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专注自己/中国当代青年企业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翻开各种励志书籍,上面都会告诉你:学习成功之术,你也能成功。但是,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才会行之有效。而我们能够告诉你的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就是朱新月所著的这本书的名字“一生专注自己”。

比尔·盖茨专注于电脑软件创新,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系统。

杨致远专注于信息搜集,开创了Yahoo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户网站。

李彦宏专注于拉近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了百度这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只要你一生专注一个梦想,就是踏上了成功之途!

内容推荐

朱新月所著的《一生专注自己》系《中国当代青年企业家》丛书之一。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百度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经过多年发展,百度已经牢牢占据中文搜索引擎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李彦宏曾经获得“IT十大风云人物”,“改革开放30年30人”等荣誉称号,美国《商业周刊》和《财富》等杂志,也多次将李彦宏评为“全球最佳商业领袖” 和“中国最具影响商界领袖”。《一生专注自己》从十一个方面对李彦宏的创业、创新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理解成功,在试图成功之前;理想,如何找到目标;责任,是确立理想的标尺;学会专注;践行,一步步接近理想:专注,不是不抬头看路:创业,需要长期努力去做的事情;激情——在工作中燃烧释放;责任一用技术改变世界:面临抉择,重在坚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激情成就梦想;自我是唯一的敌人。

主人公名动天下,有关他的江湖传说和商战故事数不胜数,但是,获得李彦宏本人授权的传记图书,这是第一本。这是本书具有的独特品牌价值和文本价值。相信他的创业、创新的经历,对于广大年轻人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理解成功,在试图成功之前

 1.这是一个最适合实现梦想的年代/003

 2.百度是一家风光的公司,她成功在哪里?/007

 3.解密百度的真实成功:为网民节约10亿小时,弥合信息鸿沟/010

 4.李彦宏的成功在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件事,并且用一生来做它/012

第二章 理想,如何找到日标

 1.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023

 2.从自己真正的内心里去寻找答案/029

 3.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033

 4.有些东西在你真正尝试之前不容易看清楚/041

第三章 责任,是确立理想的标尺

 1.责任是一种使命/049

 2.用技术改变生活比财富更值钱/054

 3.整个世界的问题是来自于信息不对称/058

 4.寻求人与信息之间最短的距离/062

 5.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066

 6.为社会做点实事/070

第四章 学会专注

 1.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地方/079

 2.抵制诱惑,专注领域/083

 3.对专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088

第五章 践行,一步步接近理想

 1.在不断选择和放弃中搭建人生舞台/095

 2.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099

 3.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104

第六章 专注,不是不抬头看路

 1.打开眼界才能有所作为/111

 2.这个世界的广阔是难以想象的/114

 3.了解别人都在想什么/118

 4.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122

第七章 创业,需要长期刻苦努力去做的事情

 1.不要轻言创业/129

 2.创业需要胆量和坚持/132

 3.创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伙人/136

 4.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140

 5.永远不要在你的钱花完的时候去融资/144

 6.把复杂凝练为简单/148

第八章 面临抉择,重在坚持

 1.坚持是一种习惯/157

 2.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足巨时,最重要的是学会坚持/161

 3.坚持,不需要退路/166

 4.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173

第九章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1.不让别人的错误决定自己的未来/179

 2.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184

 3.把公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187

第十章 激情成就梦想

 1.对所做的事情要有激情/193

 2.面对困难,一定保持激情/196

 3.把创新融人我们的血脉当中/200

 4.共同的梦想,造就可依赖的团队/206

第十一章 自我是唯一的敌人

 1.野心和实力一样大/211

 2.知我长,知我短,修身养性,不断完善,/216

 3.严谨细致是成功的生命/220

 4.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一切/224

 5.每临大事有静气/228

 6.着眼世界,胸怀天下/233

附录 百度的36条“文化论语”

试读章节

早在上高中时,李彦宏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那时候的计算机还十分“原始”,就是躺在桌子上的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加上一个小几号的“电视”(显示器)。

