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渊上的火(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弗诺·文奇是那种可以令同时代貌似出色实则低能的作家羞愧切腹的大师。正是因为有了《深渊上的火》、《天渊》,宏大的全景式太空冒险小说——加德纳·多佐伊斯所谓的大场景科幻壮剧——才有了内容。焕发出黄金时代最优秀太空歌剧的万丈光芒。文奇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逼真、传神、散布着冒险者、由网络联结的宇宙。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处,尤以细节的缔造和令人惊叹的预见力著称。大量细致又经得起推敲的描述让虚构出的“异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几可乱真。

内容推荐

《深渊上的火》简介:恢弘的大宇宙,无数神奇的种族。当灾难爆发时。这一切神奇都将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之中。千百万个世界的生死存亡。这副千钧重担落在一个不起眼的种族——人类身上。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两个孩子。

以此为线索,弗诺·文奇想象出一个又一个奇异的外星种族。以及种族间的激烈冲突。这位以想象力闻名的科幻作家在《深渊上的火》中充分展示了自己驾驭复杂情节的能力。不仅对大宇宙作鸟瞰式纵览。还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个处于中世纪文明的外星种族——爪族方方面面的生活。

冲突、逃亡、阴谋、复仇。构成波澜壮阔的银河英雄史诗。美国著名科幻编辑多佐伊斯将这类小说称为“大场景科幻壮剧”。正是由于弗诺·文奇的创作,这一类型的作品才能在林林总总的科幻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试读章节

冷冻长眠时不会有梦。三天前他们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现在到了这里。小杰弗里很生气,所有热闹他都没赶上。但约翰娜·奥尔森多却很高兴自己睡过去了:另一艘飞船上有些大人她认识。

约翰娜飘浮在一排排长眠者中间。冬眠箱不断向外排放热乎乎的废气,弄得漆黑的船舱里热得受不了。船壁上长着一块块疥癣似的霉菌。冬眠箱一个挨一个,排得紧紧的,每十列之间留出一条窄窄的飘行小径。有些地方狭小得只有杰弗里才挤得进去。这里躺着三百零九个孩子,所有小孩都睡在冬眠箱里,除了她和弟弟杰弗里。

这些冬眠箱都是医院里用的简易型,只要适当维护,保持通风,里面的人可以躺上一百年,可是……约翰娜擦了擦脸,看着一具冬眠箱的读数。跟靠里头的其他箱子一样,这一个的情况也不好。里面的孩子已经一动不动悬浮了二十天,这种情形再延续一天,这孩子可能就会没命了。冬眠箱的通风口很干净,但她还是又擦拭了一番——不算什么有效维护,更像是祈求好运。

不能怪妈妈和爸爸,不过约翰娜猜想他们正暗中自己责备自己。逃亡很仓促,实验变得糟糕了,最后一分钟里,只能手边有什么就凑合着用什么。超限实验室的大人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保护他们免遭更大的灾祸。可就算这样,本来也还是可以做得更好些,只要——

“约翰娜!爸爸说没时间了,叫你赶紧把手里的事做完,马上回来。”杰弗里的脑袋伸进舱门喊道。

“就来!”她原本就不该来。这儿都是她的朋友,可她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塔米、吉斯克、玛格达……噢,千万千万,平平安安的没事。约翰娜摸索着穿过飘行道,险些和从另一头过来的杰弗里撞个满怀。他死死抓住她的手不放,两人紧挨着飘向舱门。这两天里他没哭过,但不像去年那样满是自顾自的一股闹独立的倔劲儿。这会儿他的两眼睁得圆溜溜的:“咱们要靠近北极降落,全都是岛子,还有冰哩。”

舱门另一头的驾驶舱里,两人的父母已经系好了安全带。贸易商阿恩·奥尔森多朝她转过头笑道:“嘿,宝贝儿,快坐好。咱们一小时内着陆。”约翰娜还了爸爸一个笑脸,几乎被他兴致勃勃的劲头感染了。飞船里设备堆得乱七八糟,二十多天密不透风,一股难闻的怪味儿,但爸爸还是那么精神抖擞,比探险海报上画的人一点儿也不差。显示窗发出的微光映在他的增压服密封条上,一闪一闪。他刚从飞船外回来。

杰弗里一使劲,飘进舱门,拽着身后的约翰娜。他在姐姐和妈妈之间的网状椅上坐好,系上安全带。斯佳娜·奥尔森多替儿子检查一遍,再检查约翰娜的安全带。“待会儿可好玩儿了,好好看,你准能学到点什么。”

