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内容
试读章节

我们要知道,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就会变成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就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这种事中外古今都很多。所以,虽然说命运早就注定,但是也不要被命运束缚,还要靠自己去创造。

养成善待命运之心,首先学会“立命之学”,也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和他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的故事,告诉了他的儿子。他要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善事,不可以做坏事。

“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谈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

命运的主人是谁?是自己。所以自己就能够主宰命运,也能够改造命运,推而广之,便形成了“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余”,了凡先生自称。“举业”,指读书求功名,科举考试是也。了凡先生童年时,父亲去世很早,家境很紧张,母亲于是劝他不要读书了,还不如学学医术,既可以养活自己,也能救济别人的病苦,况且这也是先父的遗愿呀。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生活上就能过得去,不至于捉襟见肘。如果医术越来越好,最终成了一代名医,实在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呢,也算得上光耀门楣了。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地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于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的。所以古时候,教师和医生普遍地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古时候念书,为的就是考功名,通过当官来服务大众、造福乡里。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那个天分,没有那个福分,没有那个缘分,一味来强求的话,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宋朝名相范仲淹,童年时就曾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他问算命先生:“你说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耻笑他:“你小小年纪,自负得实在有点过头了!”

范仲淹把话一转,又问:“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下就从宰相变成了医生,于是问他:“你是怎么想的呢?”范仲淹答道:“只有宰相和医生这两种职业才能够救人呀。”

算命先生最后送他一句话:“能有这种心,你真是宰相的材料呀!”

后来,他果然当上了宰相。不管这则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它至少说出了一个道理:范仲淹从小就以救天下为己任,之所以勤奋好学,目标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富贵,而是想帮助社会、国家,帮助世上更多的百姓。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读书志在圣贤”的道理。何为“圣”?对宇宙、对人生的真相与因果关系,能够通达明了的人,就是圣人,在佛门就称作佛、称作菩萨。佛教讲的菩萨和如来,都是人,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啊、仙呀,而是真正明白宇宙万事万物真相的觉悟了的人。而常人,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则是不清楚的,糊里糊涂,人云亦云。既然人生一世来之不易,为什么不做一个明白人呢?所以,我们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

余敬礼之。  “慈云”,是描述佛祖的教育、教学。“慈”是慈爱,“云”则代表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合在一起,就是说,那份慈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笼罩了地上的万事万物,用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去爱护一切众生。“寺”则是由朝廷设立、直属皇帝管辖的一系列机构。建立佛寺的目的,第一是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第二则是讲经教学。所以,佛教的真义,不过是佛祖开创的一套教育体系,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宗教,这点我们不可不分辨清楚。

中国自汉代以后,教育主要有两大导向:一个是佛家教育,另一个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以孔孟之道为主,由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负责推动;而佛家教育,则直接由皇帝亲自推动。所以,佛教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儒家,全国各地寺院林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佛教寺院通常都是教学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学校不多,很多想学习的人,都会到寺院来读书。寺院藏经楼就像图书馆一样,不仅陈列佛教典籍,而且兼收并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书籍无所不收,内容很是丰富。那时的出家人,往往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学者,所以读书人特别喜欢去寺院借住,既可以利用那里的藏书,又可以随时向出家人请教,这才是寺院真正的功能。在历史上,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常常去寺院参禅礼佛,与和尚辩论机锋,还有不少甚至剃度出家,这些都反映出了佛教的鼎盛。可是现在,很多传统都变质了,这可悲的现象不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些子孙愧对列祖列宗吗?

我们称出家人为法师,“师”的含义就是老师,指遵照佛祖留下来的经书与戒律,自己努力修行,并用自己的领悟教化众生。说起佛家的教学,实在是一种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独特教育,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平等教学。只要你愿意学,法师就会认真教导,而且还都是义务的,不取分文。P2-5

目录

养成善待命运之心

养成改过之心

养成积善之心

养成谦虚之心

序言

养心,心香。

人们流连物欲的享受时,往往易使心灵的本性迷失。名利场的奋战,时有悲观、彷徨、失意的心绪。保有心灵的宁静,内心清澈不染,波澜不惊,实在是内心修行的大智慧。

心也需要“养”。把自己的心当做一棵树来滋养,你会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清除贪心和私欲,保持洁净的内心,发展内心的仁、善、美,就像给这棵树浇水施肥,以期它枝繁叶茂。孟子也告诉我们,“养心”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哪棵幼苗能在瞬间长成大树?时间和耐性、细心和体验都不可少。就连帝王,也常在“养心殿”反省自己内心,不断修行自己的养心之德。

“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内心强大”。这句时下颇为流行的名句,道出了社会共同的心理。当你累得无力,内心充满苦闷和彷徨,在不断的求索与挣扎中,却感内心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甚至迷乱到失去了方向。其实不是烦恼本身有多麻烦,而是因为我们总把它放在心里,不肯拿去。人生在世,要修的不是得到,而是一种安然自在的心境。

著名学者、冷月无声(笔名)以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即著名的《了凡四训》)为蓝本,针对当下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实践,阐释了一系列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富有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了凡四训》也深受清代学者曾国藩的推崇,并付诸教育实践,此书一直被奉为人生智慧书,被誉为改变命运和人生的第一经典。书中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读后总是令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断恶修善,及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此书对于今天的我们,是拨开迷雾见明净、重获内心幸福感的良方,更是有益世道人心、社会风气向好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生智慧书。

内容推荐

心也需要“养”。把自己的心当做一棵树来滋养,你会吗?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是著名学者、冷月无声(笔名)以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即著名的《了凡四训》)为蓝本,针对当下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实践,阐释了一系列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富有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了凡四训》也深受清代学者曾国藩的推崇,并付诸教育实践,此书一直被奉为人生智慧书,被誉为改变命运和人生的第一经典。书中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读后总是令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断恶修善,及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对于今天的我们,是拨开迷雾见明净、重获内心幸福感的良方,更是有益世道人心、社会风气向好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生智慧书。

编辑推荐

人们流连物欲的享受时,往往易使心灵的本性迷失。名利场的奋战,时有悲观、彷徨、失意的心绪。保有心灵的宁静,内心清澈不染,波澜不惊,实在是内心修行的大智慧。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是著名学者、冷月无声(笔名)以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家训(即著名的《了凡四训》)为蓝本,针对当下人们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实践,阐释了一系列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富有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书中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袁了凡
译者 冷月无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33597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