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
内容
编辑推荐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由王健平所著,本书从历史舞台中截取十一段宏大毁灭的不同场景,并将聚光灯集中于帝国中层内面临重大选择的不同人物,或观察其性格招致的错误,或展现其理想铸造的失误,或同情其不幸的人生选择,或抨击其低劣的人格定位。本书寄托了作者这样的微薄希望:这本小小的历史读物,为读者奉献出的不仅仅是点滴的趣闻轶事,更希望通过对个体和组织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叙述分析,带来另一个观察视点、另一种思考模式。

内容推荐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由王健平所著,本书为读者奉献出的不仅仅是点滴的趣闻轶事,更希望通过对个体和组织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叙述分析,带来另一个观察视点、另一种思考模式。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从中国社会的历朝历代多重政治势力角逐博弈的过程中,挑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按节加以阐述,向读者展示出历史上一幅幅生动的盛衰图卷和政坛百态,从中梳理出“中层垮,帝国必然垮”的历史脉络。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借古明今,看清历史内在的必然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目录

序言 /1

一、秦帝国——趋利避害的仓鼠哲学家 /1

 1. 赵高:偷走帝位的硕鼠 /3

 2. 李斯:目光短浅的仓鼠 /7

 3. 胡亥:最失败的接班人 /12

 4. 子婴:千古艰难唯一死 /17

二、东汉——盲动拆台的群臣 /21

 1. 外戚、宦官、士人:谁会杀死东汉? /23

 2. 李膺:有一种幼稚叫登龙 /28

 3. 何进:被“上面有人”害了 /35

 4. 董卓:拆掉所有人的台 /40

三、蜀汉——被理想主义拖垮 /47

 1.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美好传说 /49

 2. 关羽:从起点开始就出错 /54

 3. 蒋琬:治国理想空徒劳 /60

 4. 姜维:理想尽头是悲哀 /65

四、西晋——嬉皮士的时代病 /71

 1. 竹林七贤:鸵鸟的姿态 /73

 2. 石崇:此生不差钱 /81

 3. 王衍:吹垮帝国的高人 /87

 4. 五石散:名士们的难言之“瘾” /94

五、隋帝国——被玩完的遗产 /101

 1. 杨勇:遗产争夺战的输家 /103

 2. 李密:关陇门阀 = 职业造反专家 /111

 3. 宇文化及:大好头颅,我来斫之 /118

 4. 李渊:被低估的“阿婆” /123

六、北宋——文人的倔脾气 /131

 1. 王安石: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133

 2. 神宗群臣:到底谁在反对变法? /141

 3. 司马光:东风和西风的战斗 /151

 4. 蔡京:把道君推向漠北 /158

七、建文帝——纸上谈兵空余恨 /167

 1. 朱元璋:淮右布衣,敢教日月换新天 /169

 2. 朱棣:恰似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172

 3. 削藩:大书呆 + 官二代 = 闹剧 /175

 4. 建文群臣:平日袖手谈心性,

 临难一死报君王 /180

八、明帝国——历史从不缺少叛徒 /185

 1.李永芳:帝国的背叛者 /187

 2. 袁崇焕:规则的背叛者 /193

 3.毛文龙:职责的背叛者 /200

 4. 吴三桂:方向的背叛者 /208

九、太平天国——天京城的 2700 个王爷 /215

 1.洪秀全:从“永安封王”

  就埋下了祸根 /217

 2. 杨秀清:想取代老大的中层 /220

 3.石达开:被推向不幸深渊 /223

 4. 烂掉的中层:王爷满地走,

  侯爷多如狗 /226

十、清帝国——裙带联系五十年 /229

 1. 李鸿章:千古第一裱糊匠 /231

 2. 丁汝昌:悲情刘公岛 /235

 3. 盛宣怀:顺着铁路推向灭亡 /241

 4. 袁世凯:叹息神州变缺瓯 /247

十一、所用非人——“大总统”的皇帝梦 /253

 1. 宋案:说不清,道不明 /255

 2. 严复:荒唐闹剧总归空 /260

 3. 袁克定:梦中的皇位 /267

 4. 北洋诸将:各寻各自门 /270

试读章节

赵高:偷走帝位的硕鼠

公元前210年7月,河北沙丘,大人物秦始皇赢政的死亡,预示着秦帝国动荡的开始。

赢政当之无愧配得上这个“大”字,“天”下去“一”即为“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天字第一号人物。调兵遣将攻灭六国,易如反掌,会聚人力筑就长城,指日可成,至于北抗匈奴、南讨百越、设郡县、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之类,虽然被后世史家们津津乐道而深为研究,但在赢政看来,却也只不过是每天批阅的十几斤竹简公文中的一道手续。

然而,他终究无法抗衡天道,脑力超负荷运转,体力严重透支,决定了赢政要弃其“大”而归其“天”。在第五次东巡中,受到了传闻中“始皇帝死而地分”传言的心理打击,紧绷的身心状态终于超过临界点,赢政居然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陷入了弥留状态。

