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
内容
编辑推荐

癌症,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不治之症。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公布: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作者作为一位心理学博士,在陪伴父亲挑战癌症的近五年时间里,和全家一起经历了观念的转变,建立起一套更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并通过亲身经历将这种思维方式介绍给更多的人。这本《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由周萌著,内容包括:“告诉还是不告诉这是个问题”、“治病是一种选择”、“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关于生死态度”、“我们都需要安慰剂”、“爱是治病良药”、“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提高自我康复的十大方法”以及“父亲和女儿的对话”等。

内容推荐

这本《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由周萌著,作者把陪伴父亲康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运用心理学将其中的感悟及应对方法奉献给大家,希望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时,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一个贴心的好朋友。

《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想告诉你:其实,癌症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目录

前言

我这五年(代序)

第一章

 告诉还是不告诉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章

 治疗疾病是一种选择

第三章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第四章

 我们理解的生与死

第五章

 我们都需要安慰剂

第六章

 爱是治病的良药

第七章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第八章

 自我修复的十大适应方法

附录

 父亲和女儿的对话

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在知道确诊的结果后,内心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的。他流下了眼泪,然后,默不做声。我们都知道这样做很残酷,而且,长期以来,所有的癌症患者家属最不忍心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做太过残忍。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有勇气知道自己的死期,并慢慢看着自己离去。对未来医疗的不确定和对死亡的盲目恐惧,使每一个患者仿佛都在那一刹那跌入了无尽的黑洞。因此,能瞒就瞒的想法在每一个癌症患者家属的思考中基本上是首选。有一位朋友的母亲被确诊为肺癌,全家为了隐瞒事实真相,把母亲安排在中医科住院治疗,由于不能及时与肿瘤专科医生沟通病情,错失了许多治疗机会,半年的时间,在花费了大量金钱后,母亲离世。原本以为可以减少伤害,而事实上却是增加了更多的痛苦和遗憾。事实表明,对癌症患者提供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导致疾病的整个过程发生质的变化。

告诉还是不告诉的确是一个问题,正如哈姆莱特王子所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而让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三方都十分纠结的就是对癌症这一疾病的认知。因此,癌症病情告知在中国人讲人情、爱面子的文化模式中,成为无法相告的一道难题,而在告知病情真相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告知癌症诊断一直是医院肿瘤科的核心问题,从患者的治疗、复诊,到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和癌症诊断的告知密切相关。作为学习医学知识并有临床经验的专业人士,医生和护士有责任帮助患者了解患病的一般知识,尤其是癌症这种疾病的特殊性,医生和护士处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感情漩涡之外,更应该理性并有针对性地对包括病因、症状及预后的治疗过程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和恐惧,让他们安心地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家属也是极大的安慰。

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强调尊重个人的权利。因此,有关癌症诊断、治疗的信息都会被常规地告知患者。正是因为尊重个人的权利,还因此产生了一门科学——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首先产生于英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的医疗体系中一直被高度重视。1772年,约翰·格雷戈里在他的《关于医生的职责和资格的演讲》一文中,首先对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进行了探索。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不同于医德但又包括医德,它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际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在“我国未有纯粹之伦理学,因而无纯粹之伦理学史”,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认为,我国伦理学之著述,多杂糅他科学说。就是这本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史也是套用西方伦理学的模式和理论来叙述中国固有的伦理学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跟在西方的理论和学术后面亦步亦趋,他们的一个意向、一个动态都能在国内掀起一阵热烈的讨论,但往往只是一个观念的引入而缺乏思想体系的构建。告知医疗决策在西方国家是一个深受重视的法律和医学伦理问题。恩格尔教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直到1979年,在国内一本名为《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才受到中国医学界的推崇与重视。伦理学的发展亦是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医学伦理学走入正轨。

我认识一位医院消化科的医生,一天她抱怨说,他们现在非常忙,除了忙工作,还要准备哲学考试。因为,医院要加强医学人文学的教育,要求每一位医生、护士都参加考试。她质疑说,整这个形式上的东西有什么用?美国医生刘易斯·托马斯倡导并在美国率先实施了医学与哲学双学位教育计划,中国当代著名医生郎景和、陈可冀也都提倡医生多读人文书籍。的确,我们如果不是只流于表面形式地标榜医学的人文精神,而是让医生都能自觉地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当成医务人员的优良医德和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中国的医学事业将会有长足的进步。

P6-8

序言

当我在确定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在“家人”和“亲人”之间犹豫了一下。因为,我忽然想起了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2》里的一段情景:男主人公确诊患黑色素瘤之后,告诉了他的好朋友。然后,哥儿俩去一家餐厅喝酒,巧遇男主人公刚离婚的前妻。男主人公紧紧抱住他的前妻,深情地呼叫:我的亲人哪——!那一瞬间,在电影院里的我,泪流满面。恰巧,那段时间,我又读到一段令我难忘并深受启发的文字:所谓亲人,就是和你的生命纠结着生长在一起的那个人,就是当你想到今生再也无法重逢就悲从中来的那个人。那一刻,我确定,书名就应该是《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

2009年初,我的父亲被确诊为中心型肺癌伴纵膈淋巴转移,到现在已经5年了,这5年是父亲带瘤生存的5年。在这5年中,我们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加上父亲坚强的毅力和全家人的不放弃、不抛弃,现在,父亲的病情基本稳定,我总是看见他笑着对我说:“我没事!”一起住了很多年的老邻居,如果不说,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个癌症患者。

