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管理课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年哈佛教你重塑自我、管理团队,总结哈佛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汇集市场最出色的商战实例,让企业经营管理不再是难题!

基于哈佛管理理念,创新企业管理实践,再现真实管理情境,一切尽在——徐宪江编著的《哈佛管理课》!

这是一本让你的管理技能不断成熟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让企业实现有效管理、正能量管理的积极之书。它会帮助你与企业自身都实现“哈佛式”优质管理,更能够帮助你触及真正的良性管理:以更少代价、更良性、更可持续的模式去实现盈利。

《哈佛管理课》是为了传播哈佛培养商业人才和管理企业的先进理念而写作的。在本书中,立足于商务时代的巨大变革,提炼了现代企业中真正实现良性管理的出色案例,并从哈佛MBA课程与哈佛商学院的相关课程中,凝聚了真正能够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健康发展的基本工具与技术升级指导方法。

内容推荐

金融海啸百年才发生一回,宏观调控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内容。

真正让管理者们头痛的,不是这些“惊天地”的大事。

放倒商业巨人的,往往是由于管理常识缺乏引发的人才流失、绩效不佳、执行力不足等企业“常见病”。

徐宪江编著的《哈佛管理课》提供了源于哈佛、实践于现实的科学管理方法,让你从低效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

《哈佛管理课》中并没有枯燥地宣传管理的相关原则与理论,而是将管理这门冰冷、繁杂的工具,真正地转变成实用又不乏激情的存在:在本书中,你会发现,严谨、无味的理论在恰当的阐述中,变成了个人成长、组织进步的燃料,而在运用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个人管理能力与组织本身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强大。

