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内容
编辑推荐

19世纪,海伦·凯勒,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海伦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海伦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是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强烈地传递了自强、自立的正能量。

目录

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渴望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二篇/生活的记忆

 ◎刹那的声与光

 ◎他们陪伴在身边

 ◎绝望中的光明

 ◎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阴晴不定的大自然

 ◎什么是“爱”

 ◎用手指触摸知识

 ◎圣诞节的惊喜

 ◎波士顿之旅

 ◎拥抱海洋

 ◎山间别墅

 ◎与雪共舞

第三篇/学习生涯

 ◎终于开口说话了

 ◎“抄袭”之嫌

 ◎大开眼界

 ◎学习拉丁语

 ◎正式入学

 ◎“哈佛”梦

 ◎考试风波

 ◎适应大学新生活

 ◎书是我的营养品

 ◎品味生活的乐趣

 ◎照亮我生命的人们

第四篇/冲破黑暗

 ◎重新鼓起勇气

 ◎开始演讲

 ◎想念贝尔先生

 ◎反战的热情

 ◎拍电影经历

 ◎杂技团的肥差

 ◎母亲离世

 ◎募捐顺利开展

 ◎冲破暗夜沉寂

附录/海伦-凯勒书信选

 ◎致玛丽·摩尔女士

 ◎致黛拉·比奈特士士

试读章节

命运的反复无常,在许多故事的末尾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书写。奄奄一息的主人公,总是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里奇迹般地康复。他们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对永恒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曾经或正在死亡的阴影下努力过活,生活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无与伦比的甜蜜与幸福。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人生不过是生老病死。所有人都会有与世长辞的一天,而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那~刻远在天边。当我们还是身体强健,精神饱满的青年时,几乎没有人会认真思考关于死亡的事情。时光的绵延不绝,很容易让人产生生命永恒的错觉。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而我们却仍在如痴如醉地挥霍青春,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活得是多么得过且过、漫不经心。

在我看来,人类与生俱来的一切感官和天赋,都可能会与根深蒂固的懒散基因同归于尽。于是不难发现,只有盲人真正懂得看得见的幸福,只有那些失聪的人最知听觉的珍贵。这种看法,尤其适用于那些成年后才开始遭逢厄运的可怜人。非常讽刺的是,耳聪目明的普通人,却很少有人充分发挥感官的优势。他们的眼眸明亮,双耳畅通,却总是对这个美好的世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并不知道珍惜感官健全的幸福。诚如那句古老谚语所揭示的道理一生病后才怀念健康,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我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成年前的残疾经历,譬如忽然失明、失聪,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眼前的黑暗会让人对光明的世界充满渴望,耳畔的寂静则令人将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当作一种享受。

每当有朋友前来拜访,我总爱询问他们都看到了些什么。不久前的一天,一位从树林中漫步归来的好友轻轻地来到了我的身边。我迫不及待地问她都看到了什么精彩的风景。“说实话,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她懒洋洋地回答。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早已习以为常,否则一定会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这一切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视力健全的人,永远不会菩用他们的感官天赋。  我不禁有些失落,在偌大的一个树林中穿行许久,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事物,这怎么可能呢?难道这些五官健全的人,还比不上像我这样与光明无缘的盲人吗’仅仅凭蓿简单的触觉,我便能够找出数百种令人着迷的东西。我用双手轻轻地抚摸桦树和松树的树干,前者光滑湿润,后者粗糙干燥,那种奇妙的感觉令我心生温暖。当一片落叶从我的指尖缓缓划过,我能从起伏的叶脉中感受到无比对称的和谐之美。

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会满心欢喜地摩挲着大树垂下的枝丫,小心翼翼地寻觅那预示着万物复苏的蓓蕾。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触碰到~朵绒毛般柔软的小花,它卷曲的花瓣边缘是那么的神奇。在与万物的亲密接触中,我时刻领略着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有时,当我将手臂轻轻靠在一株小树上,还能感受到一阵富有韵律感的震颤,这一定是欢唱的鸟儿在枝头舞蹈。我还喜欢清凉的溪水穿流指缝时的感觉,那么惬意,那么通透。我能感受到大地的柔软,厚厚松针铺就的海绵,比奢华的波斯地毯更叫人艳羡。在我的心中,四季的交相更替,万物的轮回变迁,就像是一部永不谢幕的动人戏剧。那变幻无穷的情节,如溪流般从我的指尖幽幽流泻,让人落泪,让人留恋。

有些时候,我是多么渴望能够亲眼见证这些通过触摸而反复出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那种渴望是如此强烈,常常会让一股暖流诵八心田。仅仅通过触觉所获得的快乐,已经令我喜出望外、激动不已,如果我能用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又将会收获多少惊喜和美丽呢?遗憾的是,那些拥有明亮双眼的人们,却似乎什么也看不见。世间原本千姿百态、令人震撼的景色,在他们麻木呆滞的目光中黯然失色,他们觉得一切都不过是理所当然。P3-4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活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梅特林克夫人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图斯康比亚镇。同年的12月,刚满6个月大的海伦便已经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翌年6月,海伦又学会了走路。一家人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欢乐中,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厄运降临前的蛛丝马迹。海伦的祖父是名门之后,曾在瑞士的苏黎世创办过聋哑学校。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就在1881年的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结束了她仅仅维系了19个月的幸福生活。经过初步诊断,她患的是急性胃病兼血液冲脑症,医生甚至已经无奈地开出了病危通知。然而就在这时,海伦的命运中出现了一个奇迹,她的恶疾竟然在一夜之间痊愈了。当家人与医生都沉浸在意外的喜悦之中时,却没有人注意到,海伦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这个天生聪颖的女孩儿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宝贵的视觉与听觉。

