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出身,赢秦出世
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他的聪明和勤奋有很大关系,但也离不开属下的鼎力支持。禹有两个重量级的手下,即后稷和伯益。这二人堪称禹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禹也难成大业。
伯益之所以能被禹看中并招致麾下,正是由于他的才干和知识。最初的秦人对山川沼泽和鱼虫鸟兽有着特殊的洞察力。作为秦人的领袖,伯益对东部地区的山川形貌了然于心,这些知识对禹来说是无价之宝。
禹因治水成功建立了不世功勋。舜要重赏禹,禹很谦虚地说:“治水非一人之力,伯益出力也不少。”于是舜也重赏伯益,赐他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并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伯益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多驯服,舜帝赐“赢”为伯益一族的姓。
伯益隐退后,他的驯兽技术流传了下来,成了赢氏家族的传统。伯益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大廉属苗裔,以鸟为图腾,为鸟俗氏。若木以其父大费(伯益也叫大费)名为姓,称费氏。随着族团的不断分化,他们的子孙有的生活在中原地区,成了农耕民族;有的则迁徙到西北大草原,成了游牧民族。他们及他们的子孙一直平平安安地生活到夏桀当政。
后来,若木的玄孙费昌投奔了商汤。因为驯兽的家传技艺,费昌也特别擅长驯马驾车,于是成了汤王的马夫。费昌投奔商汤不久,便为汤王驾车,与夏桀决战于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县)。众叛亲离的夏桀节节败退,终于在鸣条被费昌活捉,自此,夏王朝永远从历史上消失了,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费昌也被商汤王封为费侯。
另一支赢氏后裔大廉的玄孙一个叫孟戏,一个叫仲衍,也有人说他们是同一个人。一开始,这支赢氏后裔似乎生活艰辛,费昌为汤王驾车时,他们却流落四方。后来帝太戊听说有个叫仲衍的人特别擅长驾车,可问谁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商朝人凡事都要占卜,于是太戊说,那就占卜一下看看这个能人在哪里吧!就这样找到了仲衍,这也正是史籍上记载的“闻而卜之使御”。后来,帝太戊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仲衍,可见那时马夫的地位的确是很高的。
至于费氏一族,不知发生了何种变故,此时早已杳无音讯了。剩下仲衍一族为商王朝驾车,并且每一代都对王室有所贡献,很快成了显赫的贵族。
赢氏就这样发展壮大起来。从太戊开始,又历经十九代帝王之后,纣王当政了。赢氏后裔蜚廉和恶来父子“助纣为虐”,武王伐纣时,恶来被杀。蜚廉那时正奉命出使北方,因此逃过一劫。又由于跑得快,所以逃到了霍太山里。据说他在挖土建坛的时候挖出了一个石棺,上面写着一行字:“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意思是,因为你不曾参与殷商之乱,所以天帝赐给你石棺,以光大你的氏族。
蜚廉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恶来,早早地死了;另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有一子名叫孟增,后来很得周成王的宠信。孟增的孙子造父同样也是一个驯马驾车的高手,受到周穆王的重用。一天,他驾着骅骝、绿耳等几匹好马,带着周穆王往西巡游狩猎,玩儿得太高兴了,忘了还得回朝执理朝政。徐偃王一看,立刻宣布由他来接管朝政。
周穆王得到消息,立刻命造父驾车回京,据说马力开得很足,一日千里,终于平定了叛乱。造父这个功劳可谓巨大,于是被周穆王封在赵城,而造父也就成了赵姓的先祖。恶来有个儿子名叫女防,因为造父受到周穆王的宠信,于是也随其住在赵城,他的子孙也都姓赵。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骆,大骆生了非子。非子特别擅长养马和畜牧,住在犬丘(今天的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地区)。
那时处于周孝王当政期,周孝王名为姬辟方,是前任周懿王的叔叔。周懿王病死之后,本来应该由太子姬燮继位,但这个姬燮太懦弱无能了,况且早在周懿王当政期间,周王室就已经开始走上衰微之路,于是姬辟方就趁机夺取了王位。P2-4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秦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结束了自春秋起500多年的分裂局面,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然而,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强盛是曲折坎坷的,秦国的开国同样如此。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充满神秘色彩的大秦帝国,看看它是怎样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威震四海的强国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诞生都会有自己的传说,对于秦国而言,它也有着美丽的神话,那就是玄鸟传说。正是这个传说,昭示了赢姓的起源。虽然这类传说很多时候不可信,但是依然有着无穷的魅力。最初的秦人是养马出身,由于他们擅长养马,最后被君王重用,于是便开始有了秦氏的产生。随着天下大势的变化以及秦人的勤劳勇敢,一个新的小国——秦国,在乱世中诞生了,尽管国小力弱,但是它却坚强地屹立在天地之间。
秦国(非秦帝国)建立后,经过秦襄公的努力,国力已经有所增强,到了秦文公时期,正式奠定了基业。后来,又经过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等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泰国君王广纳贤才,全力改革,并且采用了谋臣们的计策削弱六国。很快,秦国便成为战国七雄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席卷战国风云。
在秦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能直干将。然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必须要大写特写,他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深谙政治谋略的人。可以说,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才有了后来秦帝国的建立。他在成功将子楚送上王位之后,自己也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在他当政期间,不管是在文治还是在武功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并且还有《吕氏春秋》传世。这些都为后来秦国的进一步壮大作了准备。
秦庄襄王去世后,赢政即位。虽然即位之初的秦王赢政尚小,朝政都由吕不韦把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赢政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在长期的隐忍当中,他终于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平定嫪毒叛乱之后,又富有谋略地除掉了吕不韦,显示出了帝王的风范。在扫除了这些障碍之后,秦王赢政将国家大权尽揽己手。随后,他便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统一全国。在这个过程中,他重用了李斯、蒙恬、王翦、尉缭等文臣武将,逐步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
统一全国的过程,其实主要就是要消灭六国。秦王赢政在对天下大势做了正确、全面的分析之后,便开始了他鲸吞六国的计划。随着战争的开始,秦国逐步消灭了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自战国以来的分裂和混战的局面。然而,这个过程也是艰难和曲折的。但不管怎样,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统四海之后,秦王赢政开始内修国政,外御强敢。在国政方面,奏王赢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称始皇,随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又对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以及道路做了统一和规范。不仅如此,为了控制百姓的思想,他还做了一件招致无数骂名的事情——焚书坑儒。在外御强敌方面,秦始皇击退了匈奴,平定了百越叛乱。这些使得秦帝国得到了短暂的安定。
本书主要从八个方面,按照时间和历史发展的顺序,讲述了秦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后来大秦帝国的建立过程,既有史学典籍的记载和评论,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有一些传说,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走进本书,相信你不仅能够看到里面精彩的故事,更能够从一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感悟到一些深层的意义。
《谋吞六国(秦朝开国奇谋)》由姜若木编著。
《谋吞六国(秦朝开国奇谋)》简介:
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一个个璀璨的英雄人物,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巨幅画卷。当历史的车辙推进到战国未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那就是秦始皇赢政。他统一了六国,并且完成了对度量衡、货币以及文字改革,同时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始皇赢政不愧为“千古一帝”。
姜若木编著的《谋吞六国(秦朝开国奇谋)》主要从八个方面,按照时间和历史发展的顺序,讲述了秦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后来大秦帝国的建立过程,既有史学典籍的记载和评论,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有一些传说,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走进本书,相信你不仅能够看到里面精彩的故事,更能够从一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感悟到一些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