李彦宏所在的山西阳泉一中是省重点,所以比较早地配备上了计算机。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和配套设备十分昂贵,自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学校就从各个班级里按照成绩择优录取了一批学生,成立了计算机学习小组。数学成绩突出的李彦宏得以人选。他兴冲冲地研究起这个新鲜的玩意。

当时学校的计算机,还没有装备现在的Windows系统,因此在使用者看来,黑色的屏幕上只有单调无比的数字和操作符,而穿孔打印出的纸带则如同天书。但是,就是这样的计算机,依然牢牢地吸引住了李彦宏的目光。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计算机科学知识。

在李彦宏上高二时,山西省曾经举办过一次计算机编程大赛,李彦宏凭借着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夺得了阳泉赛区的第二名,顺利进军决赛。他踌躇满志地奔赴省会太原,不料却在决赛中一败涂地——他竟然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的题目。这让他十分沮丧。

所幸,少年人特有的青春开朗很快就冲淡了这种沮丧,在考试结束之后,李彦宏和同学们一起去逛书店。在新华书店里,李彦宏望着满满几个书架的计算机科学的书籍,瞠目结舌——在阳泉,这些书他连听都没听说过。他想:那些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肯定看过很多计算机的书。而自己在阳泉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一败涂地。而且,单单一个太原就是如此,那么,北京呢?上海呢?……放眼全国的高中生,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实在是很可怜的……或许,那个时候的李彦宏,只是完成了一次少年人不成熟的思考,但是,这却导致他在一年后填报高考志愿时,有意地避开了计算机专业。

1987年,19岁的李彦宏背着自己的行李,同时也背着家人和朋友的期望,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大学读书。这是一个外省青年实现自己人生跳跃的第一步:考进重点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大学里,李彦宏学的是图书情报专业。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和那些分数不够才上图书馆系的同学们不一样,李彦宏的第一志愿就是图书馆系。但是,现实让他有些失望。“几十年的文科系,老师还在讲一些图书馆方面的知识。”在这里,李彦宏学到的是怎样摆放存储资料,以便利于读者阅读。老师们告诉李彦宏,即使读者知道在图书馆里一定能查到某条资料,但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话,他们依然会放弃的。“比如,读者知道国家图书馆有一本书,说鱼香肉丝怎么做,但是,去那里很麻烦,需要坐公交车,他就不查了。”

当时的李彦宏虽然并不知道这些理论对自己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记了下来。直到很多年之后,他才醒悟到:“这个理论对很多人而言,简单到没意思。但对应到搜索引擎,就能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应向速度。用户付出的努力大一点,就会赶走一部分的用户。”所以,正是在图书馆系学到的理论,后来指导李彦宏强调搜索引擎的应向速度。哪怕为了提高0.1秒,都要不惜血本。

作为图书馆系的学生,李彦宏也要去听计算机系老师讲的实践性的计算机课程。李彦宏觉得老师讲的课比较简单,就开始自学计算机课程。至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重要的课程,他就直接去听计算机系的课。

在很多大学生把业余时间都用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或是呼朋唤友、吃喝玩乐上的时候,李彦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上。他废寝忘食地吸收着所有能够接触到的计算机科学知识。

李彦宏很快将目标锁定在出国上,因为国外有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我没有远大理想,许多人小时候想当科学家,我没想过,但我每个阶段目标都很明确:初中考高中,我一定要考上省重点阳泉一中,否则考大学就没太大希望;高考,我一定上北大;进了北大,我一心想出国。”

可是,命运似乎有意考验这个“一心想出国”的青年学子:李彦宏在大学期间,托福就考出了600多分的成绩,他信心十足地向美国的20多所高校寄出了申请材料,但是美国很少有大学开设图书馆情报学专业,所以这些申请资料石沉大海。

最后,直到毕业,李彦宏才收到了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当他做好所有的准备,兴冲冲地去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的时候,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由于没有得到奖学金资助,李彦宏遭到拒签,理由是“有移民倾向”。