目录

Lesson 1 复制人才,创建精英驱动型组织

 列出清单,备份核心人才/002

 管理者甄选:内部提拔与外部聘任的博弈/006

 开展员工差异化管理/012

 给人才一个正确的岗位/016

 强化组织培养高潜力人才的能力/020

 优化:构建人才技能矩阵/024

 聘任原则:让新员工真正变成新血液/028

 Tips 趋势:未来人才管理一体化/032

Lesson 2 提高智商,沉淀企业知识资本

 尺度:组织的五大智商等级/036

 实现集体修炼,打造高效团队/040

 筹建内部知识管理系统/044

 重塑:借培训形成“人才培养”系统/048

 汇聚个体智慧,实现大脑联网/053

 建立氛围,避免知识型员工外流/057

 Tips 商业生物链:知识管理大于资产管理/061

Lesson 3 培养情商,强大集体凝聚力

 商战时代,情商决定未来/064

 立足个体,提升团队情商管理/067

 依托主流阶层,获得情商意识的流行/071

 经济低迷时,持续推进情商管理/075

 将情商纳入管理者选拔因素中/078

 实施“管理者一员工”情商培训机制/082

 利用情商增强变革信心/086

 Tips 五大标准,证实你的组织情商建立成立/090

Lesson 4 打破停滞,实现低增长时代逆袭

 正视阻碍企业发展的三种自然力量/094

 创造“瞬时竞争优势”/098

 实施精兵策略,实现人事瘦身/103

 扩大授权,激活上下活力/107

 优化价值链伙伴/112

 打造战略联盟,建设行业优势/117

 提高警惕,避免资金链断裂/121

 Tips 躲开!创新中的那些经典陷阱/125

Lesson 5 驾驭数据,用最有价值的资料致胜

 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化经营/130

 重视数据,参与精准化营销/134

 提升使用率,创建持续成功的大数据项目/139

 四大驱动因素,实现组织“大数据”/143

 运用:如何规避55%的失败率?/146

 关联规则,用数据与事实引导发展/150

 顾客需求:促进发展的根本性力量/155

 Tips 你在哪一个阶段?大数据应用的转变历程/160

Lesson 6 有效领导,全面推动内部变革

 成为领导者,而非管理者/164

 提升自我价值,唤醒领导力/167

 将自我目标与组织战略联系在一起/172

 告别自欺,远离领导者决策陷阱/175

 寻求协同,赢得团队支持/179

 保持领导权威,减少角色缩水/183

 用战略领导工具箱,优化领导技能/187

 Tips 女性领导者:利用六点影响力,建立强大职业形象/192

Lesson 7 规划战略,讲资源投放在正确方向

 在传统发展战略逻辑中获得创新/196

 提前了解,避免战略雷区/199

 五大标记,帮助你了解优秀战略/203

 再伟大的战略也需要执行力/206

 如何规避不确定因素?/211

 企业核心能力:不可忽视的战略优势/215

 Tips 非巨头者应考虑的五种“小战略”/218

Lesson 8 开放环境,用无形文化强化有形制度

 建设组织管理倒金字塔/222

 忠诚度:企业文化中的低端概念/226

 平衡内部,促进合作积极性/230

 引入四力模型,创新员工管理/234

 改良隐文化,纯净绩效考评/237

 差异激励带动所有人的满足感/242

 营造提问氛围,规避潜在隐患/245

 Tips 警惕制度健全时的“软肋”/249

试读章节

越使用,越有力:知识智商的典型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那些最擅长利用自我知识优势的个人与组织,将会比忽视知识者拥有更多获得财富与成功的可能性。

达尔·尼夫是美国最出色的知识管理专家,师承哈佛的他对知识型企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这一标准也证实,在知识型企业懂得运用知识的力量以后,其企业实力也将获得大幅度的增长。

(1)越使用知识型产品与服务,产品与服务本身便越具智能

当你在企业中引入越多的知识型产品与服务后,因其本身就有学习与存储能力,因此,其能力也将更有增长的可能性。仅拿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交易系统来说,当某一客户的账户上出现异常行为时,该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便会利用它从每一位客户身上汲取到的信息,为客户进行行为甄别。如今,这一系统的人工智能化水准早已达到了可自动辨识特定持卡人特征的地步,它会自动对那些可能是盗刷的行为发出“不符合特定持卡者特征,有可能是冒用行为”的警告。

(2)越懂得使用知识型产品与服务,企业便越有智能

那些早已引入知识管理系统的企业,往往比其他类型的传统企业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与创新力。目前世界上多数出色的大公司,如IBM、谷歌、亚马逊公司等,都在强调知识管理,并力求以此途径来累积公司所获得的知识、经验。

在IBM,总公司的维修部会通过分公司、经销商对各型计算机维修经验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在维修人员遇到了问题后,他们只需要上网查询,便可知道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这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顾客满意度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而公司的竞争力也因此而变得更强。

(3)知识型产品与服务能够随环境变化而自我调整

一个传统型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无法对新环境做出评价,并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当知识逐渐地演变成一个有形产品的一部分后,它们甚至会拥有更出色的表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苹果所生产的产品可以自动根据环境的亮度,进行产品屏幕亮度的调节。

(4)知识型企业能够按顾客需求变化,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调整

知识型产品与服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顾客改变购买方式、特殊需要与癖好。苹果的Siri本身就具有知识型的特点,它能够智能分辨出一部分顾客需求,并提供自动的服务。一旦接受并习惯了这种自动化,知识型企业就等于在引导一种新的消费潮流——这对于此类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5)知识型企业能够促进顾客行动速度

当产品讯息被用来对顾客的要求立即做出反应时,往往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与信息,美国旅行书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向驾驶者提供公路沿边住宿、娱乐信息,如今,他们正在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讯息——当接收到此类讯息后,驾驶者将更加快速地行动,使用旅行书作为出行必备工具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然,知识型企业也往往面临着创新的困境: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中的专利保护并不如传统型技能那么周到,因此,企业的专有知识一旦被发现有盈利的可能性,那么,它们便会面临被盗用、被模仿的危险。这使得此类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再加上网络时代的传播广泛性,因此,知识型企业想要生存下来,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依据于知识优势,不断地进行创新。

实现集体修炼,打造高效团队

哈佛管理学家们在对进入MBA案例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工作人口所构成的团队中,只有2%属于高效团队。组织内高效团队越多,组织在增长停止时期内的能力积蓄便越大——这一点对于软件行业中极为明显:在微软里,约全部开发工作的1/3,是由不同类型的团队完成的。

微软公司今日之所以能够成为软件王国中的佼佼者,与其内部所拥有的多个高效团队是分不开的。

微软内部所实施的,是以小组为工作构架的方式,其运作方式与中小企业有些类似——即使这样需要花费大量的研发费用,但微软高层始终未曾放弃这种研发结构。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看来,这样的小组研发不仅能够让员工感觉到自主权与决策权,同时也是员工比一般僵化的大机构更积极主动的重要原因。

每当微软呈现出“尾大难掉”的状态时,微软高层便会开始实施“分化大团队、打造小团队”的工程,将大团队进一步拆分成小的团队,每一个团队的人数以200人为上限,而这样的小团队模式,使微软始终在业界中保持着高效与活力。

