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辉煌开端--文学起风雷(先秦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先秦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创造了来自原始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文学。

范中华编著的《辉煌开端——文学起风雷(先秦文学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从原始神话、口头文学、远古典籍,到诗经、易经、老子等先秦文学代表作的人物传记、历史故事,从而概要地揭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内容推荐

范中华编著的《辉煌开端——文学起风雷(先秦文学故事)》精选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精彩的故事,用优秀的文学故事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辉煌开端——文学起风雷(先秦文学故事)》中的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共赏隽永不朽的文学魅力,领略震撼灵魂的睿智哲思,让青少年站在世界的起跑线上,轻轻松松阅读,快快乐乐进步!

目录

1.断竹黄歌:原始的劳动歌谣

2.神话:天真儿童的幻想

3.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4.女娲创世的不朽神话

5.黄帝与蚩尤的决斗较量

6.悲壮崇高的夸父逐日

7.表现不屈精神的精卫填海

8.神箭手后羿的颂歌

9.鲧: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10.大禹治水的古老神话

11.远古时代的巫书:《山海经》

12.伏羲作八卦的传说

13.不吃周食的伯夷和叔齐

14.泰伯让贤的感人故事

15.《周易》:原始文化的象征

16.卦爻辞中的上古民俗

17.洋溢古人丰富情感的《易经》

18.《尚书》:历经磨难的珍贵史料

19.盘庚迁殷前的动人演说

20.《周王游行》的“车辙马迹”

21.《诗经》是怎样采集的

22.春秋时期的赋诗时尚

23.农神后稷的传说故事

24.文武全才尹吉甫

25.形神兼备的田猎诗

26.上古时的婚恋习俗

27.卫宣公筑“新台”笼美

28.许穆夫人作《载驰》

29.《株林》:陈灵公的荒淫丑事

30.万世师表的至圣孔子

31.《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32.安贫乐道的颜渊

33.临死换席的曾子

34.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

35.《老子》的文学价值

36.墨子:谜一样的奇人

37.双目失明的史学家左丘明

38.拒不纳谏的昏君周厉王

39.鲍叔牙大义荐管仲

40.敢于指责君王过错的里革

41.大智叔向“贺贫”的故事

42.礼乐之国一女杰:敬姜

43.卧薪尝胆,勾践灭吴

44.伍子胥20年报仇不晚

45.谋将曹刿奇语论战

46.屈完妙辞结盟诸侯

47.重耳政治流亡传奇

48.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

49.以少胜多的晋楚城濮之战

50.商人弦高巧计救国

51.图虚名打败仗的宋襄公

52.《子产诵》:改革者的赞歌

53.《世本》:记录官史的流水账

54.晏子巧释景公悲泣

55.晏子使楚不辱使命

56.儒家大师,亚圣孟轲

57.孟子出色的辩术

58.是乞丐又是富翁的庄周

59.庄子创立了中国小说体裁

60.《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61.“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

62.列子驾风游仙岛的传说

63.学习幻化之术的老成子

64.俞伯牙钟子期相会会知音

65.《商君书》与“屈死”的商鞅

66.《战国策》里的纵横家苏秦

67.张仪:危言耸听的说客

68.邹忌智讽齐威王

69.行为怪诞的谋士:冯谖

70.莫敖子华:喜文的政治家

71.鲁仲连:不畏强暴、义不帝秦

72.触龙巧言智劝赵太后

73.勇唐雎使秦不辱使命

74.壮士荆轲慷慨悲歌刺秦王

75.《战国策》中的经典寓言

76.“集百家大成”的苟况

77.开赋家先河的苟《赋》

78.法家宗师与《韩非子》

79.抑郁出来的华章

80.亡国之音毁了卫灵公

81.和氏璧和法家人士的悲剧

82.“楚囚南冠”的爱国传统

83.伟大的悲剧诗人屈原

84.充满浪漫气息的组诗:《九歌》

85.端午节民俗的来历

86.“风流儒雅”的才子宋玉

87.《风赋》与《神女赋》:美胜“作者之容”

88.从商人到政客的吕不韦

89.杂家之作《吕氏春秋》

试读章节

临死换席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所招收的学生之一。他的父亲曾皙(点)也是孔子的弟子,曾经在一次座谈中以推瑟起对的潇洒风度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社会理想赢得了孔子的赞叹。

