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带队伍(给你一个团队看你怎么带)
内容
编辑推荐

房勇编著的《带队伍(给你一个团队看你怎么带)》深刻剖析团队管理的内核,全方位地揭示团队管理蕴含的规律,涉及到团队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不同的部分有机整合,便于读者迅速理解,轻松掌握,活学活用,书中还附录了很多测试问卷和管理经验,从而加深读者朋友对团队管理的感悟与领会。

内容推荐

怎样带好一个团队?怎样让团队富有凝聚力、创造力与竞争力?怎样更好地实现团队目标?这是每一个领导者与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房勇编著的《带队伍(给你一个团队看你怎么带)》基于提升领导力、做好团队管理的综合要求,就团队的目标化管理、建设团队的制度、执行力、团队沟通、领导力、团队激励、团队凝聚力、团队精神、团队创新力展开精辟的阐述,使得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汲取有益的营养。本书阐述道理深入浅出,结合大量管理实例,如小型公司如何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等,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消化。

希望每位管理岗位的从业者,或者有志于管理职业的读者,能够喜欢《带队伍(给你一个团队看你怎么带)》,并祝愿本书与您共同进步!

目录

第一章 知道去哪里,才能知道怎么走——目标是组建团队的前提

 01.构画蓝图:让梦想引领团队 //002

 02.化整为零:路得一步一步走 //006

 03.目标机制要科学合理 //010

 04.会拧绳子,也要会解疙瘩 //016

 本章总结 //019

 管理箴言(一) //020

第二章 无规矩,难成方圆——制度为团队保驾护航

 05.距离规范化还有多远 //022

 06.尽善尽美,赢在制度 //027

 07.传递正能量:从自己开始 //032

 08.不变的法则,万变的规则 //037

 本章总结 //043

 管理箴言(二) //044

第三章 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执行力是决胜的关键

 09.目标一样,为何结果不一样 //046

 10.有计划地执行胜过没有计划地执行 //050

 11.管好人才能理好事 //055

 12.细节决定成败 //059

 13.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063

 本章总结 //068

 管理箴言(三) //070

第四章 打破阻碍前进的壁垒——沟通也是生产力

 14.算算你说的话打了几折 //072

 15.再忙也不要忘记微笑 //077

 16.你是要大收获,还是要小满足 //080

 17.试一试,三分钟内你能留下什么 //084

 本章总结 //089

 管理箴言(四) //090

第五章 带队伍靠的就是气场——做个有魅力的领导者

 18.角色转变:从管理到领导 //092

 19.影响力:此处无声胜有声 //096

 20.什么是“走动式”管理 //0g9

 21.将心比心:关注员工的未来 //103

 22.卓越领导者是怎样炼成的 //107

 本章总结 //110

 管理箴言(五) //112

第六章 管理者要学会鼓励员工——激励让团队士气高涨

 23.优秀员工是激励出来的 //1 14

 24.责任激励并非易事 //119

 25.合理恰当地进行批评 //122

 26.常见的激励方式 //126

 本章总结 //131

 管理箴言(六) //132

第七章 管理者要学会做水泥——让团队充满凝聚力

 27.从水泥粉到混凝土 //134

 28.给员工的心找个安放地 //140

 29.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144

 30.人心齐,泰山移 //148

 本章总结 //152

 管理箴言(七) //154

第八章 平凡人做不凡事——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31.人多≠力量大 //156

 32.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160

 33.企业要有自己的绝活儿 //164

 34.塑造团队精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67

 本章总结 //171

 管理箴言(八) //172

第九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创新让团队永葆活力

 35.今天,你创新了吗 //174

 36.带出职业化的团队 //179

 37.选取领导也需要创新性思维 //184

 38.团队管理中的“二八定律” //188

 本章总结 //192

 管理箴言(九) //194

 附录A:有效沟通——沟通的方式及效果 //195

 附录B:团队角色自测问卷及答案分析 //196

 附录C:领导能力测试问卷及答案分析 //203

 附录D:微软公司管理经验分析 //207

 后记 //212

试读章节

01构画蓝图:让梦想引领团队

在了解团队以前,我们先来看看群体。

什么是群体呢?群体通常是个体在数量上的简单相加。我们平时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时,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的人很多,但这能够称作一个“团队”吗?不能的,因为我们知道,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的人群可以称作一个“群体”,但不可以称为“团队”。群体由一些人组成,团队也是由一些人构成的,但团队却不同于群体,两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团队上下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并为了实现这个愿景而积极合作,而群体一般是松散的。