“是呀,好多冰。”他又攥紧了妈妈的手不放。

妈妈笑了:“今天不玩冰。我说的是着陆,不用反重力材料,也跟咱们在空间站进港不一样。”反重力垫已经损坏了,爸爸刚才使它们与飞船货舱脱了钩。附着了这么多东西,他们是不可能单凭一具火箭平安着陆的。

爸爸摆弄着下载到他的数据机里的一大堆飞船控制程序。大家都在自己的网状座椅上固定好了。货舱外壳吱嘎作响,支撑冬眠箱的支柱晃来晃去,嗡嗡不已。货舱里还有别的什么哗啦啦响成一片,飘荡着横穿货舱,发出当当的撞击声。约翰娜估计他们现在已经接近1G的标准重力加速度。

杰弗里的视线一会儿落在监视舱外情况的显示窗上,一会儿落在母亲脸上。“不用反重力材料,咱们怎么着陆呢?”他显得很好奇,可声音却有点哆嗦。约翰娜差点没忍住笑:杰弗里知道母亲故意逗他的话头,分散他的注意力,他也挺愿意配合。

“我们这一次只依靠火箭推动下降,一路上几乎不中断动力。瞧中间那个显示窗,那台摄像机拍的就是正下方的情况。仔细看看,你可以眼看着咱们正在减速。”约翰娜估计他们离地面的高度只有两三百英里。运行在太空轨道中的货舱速度很快,阿恩·奥尔森多正利用附着在货舱尾部的火箭减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运载货舱的飞船已经被抛弃了,一块儿被抛掉的还有飞船的反重力垫和超能驱动器。这些东西带着他们飞了很远很远,但它们的自动化控制装置渐渐失去了作用,只好扔下,任其飘浮在身后的空间轨道中。

他们剩下的只有货舱了。没有机翼,没有反重力垫,没有飞行护盾。一只一百吨重的大箱子,借助一具燃烧的火箭保持平衡。

妈妈向杰弗里可不是这么描述的。当然,她说的也是事实。说着说着,杰弗里好像忘了危险。斯佳娜有这个本事,移居超限实验室之前,在斯特劳姆文明圈时,她是个考古方面的畅销书作家。

爸爸关闭火箭,再次进入惯性飞行状态。约翰娜觉得胃里一阵翻腾,直想吐。平常她从不晕机,可这一次不一样。正下方的显示窗里,陆地和海洋的形象缓缓地越变越大。天空中只有几缕云朵,沿着海岸线是一连串岛屿、海峡和海湾。岸边一片深绿蔓延,直伸进山谷,到了山上,颜色逐渐变成黑色和灰色。下面还有雪——也许还有杰弗里说的冰——弯弯曲曲,一片一片。真美呀……他们却对准这一片美景直栽下去!

咣当一声巨响。辅助平衡火箭将货舱掉了个头,使助推火箭对准下方。地面的景象现在出现在右侧显示窗里。助推火箭在一个标准重力下再次点火。一道光晕闪过,侧翼显示窗成了一片漆黑。“哇!”杰弗里道,“像坐电梯,一直朝下,一直朝下,一直朝下,一直……”时速已经降至一百公里以下,使货舱不至于被降落的力量撕裂。

斯佳娜·奥尔森多说得对,像这样从空间轨道下降确实是件新鲜事。当然,正常环境下,这种方法是绝对不提倡的。

逃亡计划根本不是这样安排的。他们本来应该与护卫舰会合,舰上载着其他从实验室逃出来的成年人,会合点自然是在太空中,转运很方便。但是现在护卫舰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只有依靠自己。她的视线不自觉地越过父母,落在舱壁上。那儿是一片熟悉的污迹,像霉菌,从原本干干净净的陶质舱壁上长出来。父母即使现在也不怎么说这些霉菌,只要杰弗里想去摸弄,他们就立即把他轰开。可是有一次,约翰娜偷听到父母谈话,当时他们还以为她和弟弟在飞船另一头。爸爸的声音气愤极了,都带上了哭腔:“徒劳无益!”他的声音很轻,“我们造出了一个魔鬼,然后撒腿就跑。现在可好,陷在飞跃下界无计可施。”妈妈的声音比爸爸还要轻:“跟你说过一千次了,阿恩,不是徒劳,我们还带着孩子们。”她朝舱壁那一片粗拉拉的霉斑一挥手,“有了那些梦……给我们的指示,我想咱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P10-13

序言

太空歌剧的拯救者数字时代的预言家

姚海军

差不多十年前,弗诺·文奇真正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时,他在美国科幻界早已声名显赫。

