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去往何处?尽管华盛顿有着军事优势,但其经济基础在越南战争之后已被削弱,随后经济大萧条和信用评级的降级、国际权力向东方的转移都加速削弱了其经济基础;并且,由于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潭,它的全球权威也被削弱了。

在严密的文字里,两位作者开始了有关美国帝国地位的辩论。他们调查了认为美国在走下坡路的观点,也分析了美国仍然保持超级大国地位的论述。通过解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的新的帝国治理系统,《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作者:比伦特·格卡伊)找出了美国国内外的弱点。

《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认为,由于金融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系统性弱点,美国已经不再拥有超级大国的力量。

内容推荐

2005年,在公开发表的首部合著《新美式帝国主义》中,我们曾经预言:“在逐渐形成的以美元为基础的体制里,全球化或者说金融化是存在不下去的,并且,这个体制威胁着在迪安·艾奇逊和保罗·尼采影响下于20世纪40年代确立的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美国的衰落》一书提供了一种历史和理论视角的回顾,一种关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英美缓慢而痛苦的没落过程的回顾,在这个过程中,英美为世界其他资本主义集合体的崛起而困扰,特别是东南亚的崛起。这《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作者:比伦特·格卡伊)辨明了存在于大西洋经济体分裂倾向中明显可见的改变和那些不那么清晰的断层线。

从“重大事件”的角度,我们重新解读了过去:我们以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出发点。2007年夏天,这次危机沉重打击了英美的心脏地带,并且继续向实体经济危机和政治制度危机的方向演变,而一直以来恰恰是这些政治制度试图管理危机,但却失败了。我们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早期,它与资本主义世界中首屈一指的帝国力量——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是二位一体的。帝国秩序中第一和第二强权,美国和英国均试图寻找危机与衰落的应对之策。但是,就它们本身的结构性危机而言,。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这两种主要的应对之策并没有成功扭转颓势。恰恰相反,全球化——我们这里将其作为“美国领导的金融化”的同义词来使用——和新自由主义还进一步削弱了英美,同时支撑了其他近来走向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例如俄罗斯),或者那些美国治理下债务缠身的经济体(例如拉丁美洲)的崛起。类似美国的、人为造成负债累累情况的经济体难以充分刺激国内需求。现在,这些新兴的政治经济体已经崛起到能够直接挑战美国霸权的程度。简而言之,对美国来说,这就是全球化的悲剧所在:美国领导制定的政策恰恰削弱了自己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

换句话说,当权力从西方向东方(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转移时,重塑了帝国秩序。美国之外的其他中心的崛起正符合马克思主义者描述的全球体系的特征。正如列夫·托洛茨基察觉的那样,这在理论上可以称为“不均衡但相互关联的发展”(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某种意义上,这个描述假定世界发展的动力总是来源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来自西方的德国和日本的竞争第一次削弱了美国领导的霸权制度,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这方面则更胜一筹。

我们力图超越“不均衡但相互关联的发展”这一概念。如果权力向世界东方的转移是不真实的,那又是什么正把全球帝国的权力分散到各个地区和方向,从而重塑阶级和权力关系的呢?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可以用“全球断层线”来指称这种结构性的、全方位的力量。这一称谓涉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和阶级斗争导致的经济、地缘政治、环境、政治,甚至是理念领域的不均衡但相互关联的发展。这些发展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苏联解体、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9·ll事件”后战略建构主义在美国的抬头——即说,凭空构想出“反恐战争”的迷雾——诸如此类。现代历史上,世界还从没有处于这样一种境地。这个研究就是要从这些发展中挑出来三种主要的缺陷,无论是美国,还是所有正在崛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力量都具有的三种缺陷:

