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主编的《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通过各种努力追溯了失落及其幻象式恢复之间的矛盾,包括学术性的(如本土主义民俗学),制度性的(日本国有铁道公司的旅游活动),以及市政性的(远野)。本书可供日本文化研究者参考。
图书 | 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东主编的《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通过各种努力追溯了失落及其幻象式恢复之间的矛盾,包括学术性的(如本土主义民俗学),制度性的(日本国有铁道公司的旅游活动),以及市政性的(远野)。本书可供日本文化研究者参考。 内容推荐 刘东主编的《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通过各种努力追溯了失落及其幻象式恢复之间的矛盾,包括学术性的(如本土主义民俗学),制度性的(日本国有铁道公司的旅游活动),以及市政性的(远野)。同时,《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指出了特别的场所、活动和人超越这种恢复,在当代日本的民族的—文化的语境中保存快乐与失落的方式;还有通过话语实践及修辞的颠覆逃逸的脆弱的类型:大众演剧的戏仿表演及文字游戏,恐山上无法理解的降神咒语和鬼故事传说,远野的黑暗叙事及残存的方言。在通俗化的过程中,这些场所和活动一直让人们感到困扰,它们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样子。它们像是被压抑的可耻存在物如幽灵般的提示一样存在着,虽然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存在——然而它们又必须存在,作为现代性失落处于消逝之中的持续的提示而存在。 目录 总序: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刘东 致谢 第1章 民族的—文化的幻觉与现代性的失落 第2章 知识的旅程:日本旅游形象的塑造 民族文化之旅 发现“自我” “异域日本” 新日本主义 新日本学 第3章 可怕的缺失:《远野物语》与本土主义民俗学的起源 文明及其遗存 口语与写作之间的距离 现代性的奇异 无法判定的权威 初创的学科 第4章 叙述的回归,奇异的地方志 故乡之外的故乡 博物馆化的乌托邦 值得纪念的遗迹 文本的递归 古代的遗存 第5章 幽灵的出现:在恐山召唤亡灵 悼念及其他 超越的边界:题铭、供奉、垃圾 装置中的鬼魂 声音的划分 附体的效果:哀悼和预言 方言与穿越 第6章 戏剧的路口,资本主义的梦 低成本歌舞伎及其承诺 盛大演出 双重的罪行,性别化的戏仿 反叙事及形象 吸引力 短命的礼物 后记:关于重现和复活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消逝的话语(现代性幻象日本)/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玛里琳·艾维 |
译者 | 牟学苑//油小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814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731.369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9-369 |
版权提供者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