郁闷的李彦宏走出大使馆,看着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长吁了一口气。他明白,从今天起,.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要面临着艰难的生存考验。出国的梦想,并没有因为一次拒签而熄灭,但是他首先要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所以,李彦宏随便找了一份广告市场调研的工作,且对公司直言相告:“我将来一定会出国,做不了很长时间的。”他负责的是广告效果调研。看起来,这份职业似乎远离了他的人生理想,但是,做事专注的李彦宏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用心观察、体会、总结,为自己积累经验。最后,他终于参透了当时广告业的流弊,那就是:看似花样百出的广告却掩盖不住形式杂乱的缺陷,以致很多情况之下完全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造成客户付出的广告费大半被浪费掉。李彦宏的想法是:如果有一种广告模式,可以让客户按照广告的效应来付费,那么一定会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肯定会大受欢迎。那么,这种模式是什么样的呢?——李彦宏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个念头,奠定了日后百度商业模式的雏形。

在工作的同时,李彦宏继续申请出国留学。1991年秋,他终于拿到了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有奖学金。李彦宏忐忑地去办理签证,这次命运没有再为难这个执著的青年——他终于过了。

P13-15

序言

2010年,一部短片《盒子里的梦想》风靡网络,引得无数人争相观看和追捧。这部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视频,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就在于它讲述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80后”这一代人追梦的旅程。

在现实中,太多年轻的和不那么年轻的人都经历过寻梦失败的辛酸,当奋勇冲锋的激情褪去,他们便习惯于平庸的生活,每日里为了谋生而奔走,看着昔日的梦想渐行渐远,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

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会为自己找出种种的理由,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客观条件达不到。很少人会反躬自省:原因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呢?

其实,这个时代有其美好的一面,因为它对我们的梦想十分宽容,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然后为之去奋斗,去收获成功,享受喜悦。

可是,太多人拥有梦想,并且满怀激情地扬帆起航,但在追梦的旅程中,很少人能够坚持到底,更多的人行至中途便停下了脚步。

这又是为什么?——答案是:浮躁。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做梦的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掉专注的能力。浮躁的心态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寻求快速成功的方法。我们相信一切事情都会有捷径,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捷径,却忘记了成功源于积累;我们不愿错失每个“机会”,四面出击,八方寻觅,最终却一无所获……

最终,我们无法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为一个梦想而奋斗一生。于是,我们只能够望“成功”远去而兴叹,任时光流逝空悲切。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人们视为成功的偶像。而纵观他们的奋斗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最大的共同点是:一生只做一件事。

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经历深刻地说明了“专注成就梦想”这个人生真谛。在“机会”和“梦想”遍地皆是的年代,唯一不让机会溜走,不让梦想化为浮云的方式,就是专注。1999年底,怀抱“用技术改变人们生活”的梦想,李彦宏放弃绿卡回国着手筹建百度。百度这家公司也因此拥有了梦想:“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每一天,李彦宏和所有百度人都为这个梦想专注前行。

“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边陲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一个人通过百度搜索,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2005年,在获颁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李彦宏说道。

为了“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一系列关于专注的法则被写入百度的企业文化:“专注如一”、“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用户需求决定一切”、“把事情做到极致”、“让产品简单,再简单”、“只把最好的结果传递给下一环节”、“从可信赖到可依赖”……

我们可以反躬自省一下,也许我们没有成功,恰恰是因为欠缺“专注”这种能力。假如有一天,你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这种能力,并努力培养和获取这种能力——那么你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翻开各种励志书籍,上面都会告诉你:学习成功之术,你也能成功。但是,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才会行之有效。而我们能够告诉你的行之有效的成功之道,就是这本书的名字“一生专注自己”。专注,是希望你能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专注并非一成不变,并非故步自封,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地接近现实。

比尔·盖茨专注于电脑软件创新,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Windows系统。

杨致远专注于信息搜集,开创了Yahoo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门户网站。

李彦宏专注于拉近人与信息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了百度这个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只要你一生专注一个梦想,就是踏上了成功之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专注自己/中国当代青年企业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新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845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1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