这个消息被严密封锁,和所有大人物一样,赢政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意志力可以战胜一切健康问题。因此,没有任何臣子敢想象君主会陷入昏迷,更不用说准备具体的应急方案了。

此时所有人唯一合理的举动,只能是刻意保持表面上的安宁。

在这之下,帝国中层官僚们的内在躁动逐渐沸腾,宛如即将冲出地表的岩浆一般鲜红炽热,而赢政临终前关于继任人的诏书更将这样的情绪直接推向顶点。

诏书相当简单,只有一句话,但却重点得要命:“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诏书是写给驻扎在长城的大皇子扶苏的,赢政生前讨厌扶苏的进谏,而将他“发配”塞外,但人之将死,往往对世界的看法也会发生陡然逆转。此时,赢政大概终于明白了扶苏作为继承者的优点,并决定在死前亲手将他推上帝位,弥补自己迟迟不决的错误。

然而,由于一种名叫赵高的个人力量,这封诏书注定永远无法送到扶苏的手中,其生命之钟也将被停止在他皇长子的生涯上。

赵高在历史上评价很低,甚至于其身份也被传言成为宦官,而几乎成了一切关于太监野史的当然开篇人物。但用现代眼光看,赵高对秦帝国瓦解的推动,还可能包含了深刻的“复仇”主题元素,而赵高本人的命运中,多少也因此含了几分悲情。

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后代,全家男性死在抵抗秦国入侵的战争中,母亲则成为了秦国的奴婢,因为繁重的劳动和非人的屈辱而死去。赵高本人以奴隶后代的身份出生,成年后则从秦宫中最低等的杂役做起。

这样的经历,决定了赵高身上的“鼠性”:你打不到他、看不见他、摸不透他,但他却无处不在,无事不知,无事不控,无人不解。他永远在暗处,但却永远清楚明处发生的一切。

很快,凭借着家族遗传的高智商,加上身份和经历赋予的性格优势,赵高开始了他的政治道路。一笔漂亮的篆体书法,加上对公文的准确理解和执行,让赵高在政治游戏中渐渐脱颖而出,到赢政第五次东巡时,他已经作为中车府令而随行了。在帝国的官僚体制中,这样的官位从级别和职务上看都并不算最大,充其量相当于高级秘书——何况负责的工作也只是管理皇帝的车马和玉玺符令——但实际上,他很快将之运用到极致。

由于自己同扶苏看重的名将蒙恬、蒙毅兄弟有相当的过节,赵高在第一个知道了赢政紧急诏书时,马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封诏书就是自己政治生命的断头台,甚至是自己生命的终结点。除非让诏书消失在沙丘的黑夜中,不然,自己一切过往的努力都会化为云烟。

于是,赵高扣押住要命的诏书,并立刻行动起来。帝国的中枢停摆了,硕鼠的私欲即将得逞。

赵高首先找到了同行的第十八皇子胡亥,作为赢政为胡亥钦点的书法老师,赵高在胡亥面前有着仅次于赢政的地位和权威。同时,赵高也太了解这位皇子的秉性——他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短短的一席话,赵高很快获得了胡亥的支持和“授权”,他将更有理由和勇气放手一搏。

紧接着,抢在赢政尸体发臭而走漏风声之前,赵高又将帝国丞相李斯拉了过来。虽然面对着的是学术水平高深而政治经历丰富的学者型官僚,赵高却依旧用相同的利益理由说服了李斯。他告诉丞相,自己的困境也放在他面前,如果扶苏上台而蒙氏家族得势,身为丞相的李斯利益损失将更大,相反,如果是胡亥得势,一定能被控制好,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赵高的理念中,所有人不过是生存在帝国这个华美宫殿之下的老鼠而已,从他自己到胡亥和李斯都一样。因此,只要向他们证明其个人利益受到了威胁,没有人会为了帝国的利益,而舍弃自身。

事实证明,起码在对胡亥和李斯的看法上,赵高的判断没错。作为帝国统治体系中最核心的中层,李斯终于倒戈,三人阴谋委员会正式成型,伪造的诏书也迅速出炉。

P3-5

序言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希望的阳光穿透厚重云层,播撒到神州国土的每个角落,勾勒着充满欣喜和憧憬的复兴前景。

然而,“忘记历史即意味着背叛”,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几千年历史复杂的“双面”性。

一方面,在如斯漫长的岁月中,这个伟大国家在不断凝聚的封建体制下,创造出悠久的文化传统、丰盛的物质文明,雄踞寰宇、几乎无人可及。

另一方面,帝国体制的每次重建,几乎都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浩劫,更是顶层统治者未曾设计过的场景——

镜头一

公元180年前后,东汉的全国人口统计数字已超越西汉时代的峰值,高达7000万。

仅仅在几十年之后,随着帝国全局的糜烂,加上天灾人祸的侵袭,魏、蜀、吴三国鼎立初期,全国人口的总数已经下降到868万人。

这个可怖的统计结果,意味着全国有98%的人口在帝国消亡的过程中“非正常死亡”。

镜头二

1644年3月17日,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朱由检起床后接到报告——大军已经包围了北京城。