遭逢变故后的海伦,一度变得喜怒无常、自暴自弃,她无法接受命运的安排。黑暗最初降临的那段日子,不仅是对于海伦的沉痛打击,更是其整个家庭的不幸。尤其是海伦的母亲——那个南军旅长的女儿,从此变得更加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所幸的是,~系列的变故并没有将海伦彻底击倒,命运之神将安妮·莎利文小姐带到了她的身旁。在莎利文小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下,海伦渐渐地走出了生命的阴霾,并通过学习知识,找到了开启光明之门的钥匙。她通过手语拼读和分辨唇形的方式阅读并与人交流,后来又在富勒夫人与怀特先生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了说话的能力。作为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盲聋人士,海伦的求知道路自然不会一帆风顺,她也经历过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只不过她先是做了命运的弃儿,后来又变成了命运的宠儿。无数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都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与勇气。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与顽强以及亲朋好友们的不懈支持,她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生活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还是令海伦受益匪浅,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最终,她顺利地完成了学院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了令其厌恶的种种考试,成为世界上首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士。1955年,当海伦重回母校的时候,又被哈佛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海伦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巡回演讲,为与残障人士有关的慈善与保护事业四处奔走募捐。然而她留给世人的最宝贵的财富,还是那熠熠闪光的坚毅与博爱精神。她的一生中一共出版了14部作品,其中的首部作品<我的人生故事》,是她在大学一年级时的习作结集。海伦最初对出版这样一部作品表现得意兴阑珊,如果不是杂志社编辑的坚持,这部伟大的作品很可能便会胎死腹中。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曾将《我的人生故事》与吉卜林的《吉姆》并列为1902年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两大贡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这部作品的译本达到了数百种之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的另一部传世之作,它发表于1933年。海伦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臻于成熟,不仅语言文宇锤炼精谨,而且感情也更加细腻丰富。因此本书特意将这一最精华的部分放置于第一编中呈献给广大读者。除此之外,译者还从《生活的记忆》(即《我的生活故事》)、《学习生涯》以及《冲破黑暗》等海伦的其他作品中精心遴选并节译了部分脍炙人口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回忆的内容大致有着个清晰可循的时间脉络,其间也夹杂了大量的插叙与倒叙,生动婉转,感情真挚,犹如一条清澈的河水,时而静谧,时而湍急。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海伦学养的增长与文风的渐变。

正如海伦自己所说的那样 “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心灵的天窗。

译者

2013年12月

后记

致黛拉·比奈特女士

1889年1月29日,亚拉巴马州,图斯康比亚亲爱的比奈特女士:

能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清晨给你写信,是我的荣幸。我们刚刚吃过早饭,淘气的米朱莉正在楼下四处乱跑。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了解到“天文学家”的含义。 “Astronomer(天文学家)”这个词语,最早源自于拉丁语中的个单词——“Astra”,而它所代表的含义就是星星。所谓天文学家,就是指那些研究星星的人们。他们就像无所不知的圣徒,能够如数家珍地向你讲述每一颗星星的故事。当我们躺在温暖的被窝中沉沉酣睡的时候,他们正守在神奇的望远镜旁,仔细地观察着美丽的星空,不肯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变化。我总是在想,望远镜就像人类的第二双眼睛,它的功能更加强大,能够看到许多遥远的星球。那些星星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如果不是借助各种精密的仪器,我们或许根本发现不了它们。

你们喜欢像天文学家样眺望窗外的星空吗?你能看清的最小星星是哪颗呢?莎利文小姐告诉我,她能够分辨出金星的光芒。那是一颗明亮而美丽的大星星,在黎明到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能够见到它的身影。我还知道,在伟大的太阳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金星一样的行星,被当作地球母亲的兄弟姐妹。

事实上,除了天文学家的望远镜,人类还创造了其他许多形形色色的工具。比如我们每天用来切割食物的刀叉。此外,还有铃铛。你也许会觉得好笑,不过接下来,我还是想和你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铃铛。当然,如你所知,一部分铃铛被当作一种简单的乐器,但另一部分则有所不同。有些铃铛很大,有一些则小巧玲珑。我曾在韦尔斯利见到过一个巨大的铃铛,据说它来自遥远的东方。其实,铃铛的用处很多。它可以通过清脆悦耳的铃声告诉我们该吃饭了,该起床了,该去教堂做礼拜了……也可以通过急促的铃声提醒我们哪里出现了火灾,上班时间到了,或者可以回家休息了……电车上的铃声能够让旅客知道他们马上就要到站了,还可以提示路上的行人要注意与车辆保持距离。  灾难发生之前,似乎总会有什么可怕的预兆。一些人被喷射的火焰烧伤,一些人在深水中挣扎溺亡,生命如此脆弱,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一次,我一不小心把心爱的洋娃娃给弄坏了。可怜的洋娃娃被我折磨得头颅坠地,所幸的是,洋娃娃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玩具。它不像动物和人一样,拥有生命和丰富的感情。虽然我很难过,但还有鸽子和其他小鸟的陪伴,它们都生活得很好。先写到这里吧,莎利文小姐叫我去上课了。再见。

最后再次附上我无尽的爱与吻,你的海伦·凯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李辛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0135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3217892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3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