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考思辨
内容
目录

高考与社会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举国大考”的合理性——对高考的社会基础、功能与影响之分析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

高考的社会功能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规建设述评——兼谈考试立法的必要性

高考与教育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

试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

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

论高考的教育功能

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

自主招生联考:是耶?非耶?

高考与科举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

废科举的教育影响

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考试存废的视角

域外高考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

社会维权系统分担高校招生公平责任:美国的启示

法国高校招考制度及其启示

考试社会的域外视角

报章精论

异地高考:为何千呼万唤难出来

“减负”应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高校“结盟”:减负还是掐尖

危机化契机:高等教育的出路——对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

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评

理性反思“史上最牛高三班”

校长推荐在美国也不是主流

要防止自主招生变成另一种应试

重新审视城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学业水平考试:从考试到评价的新起点

恶性竞争:招生失序的危险信号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女多于男”

高考改革:守望理想,更应立足现实

高考改革首重公平

对南科大改革应持平常心

多管齐下治理高校生源竞争“混战”

破格特招蒋方舟合理吗

自主招生会取代高考吗

“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

创特色明定位选拔多样化人才

博导的招生话语权亟待扩大

大学的魅力在于大师

后记

内容推荐

《高考思辨》是作者郑若玲近十余年发表的高考问题研究主要论文之集结,分为“高考与社会”、“高考与教育”、“高考与科举”、“域外高考”、“报章精论”五大板块,内容涉及高考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高考的科举渊源、高考与域外高招的比较,以及高考改革广受关注的种种问题。论文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讨论;既有理论解读,又有实践剖析;既有国内视角,又有国际视域;既有历史探寻,又有现实针砭。作者以公平为圭臬,以历史为照鉴,深入现实之中,提出精辟见解,不是简单化地“就考论考”,而是将高考问题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中来思考,令《高考思辨》拥有强烈的现实感、较高的开阔度与较强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高考思辨》分为“高考与社会”、“高考与教育”、“高考与科举”、“域外高考”几个板块,考虑到可读性与体例的不同,将报刊小文另立“报章精论”板块。作者郑若玲以公平为圭臬,以历史为照鉴,深入现实之中,提出精辟见解,不是简单化地“就考论考”,而是将高考问题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中来思考,令本书拥有强烈的现实感、较高的开阔度与较强的可读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考思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若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32120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