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说吧莫言/南方周末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夜之间,莫言火了。当晚中国网民都成了文学评论家。而这本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莫言访谈录,“好风凭借力”,纯属巧合地“赶上这波了”。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读过黄灿主编的《说吧,莫言》就会发现,仅仅知道《红高粱》还不能完全读懂莫言,仅仅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完全代表莫言。

内容推荐

《说吧,莫言》均以访谈文章构成:陈安娜、龙应台、刘再复,名家眼中的莫言;管谟贤、管贻兰,亲人眼中的莫言;《南方周末》、《环球名人坊》、《文艺报》,记者对话莫言;孙郁、张悦然、葛亮、马丁·瓦尔泽,同行对话莫言。自述和对话,不同时代人的不同思考,展现的不仅是作家的个性魅力,或是其文学作品的价值,更多的是将思考落脚于思想的高度。一个好的作家,除了具有道德良知,亦应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思想者。

读过黄灿主编的《说吧,莫言》就会发现,仅仅知道《红高粱》还不能完全读懂莫言,仅仅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完全代表莫言。

目录

诺贝尔时间

 莫言说

 问莫言

 亲人眼里的莫言

 莫言的强项就是他的故事

——专访莫言小说瑞典语译者陈安娜

 龙应台、刘再复说莫言

莫言其人

 莫言是怎样炼成的

 莫言的国

 莫言:梦幻文字背后的现实足音

人生故乡与文学

 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

——莫言访谈录

 记忆被一种声音激活

——莫言谈《檀香刑》的写作

 《生死疲劳》和中国古典文学

 《蛙》的虚构和姑姑的真实故事

对话录

 鲁迅对我的影响

——莫言孙郁对话录

 “55后”对话“80后”

——张悦然对话莫言

 作家写故乡,是一种命定的东西

——莫言、葛亮对谈

 莫言对话瓦尔泽

试读章节

为什么惊喜,为什么惶恐

南方周末(以下简称“问”):你获奖后的第一反应,媒体报道有几种不同版本:狂喜和惶恐;惊讶和觉得遥远;还有“没什么可兴奋的”。上述表达哪种更准确?或者都准确?再或者是一种复合式的反应?

莫言(以下简称“答”):10月11日18点40左右,我接到评奖委员会的电话,通知我获奖并询问彼时的心情,我说的是惊喜和惶恐。为什么惊喜?全世界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包括中国——都没有获得,排着漫长的队伍,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年轻的。他们有的80多岁才获奖。为什么说惶恐,我想,这么巨大的荣誉降落在我身上,面对世界上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都有获奖的理由,但他们没有获得,我得到了,因而惶恐。“惊喜”经过两道翻译就变成了“狂喜”。白岩松电话连线采访时也问了这个问题,因为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当时心情比较平静。应该说,最准确的表达是“惊喜和惶恐”。

问:颁奖词用十分简洁的评价概括了你的文学成就,其中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是一个关键符号。你曾经说过深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并且多次提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经典作品,但四大名著独缺《红楼梦》,而尤其推崇《聊斋志异》,这与文学界的主流评价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你对“聊斋”格外偏爱而冷落“红楼”?

答:关于古典名著,当然读过《红楼梦》,天天说话,有时候为节省时间,就没有提到。即席的讲话总是有漏洞。即便是反复修改的文稿,依然不会面面俱到。《红楼梦》我是18岁读的,在老家高密棉花加工厂做临时工的时候,从一个工友那边借来看的,它对我的影响很大,里面的很多诗歌名句都能背诵。比如描写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对“聊斋”、“三国”、“水浒”的兴趣与年轻有关,经过历练之后,再去读《红楼梦》就读得出味道,《红楼梦》在文学价值上当然超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什么特别推崇《聊斋志异》,因为作者蒲松龄是我家乡人,“聊斋”里的很多故事,我小时候都听村里的老人讲过。还有就是他的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读得入迷。

问:你的作品很多,但是翻译成瑞典文的只有三部:《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为什么是这三部?是出版社的意见还是你的意见?

答:是翻译家的选择。瑞典汉学家陈安娜(Anna Gustafsson)翻译的。《红高粱家族》,是因为电影在前面,有一定的影响。《天堂蒜薹之歌》,是因为之前已经有了英文的版本,还是不错的。至于《生死疲劳》,他们的选择很准确。这都是翻译家的选择,我从来不干涉,也不会向他们推荐。

最虚幻。最现实

问:《生死疲劳》是你被翻译成瑞典文的“最近”的一部作品。颁奖词的另一个重要符号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生死疲劳》充满了“魔幻”色彩,但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有经历,几乎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答:关于颁奖词,据说翻译得不太准确,我看到有两种译法,一是“幻觉”,二是“幻象”,好像还有一些译法,总之是一个与“魔幻”不同的概念。是虚幻跟民间艺术的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的结合,这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我作品的特质,当然用一两句话很难精准地概括一个写了30年的作家,但是还是相对准确。我觉得颁奖词很可能是因为《生死疲劳》这本书。虚幻的部分,比如生死轮回变牛变马,各种动物,但动物眼中看到人间的生活,这部分是现实的。小说描写的历史跨度有50年。对历史的延伸,可能是50年之前的,100年之前的。

历史和现实的结合。这两部分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虚幻,仅仅写实,这部小说没有生命。反之,全是虚幻的,和现实中国没有联系,也没有意义。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出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既是现实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

问:马尔克斯之于你是一个被重复了许多遍的名字。这次的诺贝尔颁奖词也有他。我的问题是,你是否见过马尔克斯?媒体曾经报道,你因为要见到他,在前一年终于读完了《百年孤独》,却反而发现了他的败笔。

答:《百年孤独》我很早就读过,但没有读完。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2008年要去日本参加一个活动,他们说马尔克斯也要参加。我想,要见崇拜已久的大师,就应该读完他的《百年孤独》。用两个星期读了一遍。读完感觉18章之后写得勉强,甚至有点草率。感觉作家写到这里,气不足,有点强弩之末。我就说,即便是马尔克斯这样的大师的巅峰之作也是不完美的,也是可以挑出不足的,当然这只是作为读者的我的个人看法。后来由于个人原因我没去参加这次会议,他因身体原因也没有出席,很遗憾没有见到。其实,作家之间互相读作品,就是最好的见面。

问:法新社曾经发表评论,认为你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写作《蛙》的时候,你有付出比其他作品更大的勇气吗?

答:没有,“最勇敢”这个评价是不准确的。我20世纪80年代的中短篇,《枯河》、《爆炸》、《金发婴儿》、《欢乐》等,在当时都是艺术上标新立异、思想上离经叛道的。他们也可以看看我的《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当然他们很可能指的是,《蛙》涉及了计划生育。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说吧莫言/南方周末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75126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