曾子以“孝”著称,战国时代就已是有口皆碑了。他奉养父亲曾皙,每顿饭一定要备办酒肉;用完餐将要撤去杯盘时,一定请示父亲,剩下的酒肉给谁吃:父亲要是问还有没有剩余,他一定回答说有。曾皙生前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为避免思亲悲伤,便不忍再吃羊枣。曾皙在世的时候,齐景公聘曾子为下卿,他以父母年老,不忍远离辞绝。曾子的后母待他刻薄,他却供养甚孝。有一次,他叫妻子蒸梨奉母,因没有蒸熟,他就休了妻子。有人向他诘问:“蒸梨不熟,不犯七出之条。”他回答:“蒸梨小事,尚且不听我的,何况大事呢?”就此终身不复娶,以防后妻虐待他儿子。曾子这样做未免太绝情,十足的大男子主义,但也的确表现了他的孝亲之诚。

曾子不但很有孝行,而且还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曾子晚年患病时,召集他的学生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方晓得可以避免灾祸了。”曾子意在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没有毁伤父母所给予的身体,始终如一地遵守了孝道。后来《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即源于曾子的上述思想。曾子对同属于孝道的亲丧祭祀之事非常重视,认为“慎终追远”并非一家一户的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民风淳厚与否,因此他说,办理父母丧事要慎重,祭祀祖先要虔诚。这说明曾子已认识到孝道对风俗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曾子性格内向,表面上看有些迟钝,但实际上他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孔子说他的学说“一以贯之”,弟子们不解其意,而曾子却轻松自如地精炼概括为“忠恕”二字,完全符合孔子“仁”学推己及人的思想。

曾子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一生以弘扬仁道为己任,死而后已。他自豪地说:“把弘扬仁道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不是很重大吗!不遗余力,至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镇定自若、不改变节操的人,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交付给他,有了这样的英雄气概,也完全可以担负起推行仁道的艰巨重任。

曾子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则是推行仁道的前提。为此,曾子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即要经常检查自己:为他人做事是否真心实意?和朋友交往是否坚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经常温习?前两点涉及到“忠”与“信”两大范畴。而把温习师传列为三省之一,更为表明曾子对孔子“仁”学的信仰。曾子还主张“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即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途径,而结交朋友的目的则是互相帮助,培养增进仁德。

曾子恪守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教诲,勤勉一生,躬行不怠。即使在病危之时,他也没有忘记宣传礼、实践礼。鲁大夫孟敬子去探望他,他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重视的礼有三条:容貌严肃,就不会粗暴傲慢;仪态端庄,就近乎诚实守信;言辞有气度,就不会庸俗背礼。至于陈设礼器之类的事,自有主管部门料理。”曾子以善言劝勉孟敬子,告诫他学道当以修身守礼为最重要,其实,这也是曾子一生修身经验的总结。

在“复礼”这一点上,曾子虔诚到了一定程度。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便用《易经·艮卦》中“君子考虑事情不超越自己的身份职位”这句话加以解释,强调严守礼则,不得僭越。曾子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躬身实践,至死方休。“曾子易篑”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

曾子去世之前的那天夜间,他的弟子乐正子春和他的两个儿子曾元、曾深守候在病榻旁,还有一个小童仆端着蜡烛坐在角落里。小童仆借着烛光看见曾子身下所铺的席子很华贵,就禁不住问:“好漂亮,好光滑,那是大夫用的席子吧?”乐正子春怕被曾子听到,连忙命童仆住嘴。可曾子已经听到童仆的发问,感到很吃惊,但由于身体虚弱,他只呼了口气,大概是让童仆再说一遍。当听清童仆的话后,曾子立刻说道:“是的,那是季孙道的。我没力气换掉它。”接着,他大声喊曾元让他把席子撤掉。曾元心疼父亲,说:“您老人家的病已经很危重了,不能搬动身体,天亮再换吧。”曾子有些愠怒,急切地说:“你爱我的心还不如小童仆。君子爱别人,就是要成全别人的美德;小人爱人才会苟且偷安。我现在还有什么要求呢?只盼死得规规矩矩罢了。”于是大家托起曾子,更换了席子,可是还没有把曾子放平稳,曾子就断气了。

这段故事载于《礼记·檀弓下》,表现了曾子在生命弥留之际知错就改,丝毫不容越礼的坚决态度,这正是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和颜渊“非礼勿动”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曾子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他是由孔子到孟子的中间环节。从孟子对曾子的推崇,可以看到孟子和曾子之间的继承关系。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曾子在儒学传播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次,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以为曾子独得孔子学说的宗旨,将《大学》、《孝经》的著作权归于曾子。再次,曾子的孝行实践和孝道理论,也产生了广泛的世俗影响。

P78-8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辉煌开端--文学起风雷(先秦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中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8651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2186801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南
239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