第二天,皇帝亲手写下遗诏,但显然无处可送。他只能仰天长叹、狂饮美酒。带着醉意地让皇子脱下华美朝服,换上破烂衣服逃生,并固执地要求后妃全部自尽,然后丧心病狂地持剑将试图出逃者一一斩杀。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两位公主同样死在他的御剑之下。

最终,彻底崩溃的皇帝,用一根麻绳将自己吊死在煤山东麓的老槐树上。

这位勤政但不优秀、无助且更不走运的朱由检,用最惨烈的死亡方式,将其全家变成滚滚烟尘中的祭品,亲手奉献给一同消失的大明帝国。

镜头三

1914年冬至凌晨,北京天坛。

栏杆旁,一排排士兵身着制服、头插羽毛,同时手持长矛,看上去不伦不类。

道路旁有两百多名乐师,身穿奇特的缀星蓝底长袍,手捧先秦时代的乐器,寒风中呜呜而作。

一大片文武百官,身着祭祀长袍,全体翘首以盼,等待最后出场的那个人。

不久之后,骑兵护卫下的专车来到了圜丘墙外,一顶八抬大轿将总统送到了墙内临时搭建的帐篷中。等他更衣完毕,帝制演出的彩排——冬至祭天,将正式开始。

一年后,袁世凯走出让他九泉抱憾的最后一步——称帝。

八十三天后,“洪宪”梦碎,人亡政息,人们在其桌上发现了袁世凯最后的手书:“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从皇位之始的赢政,到帝国梦短的袁世凯,同一种体制在不断循环中,像女娲造人一样捏就408位大大小小的皇帝,各自建立起疆域大小不等、世袭时间不同、历史评价迥异的政权。在这些执政者的眼中,有一统天下的浩然之气,也有偏安一隅的无奈局促,但其身后,无疑都有相同的闪光梦想在驱动:以帝国的形式和名义,集纳整个民族的诸多精英,建立属于家族的不世功勋,创造并谱写令后人目眩神迷的永恒历史。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千多年以来,最终无一位皇帝成功,无一个帝国永生。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暂且忘记不同角度的历史学定律,远离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离开地理、气候、自然的客观环境,甩掉社会和经济学的沉重研究,将考察的目光掠过不同帝国内部的那一张张面孔,人们可以发现,所有的毁灭,都发源于其中某些重要面孔在重要历史关头所展现出的表情。

帝国,犹如一个设计严密的组织,而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动态集体。因此,帝国的开创者只能站在他们所处的时空中,费尽心机与才智,利用对人性的一切了解,打造出看起来万世不灭的组织。但他们无法想到的是,随着舞台环境的变迁,任何帝国的中层,都注定出现一道道裂痕,并随着内外环境同时给予的冲击而不断蔓延扩大,动摇整个帝国存在的根基,带来不可逆转的悲剧。

这些悲剧裂痕之始的人物际遇,因此而成为本书关注的重点。

时代变迁的十字路口上,身处帝国中层的社会精英,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前路未卜的暗藏凶险前,本可改变历史的个人力量,究竟展现出如何的应对姿态?

历史本没有如果,但个人的选择存在可能。假如这些人选择了另一种决策模式,另一种沟通方式,另一种人生理念,那么帝国的命运会不会像太平洋的飓风一样,因为亚马逊河畔的蝴蝶静止了翅膀,而就此复归安然?

答案尚未完全可知,但永远值得探索。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今天的人们足以有资格站到理智和文明的最高度,来肆意评论那些早已逝去的灵魂,并用薄薄的一页纸张来概括他们对毁灭应负的责任——这本来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有话语权。

然而,如此板起面孔的检讨,并不足以描绘既往之细节,更不足以警示来者以真实。只有撕去那层简单的善恶标准,或者绝对化的评价体系,转身深入到其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各自选择的不同,才会真正明白,个人的行为,于帝国的毁灭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书从历史舞台中截取十一段宏大毁灭的不同场景,并将聚光灯集中于帝国中层内面临重大选择的不同人物,或观察其性格招致的错误,或展现其理想铸造的失误,或同情其不幸的人生选择,或抨击其低劣的人格定位。本书寄托了作者这样的微薄希望:这本小小的历史读物,为读者奉献出的不仅仅是点滴的趣闻轶事,更希望通过对个体和组织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叙述分析,带来另一个观察视点、另一种思考模式。

无论如何,纵然是螺旋形的方式,人类的宏观足迹,也永远会攀登于进步的道路。属于帝国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当征途上跋涉的人们回首相望,因为本书中的那些面孔而悚然警醒并获得宝贵经验,我们有理由因此相信,研究和发现这样的历史,依然充满乐趣,同时具备足够意义。  王健平

2013年3月3日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败于中层(时代路口的44张面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健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669715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7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