更令人叹服的是微软内部的管理制度:微软实施了扁平化组织结构,员工们所在的团队也往往会随着项目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公司某一项目发展陷入停滞状态后,该团队中的成员便会被分解到其他团队中。有些员工在这一团队中可能是队员,但到了另一团队中,他却担任起了队长的职位。

个人优势与团队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契合,这使团队人员配置一直处于合理的架构中。它不仅保证了团队成员可以各司其职,同时也以“软件开发”为中心,使团队协作效率大大提升。

高效团队之所以会形成,关键就在于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把“如何促进团队整体的优异表现”当成自己的事情。有很多标志,都可以证明团队成员开始投入比以往更多的精力:

每一个成员都开始认为,自己应该保证整组团队的成功;

为了让团队表现得更好,个人开始体现出奉献精神,而且坚信自己的行动会创造价值;

成员会为了团队活动的产出,而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在参与度极高的团队中,团队的所有权往往并不仅限于层级上的主管或者更高层次的管理者,只要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我主人翁精神,愿意完成“团队一分子”应尽的责任,这一团队便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当成员愿意汇集力量、共创未来时,高效团队便会慢慢形成。

P38-41

序言

有效的管理是一种正能量

众所知周,哈佛商学院早已成为了制造“职业领导者”的工厂,在哈佛M卧中,每一个学员都疯狂地关注着企业的成长与利润。而这也恰恰是哈佛出身的商务人士所具有的最佳特质:他们拥有极强的追求成功的冲动、自命不凡的意识,在众人看来,他们就是商业活动中追逐利润的高手。

美国商业界曾经针对哈佛商学院进行过公开指责:他们培养的人才是如此出色,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薪酬来雇佣这些人才。也正是源于哈佛人才的卓越表现,我们愿意从哈佛管理课中甄选出那些最出色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技能,来帮助商界精英们实现自己的制胜梦想。

哈佛管理课所讲授的,并非“管理学”,而是源于哈佛经典管理理论并立足实践应用的真正管理;该课程着重培养的,并非擅长于罗列与总结知识的专业人才,而是能力型的高级管理者。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学子们,往往被纳入各个公司的总经理、经理职位上,而这也恰恰是哈佛商学院的目标:向社会、企业输送最杰出的领袖级人物。

早在1992年,曾任哈佛商学院第二任院长的华莱斯·B·都纳姆就曾经强调过:“真正有效的管理是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突出表现在:商业世界的核心任务已经从单纯的利益追求,发展成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意识的商务人士上。”

都纳姆先生的话使哈佛管理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同时也使人们进一步地意识到:“管理”本身并非企业的束缚或者附属,而是使企业增强自我核心竞争力与长久生命力的基础。好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领导者、企业家实现基业常青的梦想,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调动资源,鼓励人们为整体社会的更美好未来贡献自我力量。

遗憾的是,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未在国内普及开来。中国拥有全世界范围内最多的消费者与最大的潜能市场,但是,国内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理论却距离真正出色的管理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赚钱有多容易,管理就有多混乱:人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影响全球的管理理念出现?为什么中国还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原因就在于,我们距离出色的管理理念太过遥远。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哈佛管理课》是为了传播哈佛培养商业人才和管理企业的先进理念而写作的。在本书中,立足于商务时代的巨大变革,提炼了现代企业中真正实现良性管理的出色案例,并从哈佛MBA课程与哈佛商学院的相关课程中,凝聚了真正能够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健康发展的基本工具与技术升级指导方法。

《哈佛管理课》中并没有枯燥地宣传管理的相关原则与理论,而是将管理这门冰冷、繁杂的工具,真正地转变成实用又不乏激情的存在:在本书中,你会发现,严谨、无味的理论在恰当的阐述中,变成了个人成长、组织进步的燃料,而在运用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个人管理能力与组织本身都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强大。

这是一本让你的管理技能不断成熟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让企业实现有效管理、正能量管理的积极之书。它会帮助你与企业自身都实现“哈佛式”优质管理,更能够帮助你触及真正的良性管理:以更少代价、更良性、更可持续的模式去实现盈利。

而我们也毫不怀疑:若你始终将书中所提到的理论运用到现实中去,那么,未来的商界精英必有你,未来的出色企业必有你的组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管理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宪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52045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2014029646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4:11