从历史角度而言的一种异乎寻常且极其复杂的全球化(例如,得克萨斯和蒙大拿州的养老基金持有希腊债务,如果一旦希腊不履行债务会怎么样)。

一个处在生态灾难边缘的世界(例如,气候变化问题)。

原材料的有限性日益凸显(混合动力车能代表未来吗)。

这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紧密相连。相对于制造业和整个经济而言,金融体系的爆炸性增长、谋求衍生财富的投机性不稳定金融工具的扩散,已经破坏了英美的心脏地带。不可避免地,这种脆弱性在西方正变得日益明显,但是,如果未来东方也表现出同样的脆弱性,也采用相似的金融工具和方式去处理工业部门盈利危机的话,也没什么令人吃惊的。

长期来看,整体上,世界最大的脆弱性很可能是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诸如石油、食品和水等关键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以及至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存在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均表明了全世界统治阶级在控制全球断层线的离散式结构性权力方面无能为力。显然,不仅对美国而言这些是脆弱性,对全球各个力量中心和整个世界也是如此。世界或许已没有能力去维持由中国或者印度领导的另一个重大的发展冲击,因此,至少在全球主要资本中心(欧洲、西半球、南亚和东亚),唯一可行的替代选择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为导向,以民主方式和地区性计划来管理全球经济。

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在描述霸权转移和全球危机方面,全球断层线超越了到目前为止的任何国际关系文献中已经成熟的概念,包括不断演进的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各种分支。受到安德烈·冈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著作的鼓舞,这个概念甚至可以突破“不均衡但相互关联的发展”这样意义明显的概念,从而推动国际关系研究到达新层次。我们认为,尽管这个新概念具有相当的启发价值,它仍遭受了“前西方的”, “不是真正全球性概念”的质疑(下文将明确地定义贯穿于《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的这个术语,以及其相对于“不均衡但相互关联的发展”概念的优势)。  《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将按照下列方式展开论述。

第一章着眼于方法论问题,定义本书中的核心概念和检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的文章和见解将接受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主要著作的验证,例如,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利奥·潘尼奇(Leo Panitch)和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等相关作品的验证。第二章是对所谓“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批判论述,奠定了对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进行透彻检查的基础。这种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正如英美为核心的政治体系一样,即使不是出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也是在那之后就立即出现了。第三章和第四章以“金融治理之道的失败”为题目,反映了我们一直以来所遵循的西方发展轨迹的分又。从1971年到1991年,原来发展轨迹上的增长就非常疲乏,盈利也非常低,但是,表面上看,克林顿时代,增长速度以及制造业与金融业的盈利率重新振作起来。这两章将表明,正如以前那些由凯恩斯学说和固定汇率推动的,对资本积累危机所作出的政策反应一样,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没能扭转西方盈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些盈利其实大部分是由债务带来的,20世纪90年代更是如此。

如果金融化是影响着所有强权(无论这些强权正在上升还是正在衰落)的一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极其重要的脆弱性的话,那么,另外两种非常重要的脆弱性是资源耗尽与生态恶化。在第五章与第六章里,我们检查了美国和正在崛起的潜在强权——第一位和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这两种关键脆弱性。本书的结论概述了这种检查的主要发现,并且说明了一个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良好的和培养真诚人类关系的新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全球断层线

 初步的观察

 超越传统智慧

 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对金融危机的论述

 全球化的悲剧:“漫长的20世纪”的终结?

第二章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全球化深渊,1944-197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

 美帝国对大衰退的应对

 “黄金时代”兴衰起伏的决定因素

第三章 金融治理的失败(1),1971-1991

 对厄内思特·曼德尔的注解

 应对滞胀的商业战略

 不稳定的“石油美元”/“军火美元”体制

第四章 金融治理的失败(2),1991-2011

 向着帝国秩序周期化迈进

 金融化的大爆炸和它是如何破坏增长的

 美国财政部的国际化

 金融化的内爆及其英国案例

第五章 国际权力向东方转移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问题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

 对资源的控制

 扩大中的消费阶层

 巴西的经历

 经济力量转换的一系列影响

 分析和解读

第六章 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

 石油

 石油稀缺性及其影响

 处在危机中的环境

 对环境挑战的回应

结论

 论点概括

 未来的预期

注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比伦特·格卡伊//瓦西里斯·福斯卡斯
译者 贾海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4434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 01-2012-5829
版权提供者 Rightol Media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