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坑/科普知识博览
内容
编辑推荐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王经胜编著的《天坑》知识性强,与日常生活接近,叙述简洁

、通俗易懂,版式活泼大方,配有精美的图片。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精选了动物世界、植物园地、科学知识、科技发明、地球大观、军事航天、神秘宇宙、未解之谜等诸多内容。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有趣翔实、简单易懂的答案,为孩子解答心中的疑惑。

《天坑》知识性强,与日常生活接近,叙述简洁、通俗易懂,版式活泼大方,配有精美的图片,希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阅读能力,并逐渐培养出思考与探索的习惯!

《天坑》由王经胜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揭开关坑内幕

天坑简介

天坑的类型

著名天坑的形成

第二章

著名天坑大博览

世界十大天坑

世界著名的天坑

中国著名天坑

第三章

天坑地缝大探险

乐业天坑大探险

天坑地缝之探险

神秘“天坑”塌陷而成洞中洞

神秘的地下原始森林探险

灵山发现神秘“巨坑”

第四章

陨石坑里藏秘密

何为陨石坑

陨石坑的研究历史

陨石坑的结构特征

陨石坑的一般特征

陨石坑的判断标志

陨石坑的研究意义

世界陨石坑大观

试读章节

2001年之前,天坑只是对重庆奉节小寨天坑这种景观的特称,类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龙缸”“石院”“石围”“岩湾”等。2001年,天坑作为一个专门的喀斯特术语被专家提出。2005年,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在重庆、广西一带大规模考察后,“天坑”这个术语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开始用汉语拼音“tiankeng”通行国际。这是继“峰林”和“峰丛”之后,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

天坑实际上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征,发育在厚度特别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天坑的成因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通常见到的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比较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六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直至2010年,全世界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  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这种地貌类型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

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还有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此外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中国碳酸岩分布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喀斯特地貌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区,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都驰名中外。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0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03)21,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形。P3-8

序言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博学求知的黄金时期。除了认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他们还应该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青少年所具备的科学素质和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会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和普及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增加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创新精神。

本套《科普知识博览》丛书属于趣味型科普丛书,这是一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科普世界。翻开本套丛书,你会发现:科普知识不再如课本里讲述的那样乏味枯燥,而是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科普知识不再是抽象的定理和公式,而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富有神秘性、趣味性的知识话题,来满足读者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本套系列书为了迎合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配有相应的图文解说和介绍,多元素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再加上简约、大方的版式设计让人赏心悦目,使本书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的鲜活亮丽。在提高青少年感观效果的阅读时,享受这科普世界无穷无尽的乐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坑/科普知识博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经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19052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2013215546
中图分类号 P931.5-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