共同愿景好比是团队的一个长远目标,团队在有了长远目标后,接下来会细分为一系列中短期目标与若干个体目标。共同愿景可以让团队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强烈的认同感以及更多的创造精神,可以让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发展而积极进取。我们接下来看电影《斯巴达克斯》中的一个情节:

斯巴达克斯(也称为“斯巴达克”)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曾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罗马悍将克拉斯的长期包围后,最终还是被打败了。

在电影中,克拉斯对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还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在一段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接着,他旁边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下一个人也站起来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在一分钟内,被俘虏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

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否虚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更深一层的启示,那就是每一个站起来的人都选择受死,这个部队所忠诚的,并不仅仅是斯巴达克斯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出的“共同愿景”——那就是有朝一日可以获得自由,拥有一个自由之身。为了这个愿景,将士们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可见,共同愿景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可以激发团队成员为了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同时,共同的愿景还可以改变一个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在一个企业内,如果管理者没有为员工认真规划、“灌输”过共同愿景,员工往往会觉得自己和公司之间不过是一种雇佣关系,公司的前途和自己没有很大关系,甚至会将管理者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从而产生普通员工与管理层的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管理者能够多么有效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当然也有些管理者会选择用物质激励员工,但在一个团队内,如果激励成员的因素仅仅是物质的话,那么,这样的团队是极不稳固的,假如公司日后在经营上一旦陷入危机,就很难保证员工能与自己同甘共苦。

所以,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了物质激励,还需要强化“共同愿景”的观念。当员工感到公司上下都是为了实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事和领导等都看成自己的“伙伴”,他们会精诚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最终将公司推向辉煌。微软公司创业之初,提出“让电脑进入每个家庭”,福特公司曾提出“造大众买得起的汽车”等。现在,它们都是行业巨头、世界一流公司,这与他们的企业愿景是分不开的。因此,共同愿景可以让员工从“老板的公司”变为“我们的公司”,由内而外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古今中外,凡是优秀团队,必然有清晰的共同愿景。秦朝末年,刘邦率领萧何、樊哙、韩信等人,以“结束乱世、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为共同愿景,最终推翻秦朝的暴政、击败一度无敌的项羽军团,开启了大汉王朝;东汉末年的刘备、关羽、张飞在“中兴汉室、再造太平社会”的共同愿景下“桃园三结义”,结成三人团队,最后他们三个从布衣百姓起家,创建了蜀汉政权;美国的林肯,则以“维护合众国统一”为举国愿景,最终依靠团队力量及美国人民的支持,实现南北统一。除此以外,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中,唐僧团队以到“西天取经”为共同目标,最后历尽艰险,终于完成使命,也说明了共同愿景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

试想,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目标,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团队呢?目标,有如一种心理引力,它是激发人们内在动力的源泉。美国曾经有一位游泳运动员,在一次横渡海峡比赛时,由于当时是雾天,她还差几百米就要游到对岸,但由于大雾挡住了视线,让她看不清对岸,最后遗憾地选择了放弃。当她事后知道自己已经快游到对岸时,她感慨地说:“如果我当时能看到对岸就在不远处,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并赢得胜利的!”可见,我们不仅要有目标,还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以,我们在设计目标时,一定要保证目标清晰,确保人们只要努力就能够得着。

对一个团队来说,员工看得着目标,经过努力能实现一个一个目标,会让自己有种成就感;同时,目标的存在,会使整个团队不懈怠,会时时给自己一种鞭策;此外,目标还要具体,可以实现,不要完全脱离实际。只有这样,一个团队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向前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团队的共同愿景,才能更有效果呢?

一、管理者首先应该有个蓝图

作为团队的领头人,管理者应该对团队的前途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最起码要有个轮廓,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团队管理者要对团队的未来负责,要对团队未来的走向有个宏观的把控,只有这样,团队在发展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时,才不会偏离团队的主要方向,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同时,管理者有了蓝图,团队上下也才能就这个蓝图进行调整,这是最终确立团队目标的基础。P2-4

序言

在企业中,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有赖于一支能征善战的团队。能够带出一支坚强有力的团队,是企业实现一系列目标的必备条件。团队有大有小,既是一个集合。又是一个元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团队管理中,团队的根本特征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领导、目标、执行。任何一个团队必然有领导与被领导、目标与使命,以及对于目标、使命的执行。所谓团队,就是领导者带领团队成员通过执行任务去实现团队的目标。那么,如果给你配置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你会怎么带领这支团队,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

