基础理论/1
第一部分 圈理论探讨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回顾/25
大学教师“科研至上”行为的制度逻辑/39
信息化与学习科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49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四维模式/74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建设及其功能发挥/85
专业协会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对POD、ICED和SEDA的研究/95
第二部分 国际/区域经验
美国高校的教师管理研究:制度与文化的视角/125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密西根大学教学发展机构考察/180
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199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和女王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220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师发展工作的经验/240
台湾地区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经验/258
香港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考察/282
第三部分 本土探索
教师知识建构与专业发展中的行动研究探索/305
高校教学督导转型:走向教师发展与教学促进/315
高校教学评估范式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进教师发展/327
大学教师身份建构的性别向度
——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女教师的叙说分析/336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中的“学院试点”项目建设/349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探索/357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探索/368
第四部分 对策建议
系统建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383
后记/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