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刘伯温/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周群编著的《刘伯温》内容介绍: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各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内容推荐

周群编著的《刘伯温》内容介绍: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一起来翻阅《刘伯温》吧!

目录

一、家世与少年

二、仕元经历

三、辅佐朱元璋

四、晚年进退

五、哲学思想

六、政治伦理思想

七、教育观与人才观

八、军事思想与实践

九、有裨世教的文学观

十、沉郁顿挫之诗

十一、秀雅天成之词

十二、气昌而奇之文

十三、被神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延伸阅读书目

试读章节

刘基的文章和勋业,卓绝一世,这与他出生于一个远祖勋烈卓著、近世文墨书香的家世有关。

刘基远祖为将门世家。第十’一世祖刘怀忠就是一位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光荣殉国的英烈。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吴自称大夏皇帝。当时刘基的第十一世祖刘怀忠任军北番官巡检一职,亲历了这一重大事件。元吴叛宋称帝时,曾以重金和爵位收买刘怀忠,但怀忠断然将元昊派来的使者问斩,坚不附从。当西夏军进攻中原时,刘怀忠与其激战,其妻黄赏怡率兵来援,俘获甚多。黄赏怡也因此被封为永宁县君。刘怀忠最后则抗击西夏而“力战以死”,其忠勇爱国的精神对刘氏家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基远祖世居保安军(治所在今陕西省志丹县),此地汉族、党项族交汇杂处。当时北宋政权与拓跋氏关系颇为微妙,让刘氏充任此职,可见朝廷对刘基远祖的信任。其子绍能,秉承父业,任右班殿直,为军北巡检。绍能在抗击西夏军的战斗中屡建军功,先是在顺宁击破数万西夏军,而后在三十万西夏军大举攻宋时,在破罗川大败西夏军。元丰年问,宋军征讨西夏,宋神宗专门听取绍能的用兵之计,绍能提出,大军远征,需军粮充足才能成功,宋神宗深以为然。刘氏世代为边将,绍能忠勇多谋,更为西夏所忌,于是设计离间,但宋神宗对其深信不疑,认定这是西夏人因畏忌绍能而设的离间计。绍能守边达四十七年之久,深得皇帝的信任,卒于皇城使、兰州团练使任上。

刘基远祖中地位最为显赫的是八世祖刘延庆和七世祖刘光世。刘延庆官至保信军节度使等职,曾以宣抚都统制督兵十万。七世祖刘光世,是南宋时期与张俊、韩世忠、岳飞并称的“中兴四将”之一。曾任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刘光世曾有过捐弃前嫌,驰援韩世忠,共同击退金军的义举,并力主抗金,反对议和。而九世祖永年,虽然不像其祖、父那样显耀一时,但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刘基远祖的武功韬略,显贵的门荫,对刘基清高特立、多谋善断性情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P2-3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各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刘伯温/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06736
开本 32开
页数 1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