团队管理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永远不老的科学。人没有猛兽的尖牙利齿、没有飞禽的翅膀,但人类却可以改变世界,这是因为人类对团队管理有深入持续的能动性研究和积极的实践运用。可上说团队是事业兴盛的基础,没有了团队,事业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的智慧总有晦暗的时候。但团队却可以通过取长补短、集合众人之智与众人之力,从而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策,并付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在团队管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怎么样才能让团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这是无数管理者仍在不懈探索的问题。团队的作用,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即:如果能够高效地管理团队,那么,团队就如一艘轮船,可以在海洋中纵横驰骋。到达目标的彼岸;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团队,那么,这艘行驶在海洋中的轮船,可能会像泰坦尼克号一样触碰冰山而沉没海底。任何一个团队,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关键看你是如何带领汶专闭队的。

世界著名的IT(InformationTechonlogy,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学历并不高,大学时辍学,但他依靠自己对目标的执着、与团队成员一起的共同努力,最终把一个微乎其微的小公司经营成了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管理中注重团队成员的力量,经常与团队成员保持高效率的沟通,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共同愿景而奋斗,后来,沃尔玛这个崛起于一个乡村小镇的零售商场竟然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第一名,山姆·沃尔顿把这个巨大的成就归功于他领导的团队。我国的阿里巴巴集团,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B2B(BusinessToBusiness,互联网市场领域中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交易平台,其旗下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即电子商务中业零售模式)业务每年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然而其创始人马云在组建阿里巴巴的初期,也正是依靠整个团队的同舟共济实现了阿里巴巴的辉煌。

诚然。那些成功的团队管理事迹无不让我们向往、给我们以鼓舞和激励,但我们又该如何带领团队,从而使自己也能够像那些卓越的成功团队一样,既完成本团队的目标使命,又可以作为优秀的榜样供他人学习?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辉煌,都是团队在发展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才得来的。团队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有的人在带领团队时,感觉制度薄弱了,就狠抓团队制度;感觉执行力弱了,就狠抓团队执行力;感觉凝聚力弱了,又狠抓团队的凝聚力建设……这样的话,我们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始终跟在问题的后面,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团队管理。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团队管理有个宏观的了解,然后整体与个别相结合,从而达到不仅知道团队管理中一些规律性的内容,同时还能统筹全局、有的放矢,确保做到、做好。

欲带好团队,就要先了解团队。要想做好团队管理,就要不仅知道团队管理的表面现象。还要知其所以然,通晓团队管理的深层内涵。本书针对“如何带好团队,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展开论述,说理透彻,而且深入浅出,书中介绍了诸多实用的管理方法,比如在设计团队目标时可以借鉴的“SMART”原则、在做出团队决策时可以参考的“5W2H”方法等。读者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后,能够积极指导实践,一定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带出优秀的团队!

后记

很多时候,我在想:这世界,最不缺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或许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走过校园时代、长久地跋涉于职场、深度地领悟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时候,我发现: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资源,这世界最缺的就是对资源的整合。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任何例子,不管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那么,引力定律其实本来就是存在着的,当熟透的苹果砸到牛顿头上时,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整合了大量偶然现象中隐藏的普遍规律,最后成功地揭示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同样一支队伍,不同的人带领,采用不同的方法,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在每一个团队中,其实都不乏出色的成员,可是,有的团队可以爆发出潜在的巨大能量,有的团队却一次次地在失败的边缘徘徊。一个团队。不缺的是资源,因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一个团队,最缺的是一种整合,这种整合表现为“如何有效地领导与管理这个团队”。

团队内部的资源有很多种,比如资金、生产设备、市场渠道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等,在这些资源中,最根本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一切事情的结果,均取决于人的因素。我们会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有的团队掌握了大量的资源,结果却走向了下坡路,开始由强变弱;有些团队掌握的资源比较少,可是却能不断进步,逐渐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团队之间、企业之间,强弱与大小都是相对的。只有善于整合团队内的各种资源,才能确保团队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种对资源尽善尽美的整合,正是团队管理的真谛所在。

如何更好地领导团队,如何更好地管理团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不懈探索的问题。诚然,我们希望组建起一支完美的团队,但这需要我们尽善尽美地努力。在探讨“团队管理”的旅途上,有的人用自己的实践去丰富着这一课题,有的人通过积极的探索去充实这个课题。或许在某一领域的前进中,我们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这却如接力赛一样促使我们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接近卓越领导者的方向,不断地靠近卓越团队的方向!希望本书能对您有所裨益,希望您能够喜欢本书,祝愿您能够成为优秀的领导者、管理者,并带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带队伍(给你一个团队看你怎么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1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2013232173
中图分类号 C93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