近些年,有几位好朋友都因为罹患癌症相继离世,在悲痛之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在被动地治疗癌症,而没有采取主动的措施,从源头解决癌症的问题呢?于是,我想通过一个媒介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这时候,父亲有了一个写本书的动议。他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告诉大家,癌症没什么可怕的1

2013年初,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年报指出,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年报中报告,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到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也就是每7到8人中就有1人会因癌症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也显示,全球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但凡算术好一点的人都能计算得出,我们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癌症威胁的恐怖之中。

数据非常直观,它可以让我们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

美国癌症协会每年都会推出一份统计报告,预估全美在未来一年的新发癌症病例以及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2012年初报告,预计在2012年会有大约1638910例新发癌症病例被确诊,这一数据未包括基底和鳞状细胞皮肤癌和非侵袭性原位癌(除去膀胱癌的数据)。截至2008年1月,大约有1200万罹患癌症的美国人仍然活着。其中一些人已经完全治愈,还有一些入在接受治疗。2012年,预计因癌症而离世的美国人会达到577190人,约1500人/天。

数据非常关键,它可以成为一种观点或一个理论的重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就是依据一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的数据,才把癌症定义为慢性病。

对比是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

美国癌症协会是一个致力于控制和消灭癌症的公益性组织。协会的长期目标是找到能够治疗癌症以及预防癌症的方法;中期目标是尽可能救治更多生命并减少癌症给病患带来的痛苦。该协会从事癌症研究,并为医学从业人员和普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

中国抗癌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学科的肿瘤科技工作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肿瘤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抗癌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肿瘤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服务。

我们中国人太喜欢宏大叙事了,以至于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假、大、空”。医学是人命关天的职业,难道不应该用最科学、最真实的态度去尊重吗?如果,我们可以把那些高昂的口号改成“少发而易治”“锁定并且控制”“消除痛苦,减少死亡”,是不是会如美国等国家一样,让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呢?可不可以人道地减少癌症患者和患者家属悲痛欲绝的惨状和家破人亡的悲剧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所以,我的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想告诉大家,主动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患者和理性的患者家属,尽量缩小知识不对称的差距。书中强调了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看世界,因为,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就不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也就不可能去主动学习,这样就会造成在许多领域里的知识不对称。而知识不对称就容易让人在态度和行为上产生逆向选择,这就是愚昧、迷信产生的基础。

应该承认,绝大部分的医生是有德行的,他们为病患着想,积极科研,确是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他们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我们知道,中国的医生医术水平差距很大,但是,更大的差距还是医生的责任心。一个毫无良知和责任心的医生的言行,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灵的摧残,就如同在伤口上撒盐。如果不幸你遇到一个这样的医生,你能够做的就是宽恕。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说的是被中国留学生卢刚枪杀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副校长安的家人,宽恕卢刚及家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距现在已经22年了,可是,每次我读起来还是会被感动。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宽恕,这个世界才有未来。

书中大量地引用了国外的研究资料,均有确凿出处。我想说,不是我崇洋媚外,确是因人家技术先进。爱国不是固步自封,爱国也不是砸自家车逞英雄。我们的进步如果不只是限于观念上的争议,而是思想体系的构建,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可以拿来我用。  这本书,强调了预防是癌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所以,会为大家罗列一些爱心汤和爱心菜谱。若你觉得有些把握不住,是因为在这一刻你还没有理解爱的真义。爱是由一个个细节串起来的,才成为凝结一个家庭的核心。爱是全世界最好的沟通语言,爱是战胜恐惧、绝望最强大的力量。

我学习了很多年的心理学,并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中国人对心理学的了解,大多来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从那些只言片语、不成体系的了解中,形成了许多误读。当你在生活中有了困惑,事业遇到了瓶颈,或是人际关系不和谐时,心理学都会帮到你。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会站在客观的角度帮你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重要的是帮助你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学是和幸福紧密相关的。

书里为你提供了一些调整心态、情绪的心理学技巧,简单实用。这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我把陪伴父亲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并被我们解决了和还未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实用的方法,都奉献给大家,希望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时,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一个贴心的朋友。

本书犯了中国人的一个大忌——谈论死亡。是的,专门有一章讨论了我们的生死观。既然人生是一张单程票,那我们就更应该做一个未来的设想,人生的计划怎么能缺少这一章呢?有了这样的一个计划,你才能懂得珍惜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才能珍惜你所走过的每一段旅程,才能珍惜正在跳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书中所写的都是我父亲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以及我个人的思考,切不可模仿或照做,因为,任何个人的经验都不可以推己及人。其实,父亲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没有使用化疗,生物靶向药也是一种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只是口服药,而不是老百姓概念里的注射化学药物治疗。

我们的建议是,用科学的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你的疾病。

周萌

2013.3.8沈阳

后记

现在写书的人太不容易了,你要抵御多少诱惑:关掉手机,关掉QQ,告诉周围的朋友最近不要聚饭局……但是,当一本书是一个心愿的时候,你是愿意努力并放弃诱惑的。

我感谢知道我在写字不来打扰我的朋友,感谢那些说几号几号以后再联系的人,你们让我不好意思退出自己的战场,所以,才能完成这一次对我自己的突围。

许多年前,我只说了一句孔夫子说的话,就得到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大加赞赏:我原以为你根本不读书呢。在读了许多心理学的书以后,我找到了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它能把人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安化为昨日清风。所以,我动笔了。

这本书,更多的还是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我希望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哪怕是一点点。

周萌

2013.3.13沈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你的亲人罹患癌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95842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2014050941
中图分类号 R73-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