凭借一部惊心动魄地预言了网络虚拟现实的中篇小说《真名实姓》,这位美国实力派作家在2003年登陆《科幻世界》,用令人震惊的想象和快速推进的情节革新了读者头脑中对赛伯朋克科幻小说灰暗、隐晦的片面认识,引发了一场“弗诺·文奇热潮”。

不料弗诺·文奇在中国“一夜成名”,《科幻世界》却因分期连载成了众矢之的——对结局急不可待的读者通过BBS、E-mail、电话、信件等各种方式对编辑部进行“密集轰炸”,表达共同的不满:这部惊心动魄的杰作应该一次性刊完,让读者饱受期待之苦实属罪过!《科幻世界》在创刊以来的三十余年间,推介了数不清的外国科幻作家,既有老牌大师,亦有当代新秀,引发如此热潮的却似乎只有文奇一人。

对弗诺·文奇来说,2003年是特殊的一年:他在这一年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教授的工作,开始以职业作家的身份进行创作。此前,人们赞誉他在科幻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时总会说:“文奇首先是个科学家,然后才是个科幻作家。”现在,这种说法应该改变了。科幻创作不再是文奇的业余爱好,而是他的工作。

像很多著名科幻作家一样,弗诺·文奇从小就是一个科幻迷.八岁时就尝试进行科幻创作。1966年,他刚从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便在美国著名科幻杂志《模拟》上发表了处女作《书呆子快跑》。这篇小说得到了美国著名科幻编辑坎贝尔的认可,其精妙构思文奇至今仍引以为荣。

1968年和1971年,文奇先后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了数学专业硕士和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教授数学。

文奇非常热爱教学工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创作产量一直不高,从196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至今,他总共有二十几个中、短篇和六部长篇问世。

产量如此低的科幻作家并不多,但显而易见,作家的成功并不一定与他的作品数量成正比。乔治·奥威尔、小沃尔特·M.米勒便是极好的例证,就目前采讲,弗诺·文奇亦属此列。

在文奇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描写电脑黑客与掌控全世界信息资源的人工智能殊死搏杀的《真名实姓》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小说发表时,互联网技术初露端倪,人们为小说中的超炫想象而痴迷,却很难相信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很多时候,人们将开创科幻小说赛伯朋克流派的荣誉归到威廉·吉布森的名下,但实际上,文奇的《真名实姓》比吉布森赖以成名的《神经浪游者》早了整整三年。文奇至今仍是美国最优秀的赛伯朋克作家之一。

弗诺·文奇的开拓性与创造力在“三界”系列作品《深渊上的火》和《天渊》中得到了更为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两部长篇巨著中,文奇构筑了一个按文明层次分为三界的豆荚状宇宙,突破了硬科幻小说一成不变的物理法则,以史诗般壮阔的场景征服了读者,先后在1993年和2000年拿下了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奖杯。

《深渊上的火》和《天渊》是对不断侵袭科幻领域的奇幻小说一次强有力的反攻,让被奇幻小说大肆借用的文明设定重新遵从于硬科幻的统治之下;同时,它们更是对传统太空歌剧的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拯救。从E.E.史密斯将太空歌剧推到巅峰以后,这一流派的科幻小说日渐式微,是弗诺·文奇赋予了传统太空歌剧以崭新的灵魂,使这一流派得以复兴。

这两部作品的中文版于2004年和2005年出版后,弗诺·文奇迅速成为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外国科幻作家之一。

为满足更多读者对这两部经典作品的需求,我们特别推出精装本,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一新的尝试。

书评(媒体评论)

弗诺·文奇是那种可以令同时代貌似出色实则低能的作家羞愧切腹的大师。

——美国科幻杂志《模拟》

正是因为有了《深渊上的火》、《天渊》。宏大的全景式太空冒险小说——加德纳·多佐伊斯所谓的大场景科幻壮剧——才有了内容。

——美国科幻杂志《轨迹》

焕发出黄金时代最优秀太空歌剧的万丈光芒。文奇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逼真、传神、散布着冒险者、由网络联结的宇宙。

——美国科幻杂志《交叉地带》

《深渊上的火》、《天渊》——弗诺·文奇最优秀的杰作。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格里格·贝尔

多年以来我读到的第一本真正宏大的科幻小说……弗诺·文奇堪称当今最具想象力的科幻作家。

——姜国薯名科幻作家大卫·布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渊上的火(精)/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弗诺·文奇
译者 李克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54583
开本 32开
页数 66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4-01-01
首版时间 2004-01-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3
出版地 四川
217
156
4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Ralph M.Vicananza,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